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症状 饮食规律以及禁忌

糖尿病症状 饮食规律以及禁忌

时间:2024-04-12 19:07:31

相关推荐

糖尿病症状 饮食规律以及禁忌

糖尿病是种常见慢性代谢疾病它可能导致各种长期并发症。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非常重要因了解糖尿病常见症状是很重要。糖尿病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口渴、尿频、视力模糊、疲乏乏力、经常感染等。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管理样是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自己饮食习惯例如控制饮食中糖类、脂肪和盐摄入量限制酒精等。不能吃些食物例如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以及加工食品、油炸食品等高危食品。掌握糖尿病饮食规律可以有效管理糖尿病改善生活质量。

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治愈但是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的慢性病,表现为高血糖,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并发症很危险,眼病、肾病和神经障碍,为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是现在常见的。糖尿病的症状主要是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

1糖尿病不能吃什么

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不了解糖尿病的饮食常识,经常会陷入各种误区,导致病情不但加重,实际上并不是自身的治疗效果,而是患者平时的饮食没有做到位,触犯了糖尿病饮食的禁忌。

那么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哪些食物最好不要吃,相信这也是很多患者想要了解的问题,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做好饮食的控制,接下来小编就来为您介绍。

1、糖尿病人最好不宜吃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

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2、糖尿病人最好不要饮酒

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

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为了病人的安全还是不饮酒为佳。

除此之外,糖尿病人应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淀粉。

食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导致血糖升高,对糖尿病病人不利。所以糖尿病一般不宜多吃水果。

但是由于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胶,果胶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稳定时可以少吃一些水果。

吃水果时,要以含糖量低为选择原则。同时,还要根据其含糖量,计算其热能。

换算成主食,减少或扣除主食的量,以保持总热量不变。不宜每餐都吃水果,一般在两餐之间(血糖下降时)少量服用较为合适,有考营养成分表,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以上为您详细介绍了糖尿病不能吃的食物,相信您在阅读之后应该很清楚了,建议患者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的饮食。

2糖尿病的饮食规律

1、菜肴少油少盐糖尿病人应选少油少盐的清淡食品,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烹调宜用植物油,尽量减少赴宴。在赴宴时也要尽量按照平时在家吃饭时的量和食物间的搭配来选择饭菜。

2、 “多吃肉、少吃饭”并不科学,有人认为肉是蛋白质,饭才是糖,因此,多吃肉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其实不然,肉到体内也能转变成糖和提供脂肪。糖尿病患者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小于200毫克,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脂肪摄入,少吃油煎、炸食物及猪、鸡、鸭、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3、进餐定时定量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5小时。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或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次正餐中拿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

4、无糖糕点也要控制虽然无糖糕点不含蔗糖,但糕点是淀粉做的,同样会产生热量,故不能随便多吃。

5、多食用粗粮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55%-60%左右。日常饮食中,糖尿病患者宜多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粮,尤其富含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全谷物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单糖类的摄入要严格限制,如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以及含这些糖类较多的食品。

3糖尿病的最佳疗法

一、糖尿病的心理疗法:

糖尿病目前虽还没有根治方法,但绝不是不治之症,糖尿病完全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因此当自己患有糖尿病时,绝对没有必要过分紧张和恐慌,通过积极治疗,患者完全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享受健康人的寿命。

心理健康是糖尿病治疗的前提。糖尿病是一种公认的身心疾病,因此,要正确看待这一疾病,保持好良好的心态;同时,要多通过看书籍、听讲座等形式学习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积极主动地去管理、控制好疾病的发生。

二、糖尿病的饮食疗法:

1、糖尿病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即不能主观随意,也不能限制过严,一点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重、身高,严格地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好饮食,达到既满足糖尿病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的目的。

2、糖尿病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题,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轻型病例以食疗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须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体疗和药物疗法。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胰才能发挥好疗效。否则,一味依赖所谓新药良药而忽略食疗,临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3、糖尿病人应科学地安排好主食与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虽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应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血糖,成为血糖的来源。蛋白持和脂肪在代谢中分别有58%和10%变成葡萄糖。这类副食过多,也可使体重增加,对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应合理搭配,否则照样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4、糖尿病人的饮食疗法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灵活掌握。消瘦糖尿病病人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肥胖病人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脂肪饮食为主,减轻体重。对于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酌情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体力劳动或活动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增加主食或加餐。

4糖尿病并发症的前兆有哪些

1、低血糖

低血糖征象,糖尿病早期患者往往有低血糖症状,表现为严重乏力、多汗、颤抖、心悸、思想难以集中,有异常饥饿感,饮食后才能缓解,这是由于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糖素,正常人进食后随着血糖的增高,胰岛素释放亦会增强,从而保持血糖稳定。糖尿病早期,由于患者胰岛素释放迟缓,其高峰后移落到进食之后,就出现了低血糖征象。

2、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但因其有比较明显的先兆症状,故可防可控,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积极进行干预治疗:①发作性头痛、头晕;②胸闷憋气、活动后心慌、出汗、胸痛;③智力下降、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失语、口角歪斜、偏侧肢体功能障碍;④小腿、足部发凉、软弱,间歇性跛行,痉挛性疼痛。此外,平时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及早处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等各种心脑血管问题。

3、病原感染疾

由于糖尿病早期患者的易感染性比一般人明显增高,其突出表现是所感染的病原种类多,细菌、病毒等;且感染途径也多。这是由于患者血糖浓度上升后有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人体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受到抑制,感染的抵抗力大为降低所致。

