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乙肝治疗要立足长远并且重视初治

乙肝治疗要立足长远并且重视初治

时间:2022-06-15 16:07:39

相关推荐

乙肝治疗要立足长远并且重视初治

记者从日前闭幕的中国免疫协会首届肝脏免疫学和病毒性肝炎免疫治疗研讨会上获悉,以解放军302医院为代表的军队医院将一批最新的肝脏免疫学研究成果有效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和治疗。 “首届肝脏免疫和病毒性

1病毒性肝炎免疫治疗会议召开

记者从日前闭幕的中国免疫协会首届肝脏免疫学和病毒性肝炎免疫治疗研讨会上获悉,以解放军302医院为代表的军队医院将一批最新的肝脏免疫学研究成果有效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和治疗。

“首届肝脏免疫和病毒性肝炎免疫治疗专题研讨会”日前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主办,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感染免疫分会主任委员302医院王福生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王贵强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美国、新加坡以及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的50余名专家教授和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12位国内外的临床肝病学家、肝脏免疫学家和基础免疫学家做了大会发言,其中包括国际著名杂志《肝脏学》的副主编美国马萨诸塞州医学院的Gyongin Szabo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Antonio Bertoletti教授。(国内有5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曹雪涛院士、王福生、宁琴、唐宏和尹芝南教授;两位亚太地区肝病学会主席:香港大学廖家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的贾继东教授)等参加了会议。我院王福生教授也做了题为“宿主免疫系统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的主旨发言。

会议期间,专家们交流了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学研究前沿进展,探讨解决免疫和临床抗病毒联合治疗等问题。并以加大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治疗研究为方向,围绕肝脏免疫研究、病毒性肝炎临床免疫学特征、抗病毒免疫治疗等主题,不断完善肝炎临床研究设计,提高研究水平,有效推动了病毒性肝炎的免疫诊断和治疗水平。

本次会议参会专家水平高、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应用性强,为免疫学家和临床肝病学家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推动了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治水平,为厂家提供了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研究平台。

(

2慢性乙肝治疗应立足长远

我国目前现有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例。20~40岁是慢性乙肝发病的高峰期之一,由于这些患者正处在家庭、事业的重要阶段,因此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让生活轻松起来是他们迫切的愿望。

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内三科主任谢雯教授在日前举行的“慢性乙肝患者轻松生活研讨会”上指出,慢性乙肝患者应当有正确的治疗态度,立足长远,慎选初始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实现长期持久控制病情,重返轻松生活的目标。

谢雯介绍,相当一部分慢性乙肝需要至少两年以上的长期治疗,但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50%的患者希望通过治疗彻底治愈乙肝,对治疗的预期过高;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中,65%仅愿意承受3年以内的治疗。谢雯认为,这种“急性子治慢性病”的不正确态度,会导致慢性乙肝患者不能树立理性的治疗目标,不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导致病情反复。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在日前中国香港举行的亚太肝病学会(APASL)第十九届年会慢性乙肝远期治疗目标上,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有关慢性乙肝远期治疗的临床试验数据。研究显示,57例核苷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在接受博路定恩替卡韦片治疗3至7年后,96%的患者肝脏炎症明显减轻,88%的患者肝纤维化明显减退,其中晚期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的组织学都得到改善。

长期以来,实现慢性乙肝长期稳定控制病情的主要障碍就是抗病毒药物的耐药问题。耐药发生后,可能导致之前的抗病毒治疗功亏一篑,并影响后续治疗的效果,对此谢雯认为,乙肝初治时机对慢性乙肝治疗非常重要,使用核苷抗病毒药物初治的患者,选择强效且具有高基因屏障的药物可最大限度地预防耐药的发生。

慢性乙肝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重要前提之一是长期稳定控制病情。谢雯表示,现有强效、极低耐药率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等,为慢性乙肝患者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提供治疗保障,有助实现慢性乙肝的远期治疗目标。

