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下肢出现麻 疼 痒 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 专家告诉你如何预防

下肢出现麻 疼 痒 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 专家告诉你如何预防

时间:2024-01-23 09:36:53

相关推荐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出现相关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并排除其他病变,就可以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所导致的氧化应激、代谢异常和微血管病变等多种机制引起神经受损。另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自身免疫因素和维生素缺乏等也可能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有关。

研究显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病率达20%~90%,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很多人对这种并发症关注度不高,常常是有了症状,才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根据研究发现,约有一半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病人是没有临床症状的,到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时才发现已经有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那么,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发生神经病变呢?我们请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糖尿病学分会委员李全民教授为糖友答疑解惑。

高血糖可以引起血液的黏滞性增加,微血管的血液流动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很多组织的血液供应出现异常。神经组织都需要微血管来供应血液,如果供应神经组织的微血管发生病变,血液循环障碍,就会导致神经病变。

高血糖还可以引起神经细胞的代谢异常,会导致一些物质浓度异常,如甘露醇浓度增加等。

这些异常增加的物质导致神经组织损伤引起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麻、疼、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特点为感觉神经重于运动神经,四肢远端重于近端,下肢重于上肢。临床中最常见的症状是麻木、感觉迟钝、感觉异常、疼痛和痒,是感觉神经受损的表现。通常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多从下肢开始,对称发生,症状夜间加剧。

神经病变的其他症状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表现主要有两种:1、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2、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表现为心血管、消化和泌尿等系统的功能紊乱。患者可以发生便秘、腹泻、上腹饱涨、胃部不适、吞咽困难、呃逆、排尿障碍、尿潴留、尿路感染、性欲减退、阳痿和月经紊乱等。有些人可能出现心脏神经功能紊乱,具体表现为休息时心率加快、无痛性心肌梗死或体位性低血压。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可表现为腹泻或便秘交替以及排便异常。

一般情况下,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更常见,常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75%,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的特点如下:一是远端的病变要重于近端的病变。最先出现症状的常常是下肢(远端末梢)。二是感觉神经受损要重于运动神经受损。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感觉异常、麻木、疼和痒是最常见的感觉异常,中医药(如木丹颗粒)对改善这些症状有自己的优势。有时有局部的疼痛或感觉异常。运动神经受损则会出现运动障碍、肌肉无力或萎缩等。

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全身因素可导致神经病变。局部血管病变导致的局部神经受损可使患者出现局部疼痛或局部的感觉异常。有时是单神经病变,如动眼神经受损的患者早晨起床后,忽然发现眼睑下垂,眼晴睁不开了。

有些人的神经病变可表现为出汗异常,吃饭时,躯体部分大量出汗,这也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表现之一。

总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表现多种多样,会由于受损的神经不同,症状也不同。

专家支招:如何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

1.控制血糖:高血糖是引起神经病变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早期把血糖控制好,是治疗神经病变的关键。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阻止包括神经病变在内的微血管并发症的进展。

2.加强运动:很多研究显示,运动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通过运动可以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出现。

3.早期筛查:当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后,患者至少每年到医院做一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检查。对于糖尿病病程长、合并眼底病变或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该每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如果已经罹患周围神经病变,要特别做好足部护理,以降低足部溃疡的发生概率。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不一定有明显的症状,检查可以发现神经病变,如感觉减退、消失或肌肉萎缩等。因此,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定期接受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以早发现和预防神经病变。

4.应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有治未病的思路,可以提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包括木丹颗粒、银杏类制剂、三七类制剂、等,这些活血化瘀类制剂也能防治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如果觉得《下肢出现麻 疼 痒 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 专家告诉你如何预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