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祖无择新建袁州州学教学大楼(袁州刺史系列5)

祖无择新建袁州州学教学大楼(袁州刺史系列5)

时间:2018-10-30 07:37:01

相关推荐

祖无择新建袁州州学教学大楼(袁州刺史系列5)

祖无择新建袁州州学教学大楼

杨侃为诉讼(俗称"打官司")鼓与呼

祖无择新建袁州州学教学大楼

祖无择,字择之,初名焕斗,北宋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北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戊寅科吕溱榜进士第三人。于宋仁宗皇祐5年(1053年)祖无择任袁州知州,在宜春滞留了三年。祖无择初至袁州对宜春的第一印象“其始至也,见城郭井邑在迤逦众山之间,如图画屏障。使人清趣自生,俗虑都去”。登上南门城楼,观风问俗,眼前是一派“一方安堵山无盗,千里鸣弦士有文”的祥和景象,不由不为“习远浮华气俗醇”的宜春风情留下由衷的赞语。

祖无择在宜春期间,在“建”字上做文章.建韩文公祠、修郑谷墓、造东湖台榭等。我在此单单说说他新建袁州州学教学大楼之事.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三月乙亥,皇帝下诏在州县兴办官学(“诏天下州县立学”),那时的州县长官,有的贤明[如祖无泽],有的愚昧。“有哲有愚”,奉行诏令时,有的尽心竭力,“屈力殚虑”,恭敬地仰承皇帝旨意;有的却只做表面文章、走过场,胡乱写一道奉诏文书了事。执行情况迥异,办学结果也大相径庭,导致有些地方官办的教育机构不尽如人意,一连几座城邑,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上面倡导而地方不响应,使得教学受阻,不能推行。

宋仁宗皇祐5年(1053年)祖无择任袁州知州。初来时,就召见一班儒生,了解到袁州州学教学大楼残缺破败的情况。他很担心人材流失,儒学的教化作用逐渐削弱,不能合乎皇上旨意。颍川人陈侁通判,听了很以为然,意见与祖无择完全一致。他们一同察看了旧有的夫子庙,觉得太狭窄,不适宜改建为学馆,于是决定在城的东北角上建造新学馆。那儿土地干燥坚硬,那儿地势朝南,那儿建筑材料非常优良。学馆的陶瓦、墙壁、大门、房廊,有深灰、雪白、朱红、漆黑诸色,完全合乎法度。所以学生、老师都有安身之所,厨房、粮仓都有安排之处。各种器物准备齐全,大家齐心协力建造,工匠技艺高超,官吏勤快不怠,没日没夜努力从事,过了一年,就将学馆建成。

袁州州学教学大楼新建后,李觏受祖无择之邀来宜春写《袁州州学记》 李觏以简练笔触叙述了祖无择任袁州知州后在旧夫子庙东边营建学舍的事迹。李觏不厌其烦地叙述了创办袁州州学的全过程,从选址、备料、房屋结构、装饰粉刷等各个方面分别叙述。从中可以看出祖无泽在操办上确是一丝不苟.李觏感叹道:你们袁州人很幸运,遇到了贤明的父母官,能够有这样好学习环境。

杨侃为诉讼(俗称"打官司")鼓与呼

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诏天下诸郡咸修先圣之庙。又诏庙中起讲堂、聚学徒,择儒雅可为人师者以教焉”一些州县,纷纷应诏建学。知袁州杨侃到任后奉诏增修讲堂,选儒雅可为人师者教学其中。“出公钱,市良材,计日程工,应徒兴事”,“立学于西,生徒受业者集焉”.除此之外,他还为诉讼(俗称"打官司")鼓与呼.

有史料记载,诉讼(俗称"打官司")是宋代江西各地的普遍现象,袁州尤其厉害.景德年间袁州知州杨侃告诉人们说:"袁之于江南,中郡也,地接湖湘,俗杂吴楚,壤沃而利厚,人繁而讼多"(《增修袁州郡厅记》)袁州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故而利厚,袁州在唐代韩愈元和十四年[820]任袁州刺史时 袁州有人口17,266户;到了北宋,已达132,299户。因为人口大大增多争田、侵财的事也相应地增。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经济关系复杂,导致争夺财富的诉讼繁多.百姓学法兴讼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正当手段。老百姓去诉讼(俗称"打官司"),并以能终讼"为能(荣).

