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牛奶好处多_牛奶营养成分_喝牛奶会不会上火

牛奶好处多_牛奶营养成分_喝牛奶会不会上火

时间:2020-03-28 04:49:53

相关推荐

牛奶好处多_牛奶营养成分_喝牛奶会不会上火

牛奶是我们经常会喝的一种饮品,你知道喝牛奶的好处有哪些吗?你知道牛奶对女人的好处有哪些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女人离不开牛奶的一些理由,你想要了解一下吗?赶紧去下文瞧瞧吧!

1喝牛奶会不会上火

传统观念:牛奶太营养容易“上火”。牛奶营养丰富是大众公认的,“牛奶容易上火”也是人们最顾虑的,特别是在春天这个容易“上火”的季节里,即使是最关心孩子成长的妈妈们,也不敢殷勤地让孩子天天喝牛奶了,只怕喝多了会“上火”,引出病来。“容易上火”真的是牛奶的“致命缺陷”吗?

真相剖析:牛奶性寒能清热解毒中医认为,牛奶味甘、性微寒,具有润肺、补虚、解毒、润肠通便等功效,因此,喝牛奶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尤其是随着天气的变暖,人们的排汗量会增多,而牛奶中近80%是水分,其中的蛋白质等营养又容易被吸收,只要饮用得法,既补充了水分,又增加了营养,两全其美。

深层解读:吸收率高还能抗癌牛奶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接近,并且具有良好的消化吸收率和利用率,在营养学上是公认的优质蛋白。此外,牛奶中含有几乎所有种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生长因子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质。

研究显示,人体对牛奶中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2%。最新研究还表明,牛奶在降低慢性乙肝的并发症原发性肝癌(也称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中可起到重要作用,也就是说,适量喝牛奶的人患肝癌的风险更低。

喝牛奶能去肝火

很多人认为喝牛奶会加重“上火”,引起烦躁。其实,饮牛奶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热毒、去肝火。

中医就认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过滋阴、解热毒来发挥“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达70%左右的水分,还能补充人体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牛奶冻成冰块食用,否则很多营养成分都将被破坏。

早睡觉23点到凌晨1点是气血回流到肝脏的时间,如果不睡,等于强迫肝脏继续工作,再加上外气候因素,所以,“该睡不睡,情绪烦躁”在夏秋季表现得特别明显。

夏季可以多食“去火”蔬果如:草莓、梨、西瓜、大豆等。

2牛奶好处多

多喝牛奶的好处

1.预防经期前综合症很多女生都会被经期前综合症所困扰,那你不妨多喝点牛奶,其中丰富的钙质和维生素可以大大缓解疼痛,所以爱痛经的女生赶快喝起来吧,只不过记得一定要加热之后再喝哦。

2.牛奶让你睡得更好在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可以让你睡得更香甜,其中蕴含的乳蛋白活性肽有助于我们在睡眠中更好的放松,睡得好了黑眼圈自然也会减少。

3.让皮肤更有光泽常喝牛奶可以让皮肤变得更有光泽,连埃及艳后都不能抗拒这点,聚集在,埃及艳后每天沐浴在牛奶里,就是为了让皮肤变得柔软有光泽。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的氨基酸可以起到保湿效果,而乳酸则可以剥落身上的老废角质,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你也可以给自己多做些牛奶浴。

4.喝牛奶可以变瘦根据研究显示,如果你经常摄入脱脂或低脂牛奶就可以保持苗条的身材,去除了自身的脂肪,多喝牛奶不仅可以带来饱腹感而且又不会长胖,并且还能增强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帮助维持体重。

5.强韧秀发有光泽如果你对自己头发的质地不太满意就不妨在洗发水和护发素中加入牛奶,科学家们表示在牛奶中发现的脂类和蛋白质可以为头发增加钙质,令它更强韧,并能防止脱发。另外,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及维生素还可以让头发变得如丝般光泽顺滑。

6. 牛奶能抗衰老,延年益寿据研究,牛奶中有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即SOD。这种活性物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故能抗衰老,延年益寿。

7. 牛奶对养胃护胃有好处牛奶中所含的碘、锌和卵磷脂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痊愈,牛奶还有抗胃癌的功能。

3盘点喝牛奶十大认识误区

一、牛奶越浓越好

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

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

二、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

牛奶里加什么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过规定范围。

还有一个何时加糖的问题。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三、牛奶加巧克力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四、牛奶服药一举两得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五、用酸奶喂养婴儿

酸奶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料,有的家长常用酸奶喂食婴儿。然而,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肠炎的婴幼儿及早产儿,如果喂食他们酸奶,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肠炎。

六、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

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七、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

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八、牛奶必须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九、瓶装牛奶放在阳光下晒,可增加维生素D

有人从广告中得知: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而多晒太阳是摄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于是便照方抓药地把瓶装牛奶放到太阳下去晒。其实这样做得不偿失。牛奶可能会得到一些维生素D,但却失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因为这三大营养素在阳光下会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阳光下乳糖会酵化,使牛奶变质。

十、以炼乳代替牛奶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炼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

4空腹喝牛奶害处多

牛奶加鸡蛋或加面包是最好的早餐组合,但有人只喝牛奶,不吃其他食物。营养专家认为,早餐空腹喝牛奶有诸多弊端。

空腹喝牛奶,牛奶不能被充分酶解,其中的蛋白质很快就会转化为能量被消耗掉,营养成分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

有些人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体内生成的乳糖酶极少,空腹喝进大量的牛奶,牛奶中的乳糖不能被及时消化,转而被肠道内的细菌分解,产生出大量气体、酸液,刺激肠道收缩,出现腹痛、腹泻。

专家建议,喝牛奶之前最好吃些其他食物,或一边吃食物一边喝牛奶,以降低体内乳糖浓度,以利于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5牛奶营养成分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本身不能合成的(婴儿为9种,比成人多的是组氨酸),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我们进食的蛋白质中如果包含了所有的必需氨基酸,这种蛋白质便叫作全蛋白。

牛奶中的蛋白质便是全蛋白。牛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包括Ca2+、Mg2+、K+、Fe3+等阳离子和PO43-、SO42-、Cl-等阴离子。此外还有微量元素I、Cu、Zn、Mn等。大自然中的钙是以化合态存在的,只有被动、植物吸收后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钙,才能更好地被人体所吸收利用。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活性钙,是人类最好的钙源之一。它不但含量高,而且其中的乳糖能促进人体肠壁对钙的吸收,吸收率高达98%,从而调节体内钙的代谢,维持血清钙浓度,增进骨骼的钙化。吸收好对于补钙是尤其关键的。故“牛奶能补钙”这一说法是有其科学道理的。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牛奶里含有以下营养成分:

如果觉得《牛奶好处多_牛奶营养成分_喝牛奶会不会上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