(

3乙肝治疗要立足长远并且重视初治

2月13日至16日在中国香港召开的亚太肝病学会(APASL)第十九届年会上,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公布了其慢性乙肝治疗药物恩替卡韦的最新长期组织学数据。该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慢性乙肝患者长期接受恩替卡韦治疗,不仅可持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还能显著改善肝脏组织学病变(即减轻肝脏炎症),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延缓疾病进展。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指出,“这些数据表明,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长期控制慢性乙肝不再是奢望,乙肝患者有可能控制病情发展,长期抑制乙肝病毒,进而可能实现慢性乙肝的远期治疗目标。”庄辉院士呼吁:“乙肝患者应该立足长远,重视初治,建立理性的远期治疗目标,跳出对短期指标的过度关注,从而实现轻松生活。”

持久抑制病毒,显著改善组织学

此次公布的数据显示:57例核苷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3至7年后,100%的患者病毒载量(HBV DNA)降到不可测水平(<300拷贝/毫升)。在组织学方面,96%的患者肝脏炎症明显减轻,88%的患者肝纤维化明显减退,56 %的患者肝纤维化完全逆转,所有晚期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都有所改善。

日本的ETV-060研究也为恩替卡韦改善患者的肝脏组织学提供了更多证据:37名核苷初治患者以及27名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在接受了至少3年的恩替卡韦治疗后,所有37名核苷初治患者以及89%的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出现了肝脏组织学改善,47%的核苷初治患者以及32%的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出现了肝纤维化逆转。

慢性乙肝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会使肝脏内的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医院内科张定宗教授指出,恩替卡韦对乙肝病毒的长期有效抑制作用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肝脏炎症,逆转肝纤维化(包括晚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显著改善患者的肝脏组织学状况。这一效果在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核苷初治患者中尤为明显。

双重保护,为远期目标护航

众所周知,由于当前医学水平还无法彻底清除人体内的乙肝病毒,慢性乙肝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现阶段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指抗病毒治疗获得初始应答,包括病毒DNA测不到,e抗原血清学转换,ALT复常等;远期目标指产生持续应答,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延缓、阻止疾病进展。

核苷类药物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长期以来,实现远期治疗目标的主要障碍就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耐药问题。耐药发生后,可能导致之前的抗病毒治疗功亏一篑,并影响后续治疗的效果,除病情反弹带来的疾病负担,还会给患者造成心理、经济等方面的额外负担。

庄辉院士认为,“影响耐药主要有两大因素: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以及药物抵御耐药的基因屏障高低。核苷初治的患者,选择强效且具有高基因屏障的药物可最大限度地预防耐药的发生。”

临床数据表明,恩替卡韦能够强效持久抑制病毒,并具有高基因屏障,因而耐药率极低。核苷初治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5年后,94%的患者可达到并维持病毒DNA不可测;其5年累积耐药发生率始终平稳控制在1.2%以下,为长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患者的肝脏炎症、逆转肝纤维化、改善肝脏组织学症状,从而实现远期治疗目标提供了“双重保护”。

专家呼吁:立足长远,重视初治

我国现有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例。近几年的数个调查显示,乙肝患者面临多重压力,非常渴望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然而不少患者由于不能树立正确的治疗目标,不切实际、急于求成、过分悲观,反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此次恩替卡韦长期组织学数据的公布,使乙肝患者长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组织学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远期治疗目标成为可能。

庄辉院士强调,“初治时机对慢性乙肝治疗非常重要。慎选第一次,才能轻松每一天。乙肝患者应立足长远,重视初治,跳出对短期指标的过度关注,建立理性的远期目标。如用核苷 (酸) 类似物治疗,最好从一开始就选择具有强效抑制病毒和高基因屏障‘双重保护’的治疗方案,避免耐药困扰,长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享受轻松每一天。”

(

如果觉得《乙肝治疗要立足长远并且重视初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