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张景明<一病一讲>第27讲02--糖尿病正确认识

糖尿病--张景明<一病一讲>第27讲02--糖尿病正确认识

时间:2019-09-28 07:33:55

相关推荐

糖尿病--张景明<一病一讲>第27讲02--糖尿病正确认识

【注纯属个人爱好,中医基础学习的笔记】杏林明师学社--张景明教授

《一病一讲》第27讲:糖尿病--看中医如何防控糖尿病

02

糖尿病的正确认识

对糖尿病疾病本身也要有正确的认识,第一个,首先要对糖尿病疾病有所了解,糖尿病本身是不可怕的,因为这疾病既可以防也可以控,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进行防控。一个可防又可控的疾病就是不可怕的疾病,但反过来讲,糖尿病又是个可怕的疾病,怕就怕在其并发症上,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很讨厌,比如会引起心血管并发症,比如说可以引起脑血管并发症,可以引起泌尿系统并发症,可以引起肾脏并发症,还可以引起眼睛并发症,以及可以引起神经并发症,而且每一个糖尿病并发症都是非常讨厌的。

很多糖尿病的患者,当糖尿病达到一定程度或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并不是血糖本身或者糖尿病本身给其造成了什么样的危害,而恰恰是糖尿病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大身体上甚至精神上的痛苦。当然当糖尿病在严重时期的并发症,可以出现酮症酸中毒,而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很讨厌的一个并发症,常常可以危及人的生命,一旦出现酮症酸中毒,常常是需要到医院进行抢救的。

另一个糖尿病并发症就是可以引起坏疽,也就是脚趾头会逐渐发黑变凉,慢慢会出现疼痛,甚至有时候坐在家里也会出现疼痛。糖尿病坏疽分为三期坏疽,最后会出现脚趾头的烂掉、一节一节的往上面烂,就叫糖尿病坏疽,这都是相当危险的并发症。

关于糖尿病的记载,可以说在全球医学着作中,中国的记载是最早的,且记载最经典。比如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膏粱厚味、足生大疔”就是说这人脚上长疔了,这是外科病中的一个疾病,比如疖子、疔、痈、疽,这都是外科疾病。是什么原因导致人脚上长疔了,甚至在脚上溃烂了,前边讲的就很清楚:“膏粱厚味”也就是说这人吃的东西是太好了,生活水平太高了,最后导致脚上烂了。

而《黄帝内经》这部书成书后,历代医家都有对其进行注释校对,尤其是唐朝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上的建树是最高的。唐朝王冰在解释这句话时,就谈到“膏粱厚味”它伤及的是人体脾胃,慢慢地就会导致人脚上长疮。虽然没有告诉这疾病是糖尿病,当然中国人到今天也没有糖尿病这么一说,中医里没有这么一说。但王冰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结合今天糖尿病,已经完全体会到王冰当年讲这就已经是糖尿病了。

但后世有些医家说王冰解释不正确,好多医家提出来说王冰解释不正确,其实有时候就应了那句话,叫真理常常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所以中国人是最早发现糖尿病,且是最早认识到糖尿病的并发症以及如何对糖尿病进行治疗的。

好了,不容置疑,有时候给学生开玩笑说糖尿病可不是说随便谁都能得上的,这疾病说想得糖尿病,还不一定能得上,这是个富贵病。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性原因的疾病,一看见过去叫内分泌性的疾病,后来在概念上又加了个词叫代谢性疾病。现在叫内分泌代谢性的疾病,或者说这概念更为准确一些。所以要为中华民族感觉到很自豪,在唐朝就可以得糖尿病了,这是相当伟大的,相当了不起的。其实针对这疾病在我国出现好像不是个好事,但从侧面从另一层面反映也算是个好事,恰恰证明了当时历史条件下,国家是多么祥和太平,人民幸福指数是如何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多么高。从侧面来理解,永远面对是阳光的生活,心态也会阳光起来。

