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分期治疗策略综述

糖尿病分期治疗策略综述

时间:2024-05-02 12:43:02

相关推荐

糖尿病分期治疗策略综述

糖尿病上、中、下分治,定3方

原创黄修解 唐友明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其基本病机归结为阴津亏耗,燥热偏胜,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主要病变脏腑在肺、胃、肾,可分为上消、中消、下消进行辨治。让我们跟随文中的医案一起了解一下吧。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输布全身津液。若燥热伤至肺脏,而致病变有二,一则津液不能输布而直趋下行,小便次数增加;二则肺津液输布失常,口渴多饮,以上称之为上消。若脾胃受燥热之伤,胃火旺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易饥;脾气虚,脾失健运,转输水谷精微失常,久而久之,形体消瘦,以上称之为中消。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水谷精微直趋下泄,故尿多味甜,以上称之为下消。

一、上消——肺热津伤证

许某,女,71岁。

初诊日期:12月5日。

主诉:反复口渴、多饮、多食、多尿余,消瘦6个月。

刻下见:口渴,烦渴多饮,多尿,多食,形体较消瘦,伴有头晕,肢体麻木,腿软乏力。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润肺,益气养阴。

处方:消渴方加减。

药物:太子参10克,生地黄15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天花粉12克,知母10克,地骨皮20克,佩兰10克,泽兰10克,黄连5克,僵蚕10克,泽泻12克,水蛭3克,桑寄生15克,玉米须15克。上方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二诊:12月12日。药服7剂后口干改善,口稍黏腻,小便基本正常,头晕、肢体麻木均明显缓解,稍有心悸。化验:空腹血糖7.7mmol/L,餐后血糖9.6mmol/L,血压140/80mmHg。舌质暗紫,舌苔黄腻,脉滑数。药已中的,守方加味复投。以12月5日方加丹参10克,菟丝子10克,鸡血藤10克,再投7剂,服法同前。

三诊:12月19日。血压正常,肢体麻木基本缓解,腰酸腿软,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小滑。复查:血糖7.1mmol/L。药服3周,三热标象得解,气阴本虚渐复,血糖控制满意,标本均得到改善,当击鼓再进。继守12月5日方去泽泻,加淫羊藿10克,丹参10克,菟丝子10克,鸡血藤10克,再投7剂,服法同前,随诊诸症改善。

按语:鉴于本案,患者以烦渴多饮,口干舌燥,舌红,苔薄黄,脉数为主,可辨为上消——肺热津伤证。发病机制多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从邪正虚实来看,邪热炽盛,正气已损,正虚主要表现为津液的亏损。方中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麦冬润肺生津;天花粉、玉米须消热泻火,生津止渴;桑寄生滋阴;黄连苦寒以泻心火;生地黄寒凉以凉血而生肾水;知母、玄参清热,泻火,凉血;地骨皮、佩兰清热;泽兰、僵蚕、水蛭活血化瘀;泽泻健脾,又能渗湿,补肺脾。诸药同用,一则益气,二则生津,三则滋阴,四则清热,五则升阳。肺、脾、肾三脏同治,可益气而助阳化气,亦可生津而助阴成形。消渴方加减以“阳化气,阴成形”为主要理论依据,旨在以阴阳气化的基本功能来治疗。

二、中消——气阴亏虚证

谭某,男,65岁。

初诊日期:3月4日。

主诉:反复口渴、多饮、多食、多尿5年余,加重1周。

刻下见:口渴、多饮、多尿,以多食易饥为主,伴有头晕,肢体麻木,腿软乏力,形体消瘦,舌质暗紫,舌苔黄腻,脉细弦。发病后精神欠佳。

治法:益气养阴,化湿清热,活血通络。

处方:七味白术散化裁。

药物:太子参10克,生地黄15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天花粉12克,知母10克,地骨皮20克,鬼箭羽15克,佩兰10克,泽兰10克,黄连5克,僵蚕10克,泽泻12克,水蛭3克,桑寄生15克,玉米须15克。上方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二诊:3月11日。药服7剂后头晕、肢体麻木均明显缓解,稍有心悸,口干改善,口稍黏腻,小便基本正常。化验:空腹血糖7.5mmol/L,餐后血糖8.6mmol/L,血压140/80mmHg,舌质暗紫,舌苔黄腻,脉滑数。药已中的,守方加味复投。以3月4日方加丹参12克,菟丝子12克,鸡血藤15克,再投7剂,服法同前。三诊:3月18日。血压正常,肢体麻木基本缓解,腰酸腿软,舌苔黄腻,舌质暗红,脉小滑。复查:血糖7.1mmol/L,药服3周,三热标象得解,气阴本虚渐复,血糖控制满意,标本均得到改善,当击鼓再进。继守3月11日方去泽泻,加淫羊藿10克,再投7剂,服法同前,善后。

