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35年糖尿病者分享4个预防并发症的饮食方法

35年糖尿病者分享4个预防并发症的饮食方法

时间:2019-04-29 16:06:18

相关推荐

“35年糖尿病+没有糖尿病并发症+我按这4个方法吃饭” 讲述了一个患有糖尿病35年的人,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出的4个方法来有效地控制饮,从而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这个故事将会揭示患者如何在饮食上进行管理,让读者了解到即使长期患有糖尿病,也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饮食习惯来保持健康。文章中将包括作者自身的实际经验和饮食技巧,以及他是如何克服挑战,保持健康的。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获得对糖尿病管理的新思路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食调理得法,初发病者可以康复,摘掉糖尿病的帽子;重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減少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打胰岛素的患者可以逐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或者改服降糖药物,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我就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已经有大半辈子跟糖尿病为友了,之前血糖不稳定,时好时坏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现在我的饮食结构变化法,配合着运动和常规吃药,血糖竟然一直很平稳,现在已经是35个年头了,眼睛是花了,但血脂血压正常,没有器官器质性并发症,活的比同龄没有糖尿病的还健康。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方法1:平衡七大营养素摄入

糖尿病患者全面摄取食物细胞营养吸收就不完全,别人吸收80%我们吸收30%就不错了,还不吃全一些,就更没有营养了,那能不整天迷糊无力嗜睡吗?

人体除了氧气以外还需要六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水。这些营养素在人体内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人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缺少哪一个零件都不行,都会出毛病。

1.蛋白质。蛋白质分为植物性蛋白和动物性蛋白两大类,约占人体15%-20%左右,是构成人体一切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生命物质的基础,生命的存在和消亡都与蛋白质有关。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类、豆类、鱼类、奶类等含蛋白质比较丰富,这些食物是我餐桌上的“常客”。我每日都吃一些动物肉,每千克体重控制在0.8克左右。

2.脂肪。脂肪由脂肪酸构成,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动物和植物油是脂肪的主要来源。脂肪摄取量约占总热量20%-30%。做到每天少油烹调,不吃煎炸食品,各个植物油交换着吃,才能做到营养协同。

3.糖类。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大类。糖类摄入量一般占人体总热量50%-60%,大米、小麦、薯类等是糖类的主要来源。我一般每天控制在5两杂粮左右,而不是全吃米面。如果运动量大就随之而增加。

4.无机盐。无机盐又叫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的各种化学元素,无机盐在人体内所占比重极少,但其功能却很大。如果我们连续几天不吃盐,不仅吃菜饭无味道,而且身体疲乏,四肢无力。如果缺钙就会发生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患者由于多饮多尿,大量微量元素随尿液排出体外,钙、硒、铬、锌等元素比较缺乏,需要予以补充。肉类、禽类、各类深海鱼等含无机盐比较丰富,我经常交换食之。

5.维生素。故名思义,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元素”。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维生素主要来自动物内脏、奶类、蔬菜和水果。我除了经常摄取这些食物外,还长期服用21金维他,此药含有各种维生素成分,我每天服1粒(维持量),既方便又有效。

6.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素,有数百种之多,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树胶、植物粘胶和藻类多糖等等。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调节能量摄入,控制体重,帮助人体消化、通便 等,对防治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我经常食用含纤维素丰富的蘑芋、竹笋、粗粮、蚕豆、坚果、植物种子和新鲜果蔬等,因此肠道畅通,大便正常,几十年来体重一直保持在55公斤左右。

7.水。我们身体三分之二是水构成的。水是我们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水与生命息息相关,机体一旦丢失20%的水就无法维持生命,水是体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营养物质运输中起介质作用。成年人一般一天需要进水3000毫升左右,我除了饮水以外,还将蔬菜、水果等作为水的来源。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方法二:讲究食品质量

糖尿病患者一方面要控制饮食,另一方面多饮多尿,部分营养物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身体抵抗力差,容易遭病菌侵袭,因此吃饭一定要讲究食物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做到九不吃。即:①发芽长斑的马龄薯、红薯等不吃。②未成熟或变质的水果、西红柿、四季豆等不吃。③未腌透的白箩卜、青菜不吃。④发霉变质的茶叶、银耳、木耳等不吃。⑤动物肾上腺、淋巴结、甲状腺等不吃。⑥辛辣燥热的桂皮、茴香、八角、胡椒等调味品偶尔吃。⑦油炸食品不吃。⑧隔夜饭菜不吃。⑨在冰箱存放久了的食品不吃。

方法三:数量上适度

糖尿病患者适宜吃高蛋白、低糖、低脂、低盐饮食。为了控制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症等,患者适当地控制饮食量、食盐和动物脂肪等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控制这些食品必须要有个度,既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更不能不吃,过左过右对身体都不利。

我发现有的糖友为了降低血糖,不吃米饭,只吃蔬菜、牛奶和鸡蛋过日子,尽管空腹和餐后血糖都达标了,但是身体体质下降了,皮肤吃得像白纸一样,腿足浮肿,精神萎靡,无精打彩,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也出现了,殊不知这是不进主食靠消耗脂肪补充能量所带来的恶果。还有些糖友“谈肉色变”,一点肥肉都不敢吃,吃饭用称称着吃。结果人吃得骨瘦如柴,靠举着手仗走路。

糖尿病并发症中30%都是自己给自己饿出来的。若人体缺乏脂肪,癌症、心脏病、过敏症、关节炎、湿疹、抑郁症、疲劳、感染和经前期综合征等发病率就会明显增加,建议成年人每人每日需要摄取脂肪30克左右,全谷类5两左右。

在日常生活中我各种食品都吃。为了防止便秘我天天服用蜂蜜、香蕉。为了健脾护胃我常吃山楂、大枣。为了补充能量我天天吃肉。有时候失眠,我吃1餐肥肉就睡得很香。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糖尿病患者血糖偶然超标没有什么可怕的。这么多年除了药物和运动外,饮食结构变化法,很多糖友严格用药,认真锻炼,可是细胞不行了老的快即便是吃的很杂也不吸收,这就是日常没有修复细胞,我们糖尿病人细胞老化的速度是正常人的五倍多,所以我在日常都要吃8克线油灵芝孢子粉来修复胰岛细胞,让它一直都能释放胰岛素,别管多少,只要功能都在身体就会自然降糖,药物才能起到作用。

方法四:科学进食

糖尿病患者要想吃出健康来,除了上述三点以外,还要注意吃的方法,我采取的方法是:

首先,守作息时间,讲究生活规律,按时就餐,定时定量。

其次,少吃多餐,每天吃4-5餐,细嚼慢咽,一般不吃稀粥,防止血糖骤然升高。

第三,讲究进食次序,先喝汤,再喝饮料,最后吃饭,荤素搭配,以蔬为主。饭后半小时结伴而行,到室外散步。

由于我注意了以上四点,现在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都还正常。我今年快78岁了,力争活过80岁,最主要是不给子女们添麻烦,自己生活质量也高,不遭罪。

如果觉得《35年糖尿病者分享4个预防并发症的饮食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