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北京大学医学部经络脏腑气血讲座

北京大学医学部经络脏腑气血讲座

时间:2022-04-23 05:50:40

相关推荐

北京大学医学部经络脏腑气血讲座

受北医常振战老师邀请,昨天下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做了一个中医对经络脏腑气血的认识。中医传承几千年,对于脏腑、经络、气血有非常系统而深刻的认识。

基本的传承和沿革:

用脏腑经络认识来调整人体能量可追溯至伏羲,距今约5千年。当时的人们发现某些凹陷点加热,可增强人体活力,治疗虚弱、着凉、风湿病。反之,给这些点降温,可减轻身体过热或上火所引起疼痛。

到了夏朝(公元前2207-前1766)开始使用铜针。

战国时期(前474-前221)《黄帝内经》,借黄帝之口把时间反推到公元前2698年冬至日,规定从这一天起,时间周期为每六十年一个循环。目前的“老黄历”一直沿用。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配而得。

十天干是地上五行的十种能量在天上的投影,“地”是根本结构,将空间分为一个中心和四个方向。空间划分为:自身宇宙,人体宇宙,天体宇宙。

十二地支则是天上六气的十二种能量在地上的投影,“天”是外围表象,将时间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两小时。

《黄帝内经》中黄帝与大臣岐伯、天文家鬼臾区、弟子雷公等共同讨论,对宇宙气场、人体之气,两者相互的关系和调节方法进行总结。

公元前500年前后,孔子和老子生活的时代,出现了更细的铁针。

随着中医的发展,历代对于生命和精气神活动的研究,建立在对脏腑经络核心认识基础上的,针刺、灸焫、导引、汤液、砭石等内经时代所传治疗方法越来越完善。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王叔和《脉经》,李梴《医学入门》,钟离权《灵宝毕法》,吕洞宾《太乙金华宗旨》,李时珍《奇经八脉考》都是典型的在传承脏腑经络思考后的总结论文。

公元11世纪,王惟一制成针灸铜人。

核心机理及内容:

人、宇宙、汽车、企业、组织,都是完整能量系统。分三阶段运行:制造阶段、分配阶段和使用阶段。

能量:物质之间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一种力。相互作用(能量)表现为一种带有信息的波形场或振动。中国传统把生命能量称为“气”。气是由质(类似频率,也包含形状的概念)、量(振幅、强度)、作用部位(包括其起点及方向)三个变量来定义。因其作用部位和功能,可命名为不同的“气”。

四种基本能量:

元气(命门之气、物种特性)

谷气(食物能量)

清气(空气能量)

精气(帮助个体传递家族遗传特征)

三焦:内三焦,主要是对外三焦摄入的四种基本能量进行内部转化。解剖结构和能量通道是呼吸与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中医的“脏腑”范畴,远远超过西方普遍认为的“器官”。

在元气的推动下,清气(上焦呼吸能量)、胃气(中焦水谷能量)和精气(下焦的先天能量)在内三焦中转化生成两种气—营气(人体营养之气)和卫气(可供体表防御能力及运动的能量,也就是中医泛指的“气”)

在内三焦完成加工气血的同时,奇经八脉也对气血(卫气和营气)在脏腑和经脉层面进行分配,从而完成了能量从制造层向使用层的转化,最后确定人体能量系统第三层---脏腑和十二经脉的能量状态。

八种分配力量: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任脉-督脉。

冲脉:要冲,重要之脉。

阴维脉:维络诸阴之脉,维系调节阴经。

阴跷脉:人体轻健矫捷,动作之脉。

任脉:前正中线妊养之脉。

督脉:后正中线督统之脉。

阳跷脉:人体轻健矫捷,动作之脉。

阳维脉:维络诸阳之脉,维系调节阳经。

带脉:束带之脉,统束诸经。

奇经八脉是“能量之海”。

总结:

第一层:基本能量:元气、清气、谷气、精气

内外三焦能量转化。

第二层:两种可分配使用的根本能量:

营气:血,卫气:气。

八种转化分配的辅助能量和存储结构:奇经八脉

第三层:二十二个供使用的能量:

十个内部功能的能量(脏腑)

十二个外围功能的能量(经脉)

归根是一种气,因为一切都是生命,一切都是精神,一切都是宇宙的根本之气---太一的表现。

经络系统

《伤寒论》汤液法系统脏腑经络结构

《伤寒论》汤液法系统脏腑经络结构相关功能

如果觉得《北京大学医学部经络脏腑气血讲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