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的表现_得糖尿病严重不_糖尿病人饮食禁忌

糖尿病的表现_得糖尿病严重不_糖尿病人饮食禁忌

时间:2020-08-02 14:09:51

相关推荐

糖尿病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而且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几率是越来越高了,甚至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会患有糖尿病,可能有一些对于糖尿病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有什么症状,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结合扫一下糖尿病的症状。

1糖尿病的表现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糖尿病的患者尿液会比较多,所以身体很容易处于缺水的状态,所以就会增加喝水的次数,这也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

3.多食

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

生活中糖尿病的患者常常会有精神疲惫,没有力气的表现,这是因为身体内的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2糖尿病人饮食禁忌

一、低钠高纤维素饮食

高钠饮食可增加血容量,诱发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糖尿病并发症。所以,糖尿病人应以低钠饮食为宜,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而可溶解的纤维素有利于改善脂肪、胆固醇和糖的代谢,并能减轻体重,可以适量多吃这类食物。

二、限富含淀粉食品和忌高糖食品

富含淀粉的食品大米、白面、薯类、豆类、谷类,进入人体以后,主要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它虽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但因其可直接转化为糖,因此必须限量。

否则,病情将无法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忌食糖(白糖、红糖、葡萄糖、水果糖、麦芽糖、奶糖、巧克力、蜂蜜)、糖类制品(蜜饯、水果罐头、各种含糖饮料、含糖糕点、果酱、果脯)。因为这些食品可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加重病情,干扰糖尿病的治疗。所以,必须禁止食用。

三、限制脂肪类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糖尿病本身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又因糖尿病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必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肥肉、鱿鱼、虾、蟹黄,多脂类和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以免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发生高脂血症。

糖尿病易于合并糖尿病性肾病,而过量的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所以说,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应适量。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每千克体重0.8克以内为宜。

四、忌辛辣食物

糖尿病患者多消谷善饥、烦渴多饮,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芥末、胡椒等性质温热,易耗伤阴液,加重燥热,故糖尿病患者应忌食这类调味品。

五、远离烟酒

酒性辛热,可直接干扰机体的能量代谢,加重病情。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如果饮酒,可使血糖骤降,诱发低血糖,影响治疗。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明显缩短,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忌酒。

3糖尿病怎么检查啊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4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吃

1、吃干不吃稀:

我们主张糖尿病人尽量吃‘干’的。比如:馒头、米饭、饼。而不要吃面糊糊、粥/泡饭、面片汤、面条等。

有病人的错误做法是:不吃白米粥,而吃杂粮粥。我们强调的是‘粥’,而不是粗粮细粮。道理就是越稀的饮食,经过烹饪的时间越长,食物越软越烂,意味着越好消化,则升糖越快。

2、吃硬不吃软:

同样是干的,我们更推荐‘硬一点’而不是‘软一点’。道理与上面相同。

3、吃绿不吃红

食物太多,很多病人不能确定哪个我是该吃的,哪个是不该吃的。一般绿色的,多是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如:青菜。而红色的含糖相对较高,不宜食用。如吃同样重量的黄瓜和西红柿,西红柿可以明显升糖。所以,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绿色’的一般比较保险。

4、定时定量和化整为零

定时定量是指正餐。正常人推荐一日三餐,规律进食,每顿饭进食量基本保持平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降糖药更好的匹配,不至于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状况。

5得糖尿病严重不

首先,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现在这种急性并发症出现得相对少了,但慢性并发症却在逐渐的增多,尤其出现在已患糖尿病但未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和已经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但治疗未达到目标值的病人身上。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血糖升高,影响到全身的血管,包括大动脉、小动脉乃至毛细血管。

其次,血管遍及全身而引起的,血管受影响则全身受影响。大血管病变可引起心肌梗塞、脑梗塞及下肢出现行走时疼痛等;小血管受累可导致双眼视物模糊乃至失明,肾功能减退乃至尿毒症,四肢麻木、局部神经痛,严重者出现糖尿病足,须截肢治疗以保全生命。

再者,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表现在两个方面,急性的危害即为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在治疗过称中如治疗不当可出现低血糖昏迷、乳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随时可以夺走人的生命。

如果觉得《糖尿病的表现_得糖尿病严重不_糖尿病人饮食禁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