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什么叫做学习 什么叫做生活01

什么叫做学习 什么叫做生活01

时间:2021-08-29 03:04:04

相关推荐

什么叫做学习 什么叫做生活01

开这个文章只想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摘录一些自己感觉可以解惑,可以让人更好理解学习与生活,生命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来自“正解惑|程美宝:给迷茫学子回信”

我感觉你现在老是处于紧张状态,老是对自己很苛刻,这从正面方面看,固然可以使你天天积极向上,但一旦走过了头,忘记了与外部世界——特别是自然的环境——相处和对话,你的生命会变得很枯燥乏味,这是做学者的大忌。人总有许多计划,总会为这些短期中期长期的计划而努力,但如果每做一件事,每读一本书,都以工具理性为取向,都以达到某个目标为终极目的,则不读也罢了。读书,是要为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是为了感到人间有情,而不是要为自己争取到什么。

值得读的书有很多,我先介绍你读一下著名的中国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辩》中的《自序》,你看看一个成功的学者的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是如何的。当自己想不通的时候,看看别人,读读别人的传记,就知道,每个人都有许多起伏和跌宕的。

放松自己,了解别人,看看风景,笑一笑;看部让你感动的电影或小说,哭一哭,做个有血有肉的人,比做个干巴巴的学者重要。”

来自"德国式阅读的力量,简直可怕……"

德国是个极度无聊的国家,你看不到10点还有人在饭店里吃的热火朝天的,你也很难每天见到人们兴高采烈的满大街狂欢,年轻人也并不经常聚拢在一起玩耍撒欢,整个德国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安静的氛围,在这里人们无聊的只能看书了。所以这个无聊的国家出了很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诗人。也因为读书才变得民富国强,这一切都与德式阅读息息有关。德式阅读到底什么是德式阅读,可以总结概括为、读书习惯、读书氛围、读书设施。或是您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德国特有的读书文化。当读书成为一种全民文化的时候,民富国强就不在遥不可及。先来看一些数据调查,告诉你德国人读书状况:有91%的德国人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读过一本书。其中,23%的人年阅读量在9到18本之间;25%的人年阅读量超过18本,大致相当于每三周读完一本书。书也成为了朋友之间最受欢迎的礼品。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读书。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最高。对于德国年轻人来讲,读书就和他们的啤酒一样让人喜爱。14岁以上的德国人中,69%每周至少看书一次;36%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经常”看书;22%的人看“很多”书;16%的人则有每日阅读的习惯,属阅读频繁者。8000多万的德国人拥有全球第二大图书市场,年市场销售总额达96亿欧元。德国年出版新书9万余种,平均每万人11.5种。德国还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7万人就有一家书店。德国的读书文化读书习惯

在德国随处可以看到正在阅读的人,车站、咖啡馆和草坪,这不仅局限于校园,而是任何场所,似乎每个人的背包里都有一两本书,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拿出来读读。如果你在德国生活,你一定知道这里的图书是多么昂贵,就拿的一本畅销小说《Er ist wieder da》为列,约在19.9欧(约170元人民币)。但德国人更喜欢纸质图书,有两点原因:1是喜欢纸质图书拿在手上的感觉,更为传统和真实;2是电子图书价格并不比纸质图书价格便宜很多。他们还认为真正的阅读源自于书,而非实时消息,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而不是阅读那些无用的、八卦的、没有任何营养的花边消息。德国人更喜欢阅读的是一些有深度、值得思考、震撼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以最受好评的6本书为例:《波比和流浪汉:一只改变我生命的猫》;《战争小孩打破沉默》;《漫漫自由路》;《病愈密码:六分钟病愈方法》;《百岁老人跷家去》;《狐狸谷》。读书氛围读书应该是除了足球之外的,几乎全民都喜欢的一件事,无论男女老少,达到了平民阅读,他们认为读书可以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他们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想法,促使他们不断的阅读。此外,德国人认为,阅读关乎国家未来,经常性大量的阅读,能够使青少年更好地掌握读书技巧,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除了家长和学校的督促,政府也把阅读视为一项儿童启蒙的社会工程。5年级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张赠券,免费在图书馆领取一本书。德国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培养他们对书籍的兴趣。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玩具就是图书。父母还会在每天睡前为他们读书或和他们一起阅读。德国的小学生每天上课时间并不多,通常中午或下午2点左右就放学了,而图书馆会在课余时间为他们举办各种朗读活动。中学时代老师会布置主题性作业,需要学生大量阅读材料书籍以便完成作业。几乎每一个德国家庭,都有书架,或设在书房,或摆放于客厅,似乎成为了家里的一件装饰,但很多德国人的书架上的书,他们几乎全部都阅读过。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一百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读书设施

