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米饭咸豆菜 可是你家乡的味道?

米饭咸豆菜 可是你家乡的味道?

时间:2019-12-19 12:41:15

相关推荐

米饭咸豆菜 可是你家乡的味道?

我们这儿的习俗,早饭一般都是小米饭。当时因为家里的小米少,平时吃的米饭都很假。说它假,是因为做小米饭的时候,会掺进一半的玉茭圪糁。小米和圪糁在锅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圪嘟(煮),如果还是太稀,就再往里面掺玉茭面或者高粱面。

我记事时候家里五口人,每天早饭使用是一个一升米锅,或是升半米锅,记不大清了。一顿一圪篓儿米。我家挖米的铁圪篓是一个圆桶状铁盒,它是一个装过胶水的盒子,外表早已经锈成铁黑色,却一直是我家的量米器,长期担任我家的计量工作。

做一锅米饭只下二合米,实际就是一锅米汤。太稀怎么办?两个办法,加菜或加面。加菜就是加红薯、南瓜、红萝卜,当然了,每次也只加一样。加面就是掺玉茭面、高粱面或黑白面。小麦磨出的面粉,我们直接称作“白面”。磨面时候最开始磨出来的面,称作“头白面”。磨到最后的面粉,因为麸皮含量大,蒸馍馍、吃面条都发黑,被称“黑白面”。

锅里的水快开的时候,要先放进红薯块或南瓜块儿,煮很大一会,再下上米,接着煮。慢慢的米饭变得比较稠,在火上“咕嘟咕嘟”地煮着,所以也称咕嘟米饭。这种饭看起来够稠,但一半是蔬菜,吃上饿的快。如果掺一些面粉,就会比较解饥。

春天时候,南瓜红薯都没有了。锅里煮的饭太稀,那就得掺玉茭面了,这是有技术含量的。母亲先挖过一碗面粉,抓一把撒在米饭上,开始用勺子底部圪打,母亲称作“护”,这种掺面方式比较特殊,不是转圈,不是翻动,是使用勺子底朝一个方向打。一边打一边撒面,这样,面粉很快掺进去,米饭很快变稠。生面被掺进去,却没有聚成小疙瘩。这种掺面方法,称作“护”。但有些主妇“护”的饭,里面尽是面疙瘩,吃饭时候,发现疙瘩,咬开,里面还是干面粉,这会被别人笑话的。母亲深谙护饭技术,我经常欣赏她完美的护饭过程。后来我才知道,因为缺米,护面早就成为做早饭一个程序。于是,这样的米饭就有了独立的名字——“护饭”。

再说说咸豆儿菜吧,哪是菜呀,就是炒一些黄豆,加点盐再煮煮。每到春天,总是缺少蔬菜,中午是酸菜,早上晚上也吃酸菜?于是,主妇们为了改改花样,发明了咸豆儿菜。

现在想起做咸豆菜,感觉很有意思。先挖一些豆子倒入一个铁锅里炒,等炒熟时候,就要往锅里加水了。母亲左手拿着一个铁匙,当当当当敲着锅沿儿,右手拎起茶壶,往锅里加一些水,水量淹没豆子即可。然后加入一小勺细盐开始煮。我问母亲加水时候,为甚要敲锅沿?她说凉水倒进去会把锅炸了。当时深感好奇,就是想不通其中的奥秘。现在想来,应该是怕发生剧烈的热胀冷缩现象吧。

锅是热的,豆子是熟的,水也很少,水很快煮干了。因为有了盐,锅底很快变白了。细细看那豆子有趣,豆皮先是鼓起来,再慢慢收缩,最后一颗颗豆子像穿上一件蓬松的斗篷。先是在水中翻滚,然后慢慢地靠拢拥挤在一起,聚集在锅底上,咸豆菜就做成了。我们每人舀一碗护饭,挖一勺子咸豆粒放在饭的表面。吃一口米饭,配两颗咸豆,感觉很享受!

记忆中除了咸豆菜,还有家里腌的咸菜。秋天,把萝卜切成片,晾干,泡在咸菜缸里。春天吃的时候捞出来,切成碎碎的咸菜粒,特别有味儿!现在还没忘记那由里至外的咸味。有时母亲会把煮好的咸豆和咸菜粒搅拌在一起。大概这样看起来更有食欲,但是太咸,我只吃豆子,怕那咸味。

朋友在一起聊,都有一个共同观点:过去的粗茶淡饭,虽质量不高,但得“三高”病的人很少。现代生活水平提升了,再不吃那三没油二没醋的饭菜了,大家却开始发愁减肥,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大增。唉,这真是有得就有失啊!

来源/泽州民俗

作者/王国瑞

编辑/celery

如果觉得《米饭咸豆菜 可是你家乡的味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