《袁州府志》记载 江西地区编户之内 学讼成风 乡校之中 专有家学教习词诉积久成风” “江西州县 有号为教书夫子者 聚集儿童授以非圣之书 有如四言杂字 这一时期民间有人专门教人打官司, 如“讼师官鬼”、“哗鬼讼师”、“无赖宗室 、“假儒衣冠”、“把持人”、“茶食人”、“拥笔之民’’、“健讼之民”、“珥笔之民”等;有人专门编撰出教人打官司的书籍并且出现了专门教人词诉的场所 如其中所谓“业嘴社 、“乡校’’“村校”皆属此类 甚至“专有家学教习词诉”。另外 有人广受生徒 从学者众 “从之者常数百人” 受业范围广 讼学的教授对象不仅局限于成人 而且还扩及 “聚集儿童授以非圣之书” 《袁州府志》卷十三《新建郡小亭记》。

江西的袁州,诉讼(俗称"打官司")成风。当时许多官员都说这是养成刁民、教唆争端的坏事,但杨侃并不这么看,而是认为“今袁之民,既皆知法,是易治也,非难治也”,刁民其实是由于吏治不廉洁、法制不公正造成的,“在上者自紊其法,故民得以纷纭于下也。呜呼!政不廉,法不平,虽非良民,口不可塞也”。

宋 知袁州事[1--50]

(1) 杨文宪 乾德元年[963]任

(2) 吕延真 以吉州/兵马都监任

(3) 何进雄

(4) 赵铎

(5) 李讽 宋太祖赵匡胤开宝3年[970]任

(6) 张诚 在任告诫官吏要鼓励百姓多挖池塘,以解决分布广泛的丘陵梯田用水的不足。“江西良田多占山岗上,资水利以为灌溉,而罕作池塘以备旱晒,望令江西守令,使务隙时劝督父老,相地之形,讲究池塘灌溉之利,以为耕种无穷之资。”

(7) 李雄

(8) 施兴

(9) 刘茂中

(10) 王澣

(11) 赵孚 字大信,河南洛阳人。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初,举进士,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二年[977]任

(12) 赵昌言(945或955—1009)汾州孝义人,字仲谟,一作幼谟。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

(13) 赵颉[结]由太常博士任

(14) 胡昭度

(15) 胡宪 国子博士 宋太宗赵光义雍熙二年[985]任

(16) 王砺由祕书/丞任 其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迁应天宋城

(17) 张郢[影] 端拱2年[989]任

(18) 王勗[续] 淳化二年[991]任

(19) 田贽

(20) 张日用 宋通州静海人。至道元年[995]任

(21) 王懿(941-1002),行千一,字文德,居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四年(966)登进士第,官秘书丞.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知袁州时,州多火灾,疏唐李渠以备之。民歌曰:“李渠塞,王君开,四民惠利绝火灾。”

(22) 廖康 由内殿崇班阁门祗候,咸平二年[999]任

(23) 刘厚徳

(24) 杨侃 景徳三年[1006]任

(25) 何䝉

(26) 虞绰 大中祥符三年[1010]任

(27) 欧阳陟(知 )咸平三年进士 广西贺州人。

(28) 吴济 字巨川,号廉静,将乐(今属福建)人。真宗咸平五年(1002)进士。大中祥符9年(1016)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

(29) 李龟从 由祠部郎中 天禧二年[1018]任 天禧三年(公元10),刺史李龟从异待之,州务多委决。复旧渠以备火灾,立疏泉亭,刻石记其事。

(30) 熊同文 临川人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己丑陈尧叟榜 进士

(31) 黄宗旦,字叔才,惠安(今属福建)人。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进士。乾兴元年(1022),由工部郎中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

(32) 周薰,字勉斋,一字世南,宁州宁都(今属江西)人。真宗咸平三年(1000)进士。仁宗天圣元年(1023)以尚书驾部员外郎知袁州。事见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

(33) 郑铨袁州人,字应权,号应庵。由太常博士知袁州

(34) 刘嗣隆 仁宗天圣四年(1026)以职方员外郎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一四)。刘嗣隆在其《题宜春台序》一文中写道:“江南古都,袁为佳丽之地,若宜春台者又郡之所谓胜游也。高出袁城百万家,巍峨楼殿锁烟霞。”他们的文句,描绘出当年春台的美景。

(35) 查拱之

(36) 辛若济 由比部员外郎,明道二年[1033]任

(37) 陈知古 由屯田郎中,景祐三年[1036]任

(38) 王化成 由比部员外郎

(39) 李惟寅 由工部郎中/庆厯元年[1041]任

(40) 周世南 由工部郎中

(41) 句希仲

(42) 李忱[沉]

(43) 韩综 (1009~1053),字仲文,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韩亿子。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皇祐元年[1049]知袁州

(44) 詹祥 由比部/郎中

(45) 祖无择 宋仁宗皇祐5年(1053年)任袁州知州,在宜春滞留了三年。

(46) 翁纪(约1006~约1064),字世则,崇安县吴屯乡人。与哥哥翁纯同在北宋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出仕后他任大理司直迁观察御史,勇于弹劾不法官员.由比部郎中,至和二年[1055]出任袁州知府,有政声。

(47) 李禹卿 字君益 蘄州蘄水(今湖北浠水)人。仁宗至和三年(1056年),由苏州通判移知袁州會知州。

(48) 张顒 由职方员外郎/嘉祐二年[1057]任

(49) 凌景阳 由屯田郎中任

(50)曹琰 由驾部员外郎任

如果觉得《祖无择新建袁州州学教学大楼(袁州刺史系列5)》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