德国有将近7700家的书店,书店工作人员则约为31000名,到处都可以见到书店,无论是市中心的大型图书商店,还是车站的小型图书店或报刊亭,如果你留意观察,会在很多社区附近找到一个像电话亭一样的小亭子,里面放满了二手图书,这就是公益免费借书亭,你可以免责在这里借到自己想要阅读的图书,或是可以把家里看过的图书放进来供他人阅读,全凭自觉。通常书店内部的环境都十分安静、幽雅,很多大型书店内,或小型书店门口都有可以喝咖啡阅读的地方,或是提供免费阅读区,即便你没钱购买,但只要你愿意阅读,你完全可以坐在这里看上一整天,是不会有人因为你只看不买驱赶你的。大型书店也经常会举办一些读书会或朗诵会,来提倡人们阅读,并喜欢上阅读。这里不会因为利润原因只出售大量的畅销书,也是会照顾到各个阅读人群的需要。如果你的读书感兴趣,同时喜欢淘一些已经不再发行的图书,可以到当地的跳蚤市场或是一些并没有任何名气的二手书店淘到一些不再发行或特别意义的图书。除了民众的读书设施外,每年德国法兰克福和莱比锡都会举办书展,作为一种图书文化和商业的交流平台,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全世界各大图书出版商到这里参展。德国的图书馆德国有1.4万多个图书馆,藏书约1.29亿册。每个城市都有市立图书馆,区里也有各自的图书馆,而且一定是建设在当地最繁华的地段。许多图书馆通过组织作家演讲会、举办文化活动等,使自己更具吸引力。小镇里往往也有图书馆。没有固定图书馆的乡村则会定期有流动图书馆,方便居民借阅图书。人们只要花约10欧元办一张年卡,就可到图书馆自由借阅图书。在公立图书馆,看书则是完全免费的。不得不介绍的几个德国图书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家图书馆,属于非借阅图书馆,成立于1946年,设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承担着从19以来所有德语出版书籍的保藏工作。柏林国家图书馆,其历史可追溯到1659年的前身德国皇家图书馆,以大约一千万的藏书量成为德国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德国的乌尔姆威布林根修道院图书馆,建于18世纪,是德国南部最著名的洛可可式建筑。以高雅的氛围为文化活动提供使用场所,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图书馆。德国沃芬布托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成立于1572年,是德国典藏、修缮古籍的国家级图书馆,古籍典藏的数量以及修缮维护的技术皆是欧洲之冠。曼海姆伊斯兰图书馆,是欧洲最大的伊斯兰图书馆,拥有25000册图书,准备将藏有量扩增到10万册。海德堡大学图书馆,是德国最古老大学的图书馆,藏书260万册,其中拥有6000多册珍贵的手稿和古代印刷本,和极为珍贵的14世纪手本。世界顶级名校的图书馆排第5位。除此之外德国各个高校的图书馆也是可圈可点,比如柏林洪堡大学图书馆被视为无法打盹的图书馆,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图书馆,彰显了艺术气息,德国科特巴斯大学图书馆更像是一个现代博物馆,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图书馆,则采用环保材料和自然采光系统,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如果有几乎不放把图书馆作为你旅游途中的一道风景看一看。读书背后的故事德国可以算是民富国强,背后一定是一种文化力量在推动着,那就是阅读的力量;中国人发明了造书的纸,但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在不断感叹德国制造的同时,感叹德国强势维持欧元区的同时,却没有注意到,德国的大学和图书馆一定是当地最经典的建筑并建议在交通最方便的地段,也没有注意到德国是世界人均比例最大的普通阅读者群,更没有注意到德国人对知识的尊重和阅读的态度。今天整个社会都表现的浮躁不安,在地铁上,大家忙着刷微博,刷消息,看八卦,浏览论坛,因为无法理性的筛选,接受了太多的垃圾新闻和消息,阅读了太多的不良和过激的图片,自然的在一个浮躁不安的环境,心灵和精神世界又多了一份敏感和惶恐。就是因为信息爆炸,我们养成了一种叫做“浅阅读”的快餐式阅读方式和习惯,大家的阅读量可能是在增加,但阅读质量却不一定能得到保证,我们又有多少人会在这个时代,真正的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放在一本能够净化心灵,提升精神生活的书上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坐车的时候放下手机,拿上一本书读一读;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不再被浮躁缠身,清心寡欲的读一本书;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不再以所谓的“浅阅读”为荣,而花时间去读一本真正的好书。网上看到有一张图名为“德国玻璃墙图书馆”的照片,有谁知道这个图书馆到底在哪嘛?

如果觉得《什么叫做学习 什么叫做生活01》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