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治口疮的偏方有什么小孩长口疮怎么办

治口疮的偏方有什么小孩长口疮怎么办

时间:2021-07-05 17:52:47

相关推荐

治口疮的偏方有什么小孩长口疮怎么办

一、治疗口疮的偏方有什么

1.蜜汁漱口

可用10%的蜜汁含漱,能消炎、止痛、促进细胞再生。

2.蜂蜜

将口腔洗漱干净,再用消毒棉签将蜂蜜涂于溃疡面上,涂擦后暂不要饮食。15分钟左右,可用蜂蜜连口水一起咽下,再继续涂擦,一天可重复涂擦数遍。

3.硫酸锌

服用硫酸锌片或12%硫酸锌糖浆,成人每次40-80毫克,1日3次,一般连用5-7天即可痊愈。

4.木耳

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汤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溃疡。

5.可可

将可可粉和蜂蜜调成糊状,频频含咽,每日数次可治口腔发炎及溃疡。

6.白菜根

取白菜根60克,蒜苗15克,大枣10个,水煎服,每日12次,可治口腔溃疡。

7.菜籽

取白萝卜籽30克、芥菜籽30克、葱白15克,放在一起捣烂,贴于足心,每日1次,可治口腔溃疡。

8.苹果

取1个苹果(梨也可以)削成片放至容器内,加入冷水(没过要煮的苹果或梨)加热至沸,待其稍凉后同酒一起含在口中片刻再食用,连用几天即可治愈。

9.核桃壳

将30-50克核桃熬水两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

10.姜水漱口

只要你患了口腔溃疡,用煮熟了的生姜水漱口,每天坚持2到3次,口腔溃疡即可好转一些。

11.维生素B2

将维生素B2研为细粉状,用适量香油调匀,做成稀糊状,涂于溃疡表面,每日4~6次。维生素B2不苦、不涩、味香、无刺激性,能止痛,连用2~3天,口腔溃疡可获愈。

二、孩子长了鹅口疮怎么治疗

1、用2%苏打水溶液少许清洗口腔后,再用棉签蘸1%龙胆紫涂在口腔中,每天l一2次。

2、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万单位)溶于10毫升冷开水中,然后涂口腔,每天3—4次。一般2—3天鹅口疮即可好转或痊愈,如仍未见好转,就应到医院儿科诊治。

局部用药

●局部使用制霉菌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制霉菌素加鱼肝油涂擦婴幼儿口腔,或制霉菌素药片,每片用10毫升温开水化开,切忌用凉水或开水。用药期间至少7天,或白色斑块消失后,还应坚持再用药1周~2周,以防复发。

●可使用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在哺乳前后洗涤患儿的口腔,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一般情况下,连续使用2~3天病变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日,以防复发。同时母亲也应用小苏打液清洗乳头,以免重复感染。停用抗生素如果病儿有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历史,应尽快停用抗生素,这样可以扶植正常的口腔菌群,以抑制霉菌生长。注意饮食鼓励宝宝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蛋羹、麦片、面片等;宝宝因为疼痛不愿吃东西、不肯吸吮,这时应耐心用小匙慢慢喂奶,以保证营养;避免摄入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

三、宝宝长鹅口疮的表现有什么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任何年龄都可发,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此病初起时,口腔粘膜充血和发红,有大量散在的似白雪样、针尖大小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可相互融合为白色斑片,像奶凝块一样,可铺满整个口腔粘膜;

●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四、孩子为什么长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一种叫做白色念珠菌的霉菌所引起的口腔粘膜感染。事实上,在正常人的口腔、皮肤、阴道中均有白色念珠菌的存在,但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适应性和抵抗力,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

●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如果觉得《治口疮的偏方有什么小孩长口疮怎么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