如尿路感染,排尿困难:此病患者出现的尿路感染起源于肾脏的病菌,与一般尿路感染不同。有相当一部分男性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老年人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还可能是前列腺肥大。胆道感染:此病患者有很多会出现胆囊炎,但是没有结石,有时还有患者会出现胆囊坏疽或者胆囊穿孔。

4、眼睛病变

部分早期糖尿病患者较早出视力和眼底变化程度不同的下降。并发眼病较多的是白内障。眼部病变主要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对血管和视神经造成损害。视力急剧变化,如:青少年双眼同时患上白内障,发展迅速;瞳孔变小而在眼底检查时用扩瞳剂效果不佳,放大瞳孔的能力也较正常人差;反复眼睑疥肿、眼睑炎、睑缘炎;或见眼外肌麻痹,突然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复视、头痛、头晕等症状都是糖尿病眼病的预警信号。

5、耳垢增多

前苏联医学家发现糖尿病患者耳垢异常增多,而且常常是糖尿病越重耳垢越多,在对1200名可疑糖尿病患者的耳垢进行葡萄糖含量检测后发现,其耳垢中葡萄糖含量多在0.1微克以上,而健康人耳垢中不含葡萄糖或含量甚微。近年来,我国医务人员对健康人及糖尿病患者的耳垢也做过葡萄糖的含量测定,结果与上述报告类似。因此,凡感耳痒,且耳垢异常增多者,应考虑是否血糖控制不良。

6、口腔病变

口腔烧灼感、口腔粘膜干燥,典型患者可见牙龈红肿、压痛,牙周组织水肿,牙周袋形成,牙齿扣痛、松动、脱落等。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使牙周组织局部微循环损害,修复能力差,感觉迟钝,易受损伤,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如有糖尿病性骨病,还会使牙槽骨质疏松,加重牙周病,可见牙齿脱落等。

7、肾功能障碍

微量白蛋白尿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先兆。有些患者得了糖尿病并没有症状,即使患糖尿病很多年,自己仍一无所知,而当发现糖尿病时可能已经有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病程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率可达到 10%~30%;糖尿病病程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率为40%,且后有5%~10%的患者恶化成终末期肾病。青年期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到 50岁时有40%的患者发展为严重的肾病,需要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否则只能面临死亡。

8、胃肠道功能失调

糖尿病可引起内脏神经病变,造成胃肠道功能失调,从而出现顽固性、间歇性的腹泻与便秘,发作时间可为几天至几周;间歇期可为数周至数月,腹泻昼夜均可发生,每日少者数次,多着数十次,大便不成形、稀糊状便或水样便,不伴有腹痛,患者总感觉拉出的量没有成形便多,吃的很多东西似乎不知去向。糖尿病腹泻、便秘与其他并发症相比,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这类病一般起病隐匿、病程长,病因复杂,给有效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

9、皮肤疾病

皮肤瘙痒症、反复出现毛囊炎、疖肿、痈及皮肤溃疡、红斑和皮肤破损等疾病,严重者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坏疽,常见于肥胖和血糖过高的患者,也可见真菌感染,如股癣、手足癣和念珠菌感染导致的甲沟炎。真菌感染容易发生在身体温暖和潮湿的部位(外阴部、乳房下、脚趾间等)。这是因为内分泌紊乱使皮肤抵抗力下降之故。

10、多汗

糖尿病患者常常出汗,中医通过辨汗可以了解患者的病症虚实及患者处于糖尿病哪一阶段。糖尿病初期患者一般属中医实证,常在饭后、运动后出汗,为实汗。实汗又有热汗、粘汗之分,身热而汗出伴有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色黄为热汗,为实热熏蒸而汗出;汗出色黄而粘,舌苔黄腻者为湿热熏蒸所致。患糖尿病时间较长后人体正气亏虚,体质不热,以手足多汗常见,称为虚汗。虚汗有冷汗、自汗之分。汗出而皮肤凉,平时也常感手脚发凉或夜尿多者为冷汗;因为阳气不足,皮肤不凉而汗出不断者为自汗,此类患者小鱼际(手掌小指侧)及手腕部皮肤常潮湿,易感冒,因气虚所致。手腕部皮肤出汗常常是糖尿病进入中期的标志。

11、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为影响最广泛、最复杂的并发症,涉及全身各部位,表现各不相同,其中最常见的为感觉神经病变:①感觉减退,早期病人可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开始感到肢体麻木,似戴手套、袜套样感觉;②感觉异常,肢体出现蚁走感或针刺感,似火烧火烤或刀割,但实际上皮肤完好无损;③感觉消失,对冷、热、痛等刺激毫无知觉。

5糖尿病症状主要有哪些

人一旦患上糖尿病,将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严重时会影响人们基本劳动能力。糖尿病患者在不通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关注糖尿病症状,及时发现,从而及时治疗糖尿病。那么,糖尿病症状有哪些呢?

第一、多饮

糖尿病患者出现多饮症状,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

第二、多尿

多尿是糖尿病症状表现,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

第三、乏力

乏力是糖尿病的常见症状,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

第四、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的症状。

第五、视力下降

糖尿病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这主要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糖尿病患者,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糖尿病症状表现就是这样,专家提醒,糖尿病一旦发生,将会很麻烦,患者一定要警惕糖尿病症状,这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如果觉得《糖尿病症状 饮食规律以及禁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