按语:《证治准绳·消瘅》中言:“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验于本案,仅见消谷善饥,故可辨以中消为主。

本案患者消谷善饥,为胃火炽热,火热消谷;舌质暗紫,舌苔黄腻,脉细弦为阴虚火旺之象,符合消渴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阳明热盛,耗伤津血,无以充养肌肉,故形体消瘦。阴阳互根,消渴失治,迁延日久,阴伤气耗,甚则阴损及阳,腿软乏力,怕冷即为阳虚之象;苔黄腻,尿频尿急,为内有湿热。本类患者还存在瘀血之证。阴虚燥热,津亏液少,势必不能载血循经畅行,燥热内灼,煎熬营血,则致血瘀。瘀热在里,又可化热伤阴,形成恶性循环障碍、脑供血不足等糖尿病之并发症。因此治疗消渴,当抓住气阴两虚之本,湿热、瘀热、燥热之标,标本同治。蒙老师认为,辨治消渴不能郁于“阴虚燥热”,要注意对“三热”(湿热、瘀热、燥热)的辨治,方能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本案病位主要在中焦,故尽量选择归中焦的药物。药用增液汤(生地黄、玄参、麦冬)滋阴润燥,配伍太子参益气养阴以治本;用天花粉、知母、地骨皮、黄连滋阴清热,以治燥热;用黄连、佩兰、泽兰、泽泻、玉米须清中化湿,芳香悦脾以治湿热(玉米须有降糖和降压双重功效);以鬼箭羽、水蛭、鸡血藤、丹参活血化瘀通络以治瘀热(水蛭仅3克,旨在活血,不在破血)。综观治疗全程,用药仅1个月,气阴同补,湿热、燥热、瘀热“三热”同治,既有效地控制了血糖,而且头晕、肢麻、无力等诸症明显改善,因此克服了西药等单纯降糖而忽略并发症治疗的弊端,既治标又治本,体现了标本同治的优势。

三、下消——阴阳两虚证

邓某,男,82岁。

初诊日期:9月27日。

主诉:反复多饮、多尿余,尿混浊3天。

刻下见:反复多饮、多尿,尿频,混浊如膏,面容枯瘦,腰膝酸软,四肢冰凉,皮肤干燥瘙痒,便干难解,舌白少苔,脉沉。

证候诊断: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处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药物:地黄10克,麦冬10克,北沙参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泽泻10克,山茱萸10克,黄芪15克,山药15克,青葙子10克,牛膝10克,天麻10克,火麻仁15克,甘草10克。上方共1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复诊:10月7日。自诉服用上药10剂后,尿量减少,尿色较前清亮,面露微红,四肢稍温。上方奏效,守方加厚朴10克,桂枝6克,地肤子6克,再饮7剂,患者尿液清晰,大便易解,皮肤瘙痒减少。

按语:命门虚衰,不能蒸腐水谷,以充盈五脏水谷精微之所需,不能润其肺,肾失固摄,故口干、多饮,尿混浊如膏;肺无所禀,津液不能四布,皮肤、筋膜、肠道失于所养,故皮肤瘙痒,大便干硬难解。此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以滋阴补肾,温肾壮阳。其中,地黄可补肾滋阴;山药、黄芪具有补益肺气、滋阴健脾的作用,同时补肾固精;桂枝可温经通络,助阳化气;牛膝可补益肝肾;山茱萸可补益肝肾;泽泻可利尿通淋,泄肾浊;麦冬、知母滋养肺胃、六腑阴津,以增液行舟;青葙子入肝经,泄肝火,止痒;黄柏清泄下焦之火,以治阴虚火旺;火麻仁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能润燥滑肠,滋养补虚,油脂润肠通便,还具有滋补功效。

如果觉得《糖尿病分期治疗策略综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