第二个正确认识,糖尿病患者本身来讲,情志调控也很重要,同样的事情,当认知方法不同时,站的角度不同时,恰恰会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状态。比如张老师现在手里拿了根粉笔,说看到这粉笔能够看到什么?有些人就回答说,老师手里拿了根粉笔,就想到自己又得坐在这地方,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就得听老师讲课,令人头疼。另外还有人说,看到老师手里拿着根粉笔,就只想从这根粉笔头上学到很多新知识,越来越近靠近粉笔头上留下的内容。这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两种心态看待的是同一个事物,所得到的结果一定是两个不同的结果。所以有些患者得了糖尿病后,可以说惶惶不可终日,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自己心态一旦发生变化,对这疾病的治疗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加重疾病的。

前一节课讲得很清楚,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仅是个生物体,而且是自然界的人体,同时又是社会中的人体,而灵长类动物和其他动植物不一样的地方,是因为其情志太丰富,所以一直在这样讲,人都有着七情六欲,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的所有行为,包括机体内部所有调控都会受到情志的影响。

对糖尿病本身来讲,应该注意的问题第1个问题: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当面对一系列疾病时,甚至一些非常糟糕的疾病的时候,有三类不同的人,而其中只有一类人会出问题。第一类人就是说自己对这东西太熟悉了,这东西自己太了解了,其怎么回事自己都很清楚,心中很清楚,当然不害怕。还有第二类人说自己对这疾病根本不知道,这病叫啥连听都没听说过,无知者无畏,他也不会害怕,所以这类人的病情也很稳定。最怕的是第三类人对这疾病知道一点,但自己又不知道太多,所以每天生活在惶恐忐忑之中,这样导致自己心态发生变化,在自己心态变化同时,疾病就会加大侵犯自己的脚步,最终伤害的就是这第三类人。所以针对糖尿病第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地面对这疾病,积极地治疗这疾病就可以了,这是从认知上要告诉的注意点。这疾病本身不可怕,怕的是其并发症,因此从疾病的预防调控,包括治疗上,就必须面对其并发症。

第三,要对糖尿病有个正确的认识,好多人都在讲自己血糖现在高,最后按照标准一判定,已经叫糖尿病了,但患者却没有使用任何药物。张教授有时就问他们,为什么不用药?患者这样回答,大家都说糖尿病降糖的药物一旦用上,就有了依赖性。其实这讲法是错误的,不是说降糖药,用上这药就产生依赖性了,而是糖尿病本身是个终身性疾病。这疾病一旦得上,就必须用药,且每天必须按时、按量、规范使用药物。糖尿病这疾病本身要求这样来用药,并不是说让人一吃药,就会产生依赖性,摆脱不了了,而是这疾病本身治疗决定了必须终身服药。所以这个错误的认识要纠正。

第四个要认识到有好多人说现在吃的降血糖药物,比如双胍类药物,还有人说自己在吃着降血糖类药物,还有人说自己吃什么药物,但血糖一直控制不稳定,且血糖很高,有时候张教授问患者为什么不去打胰岛素?患者讲吃降糖药物还能接受,胰岛素一打那就得打一辈子,又出现一个一辈子用药的问题。糖尿病的患者,张老师还是主张尽早使用胰岛素,越早使用胰岛素,对身体各脏器的保护就会产生得越早,而产生并发症的时间就会往后移。而食用胰岛素是目前在临床上很普遍采取的一种方法,而且是希望糖尿病患者能够采用的办法。

但由于现在还有着这样或那样错误的认识,然后导致了不能积极的、密切的和真正医生进行有效的配合,常常到了医院面对糖尿病或内分泌科医生时,医生给的建议是最科学的、最合理的,而患者常常和医生站在一个对立面上,心中老想着医生怎么的。这样把医生的忠告当成耳旁风,还对医生产生了这样或那样误解。其实在患者面前,医生和患者是最亲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比医生对患者情更真,意更切,这是真正的医生,是不容置疑的。只有医生着急患者的病情,只有医生在极力用自己所有办法或者浑身解数在调制患者的病情,其他人的关心可能只是暂时的,而医生是常常在牵挂着患者的人。张教授讲得一点都不错,这是业内所有医生发自肺腑的一句话。这是要纠正的另一个错误认识。

