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忍辱负重的萧何

忍辱负重的萧何

时间:2023-01-26 19:08:44

相关推荐

忍辱负重的萧何

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黥布在韩信、彭越惨死的巨大压力下,终于起兵反叛了。汉高帝刘邦亲自统率大军讨伐,任前线总指挥的刘邦年老多病,在处理繁重的军务同时,还曾数次派遣使者打听萧何在做些什么。刘邦得到的反馈是“因为皇上在军中,相国萧何就努力安抚勉励百姓,尽量准备物资供应军需,就像平定陈豨叛乱时一样。”

这时,有说客对萧何说:“您要不了多久就会遭受灭族的惨祸了。”这名高人如此说的理由很简单,萧何贵为相国,功居第一,百官之首,官位高到不能再升官了!而且萧何从刚进关中的时候起,就深得民心,刘邦之所以屡次派人来问萧何的情况,就是怕萧何利用自己的威望动摇关中。

于是,萧何听从了这位高人的计策,从民众手中强行征地,还低价赊购粮食,伪装成欺压百姓、贪财好利的昏庸形象。

这是《史记》记载的,萧何最后一次为打消刘邦的疑虑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作为刘邦的重要合伙人,萧何眼光远大,深谋远虑,是刘邦的得力助手,他不仅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而且在很多方面都能从大局出发,为建立西汉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刘邦率军进入咸阳时,将领们忙于抢夺金帛财物,而萧何却积极整理秦王朝文献档案,刘邦集团由此详尽地掌握了全国地理、户籍等方面的情况,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

刘项争霸的时候,萧何虽然没有韩信、彭越、曹参那样冲锋陷阵。但他留守关中,制定法令,安抚民众,建设后方根据地,不断地将粮草、兵员补充前线,使刘邦多次转危为安。

相对于搞战略策划的张良和用兵如神的韩信,萧何只是个搞后勤的。

诸位需知晓,后勤是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后勤是军事斗争胜利的保障。后勤岗位很重要,但是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却不用太高,只要认真、谨慎、细心的人都可以胜任。后勤岗位,单从能力上选择,是很容易招聘的,困难的是如何保证后勤岗位对领导者的忠诚。大家可以想想自己的单位,不管公的私的,后勤岗位都是什么人干的,他们并非能力超强。这也是萧何不如张良、韩信名气大的原因。

可张良的策划再好,能不能实施,取决于刘邦,张良只是起顾问与智囊的作用,战略,最终拍板的是老板,从长远发展来说,战略最重要,但是从眼前利益出发,最重要的是后勤。搞后勤的如果搞破坏,远远大于军事将领的叛变,而搞战略那就是耍嘴皮子忽悠人的。

韩信是“汉初三杰”里最不善谋身的,军事上造诣高深死的也最冤枉。张良明哲保身,急流勇退,是最不负责任的。历史上那么多王侯将相,有几个傻子?难道萧何不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学张良一走了之是很容易的,可要全身而退是很困难的。

从个人利益来看,身居高位的萧何一旦隐退,他的家人、亲戚、朋友,想依靠他取得进步的怎么办?那些靠着他的权势已经升官发财的,也会因为他的离开而身处险境,就算萧何看淡了,他身边的人也会极力阻止他隐退。

从国家利益来看,当时实在找不出另一位让刘邦放心而且后勤工作比萧何更熟悉的人了。没有人能在百废待兴的时候比萧何干的更好,萧何有他忍辱负重的一面,他明白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会给黎民百姓再次带来的灾难。

所以我认为萧何屡次想方设法表达他对刘邦的忠诚,除了个人利益上的考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萧何的“为国精神”。您怎么认为呢?

(感谢大家对行侠梦的支持,欢迎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能给予关注和转发。)

如果觉得《忍辱负重的萧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