第五个对糖尿病的认识,糖尿病一旦得了必须终身使用降糖的药物,而在这地方所讲到的降糖药物一定是西药,因为西药工艺是很成熟的,比如吃的这片药中有效成分,含有的是什么多少毫克,其剂量很准确的。而这药物进入到人体体内,其分解速度,多长时间内药物能够发挥到多少,在多长时间以内药物发挥得到水平又是多高,下一次服药应该在什么时候服用,这些是很规范、很科学的。因此所有糖尿病患者请一定记住,必须服用西药降糖药物。而当前的中药降糖:目前第一疗效不稳定,其二疗效不确切,其三很难做到把控。

这个必须这样讲,同志们好像张教授从讲到中医基础,再讲到一系列疾病的时候,今天才第1句话说出来中医不如西医的地方,所以学术界之间是没有门槛的,是没有门户之间的。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对患者的病情有利,只有这个共同目的,如何把患者病情调整到理想的状态,不能存在门户之间。

张教授经常在讲西医有着其自己很伟大之处,但中医也有自己很伟大之处。在某一些疾病的治疗上,西医是要远远领先于中医的。那么在有些疾病的治疗上,中医也从来没有落后过,而且一直也是在遥遥领先的。那么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选择西药,什么情况下选择中药,什么情况下中西药物两个一块来用,那就要看谁的效果好。

那么在糖尿病疾病的治疗上毫不容置疑,(张老师认为)西药要远远领先于中药,这个根本不用质疑。大家都知道,张教授讲了这么长时间的中医课,张老师是一个忠诚的中医守护者和传播者。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讲,张教授是中医的铁杆粉丝,既然是中医的铁杆粉丝,就得爱护中医,就得尊重中医,张教授自己更呵护她、尊重她。呵护她不是每天都说她好,她有不好的地方,心中必须明白,而西医在这地方就好,为什么不把好的东西利用上?如果有好多东西不进取,不实用,那么就叫夜郎自大,坐井观天,中医永远难以发展。

提醒大家必须注意:一旦得糖尿病,一旦确诊必须服用西药,这是前提,就要告诉的是少听别人吹嘘,不要听广告吹嘘,不要听某些人的吹嘘,不要听些江湖游医的吹嘘,不要听些不良媒体的吹嘘。说吃了这纯中药制剂,这是天然的胰岛素调节剂,可以把糖尿病的降糖药全部丢掉,而且不让发生并发症,让糖尿病彻底好了,让终身远离糖尿病,这种说法纯粹是在骗人。

最后导致结果是所带来的一切问题只有患者自己去承受,这观点是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中医很神,但神奇疗效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之上,再好的东西也有着自己局限性,中医疗效很神奇,或者疗效很好。但在某些方面当面对某些疾病时,中医也是束手无策,甚至作为一个中医大夫,如果拿中药给这人去治病,但没效果的,或者没有什么太好效果,也是抓耳挠腮、心机如焚。(药)方子到用时方恨少,这种感慨常常会在一个真正医者面前经常出现的情况,而且会非常的懊恼,老觉得自己为什么就找不到一个好方法治疗。所以医生面对患者的时候,懊恼是最多的,当医生无力去救治某个疾病的时候,最懊恼的、最痛苦的、最会恨的、最恨自己的恰恰是医生本身,而不是别人,更不是患者的家属。

所以要注意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坚持按时、按剂量的、规范的去使用降糖药物,再不要相信有些人说中药可以把糖尿病治疗好了,中药可以把血糖降下来,中药可以让糖尿病彻底拜拜,这些都是一派胡言。正本清源,还中医本来应该有的自尊,还中医本来的面目。

这些是所说的对整个糖尿病,包括从疾病和治疗上,要明白的一些认知。

完稿于:己亥年丁丑月辛亥日

如果觉得《糖尿病--张景明<一病一讲>第27讲02--糖尿病正确认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