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心血管病变成糖尿病终极杀手

心血管病变成糖尿病终极杀手

时间:2023-12-01 12:01:19

相关推荐

心血管病变成糖尿病终极杀手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举办的“中德糖尿病/心血管康复学习班”上公布,约有七成的糖尿病人最终死于心血管意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孙子林教授指出,高血糖对心血管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七成糖尿病人死于心血管病 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举办的“中德糖尿病/心血管康复学习班”上公布,约有七成的糖尿病人最终死于心血管意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孙子林教授指出,高血糖对心血管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现在国外有一种新观点,认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专家提醒,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应该及早发现并处理高血糖,全面控制危险因素,这样可以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

中大医院院长、心内科专家刘乃丰教授介绍,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与合并症。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目前医学界已基本达成了“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等危症”这一共识,其中美国心脏学会甚至发出了“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呼声。

刘乃丰教授解释,很多糖尿病病人表现的都是无痛性的心肌梗死,所以比较难察觉,一般来说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心肌梗死,那么他的预后是很差的。据悉,糖尿病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同时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危险因素,但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到糖尿病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冠心病发生率女性比男性高

有数据表明,在冠心病人群中,女性占大多数,因为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出50%。约有三分之二的女性死亡都是因为微血管病变导致的死亡。专家建议,可以在心血管的诊室筛查是否有糖尿病的患者,这样能更早的干预治疗。

据悉,约1/3的中国女性不了解吸烟或缺乏体育锻炼会使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大大提升。36%的中国女性不知道饮食与女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关系。这些年,大量研究证据显示,其实女性患病人数也很多,病死率高于男性。与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症状不典型,往往没有胸部压榨性疼痛,而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气短、背痛、恶心等不适。女性患者就诊偏晚且容易被误诊,甚至发现时已经大面积心肌梗死。

改善生活方式,防治并发症

有一些危险因素导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其中一些是可以控制的因素,而有一些是不可以控制的。比如年龄、性别、种族以及遗传家族史等这些都是不可以控制的,可控的因素有缺乏运动、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吸烟、饮酒、精神紧张等。

专家介绍,首先可以从饮食上治疗,合理膳食,对糖尿病全面干预,提倡“红、黄、绿、白、黑”。即每日进食1至2个西红柿,饮少量红葡萄酒;吃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可提高免疫力; 食用燕麦对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黑木耳,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其次,戒烟对糖尿病患者有益,有调查表明,停止吸烟的时间越长,那么患上肺癌、心肌梗死的几率都会下降50%。最后是提倡糖尿病人每周运动150分钟,因为运动不仅可以控制血糖、减轻体重,还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

2糖尿病患者更易得心血管病

近日,一项全球历时的大型研究结果显示,血压与冠心病、脑卒中事件的风险直接相关。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压的正常值不再是140/90mmHg,而要控制在130/80mmHg以内。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位症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和全身性的疾病。血糖异常,不仅会引发糖尿病,更会对全身血管都产生伤害。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比率要比没有糖尿病 的人高3-7倍,70%-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梗等心血管疾病。因此,国内外医学界有个共识: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位症。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燕燕教授解释:糖尿病和冠心病有着相同的遗传背景;这两种病的患者往往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 压、肥胖等;另外,血糖过高的情况下,血液黏稠度会增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斑块的形成,斑块一旦脱落,堵塞了心脑血管,就会引起心梗、中风等严重后 果;而且,糖尿病患者也是低血糖的易发人群,严重的低血糖也会诱发心梗。

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危险因素

“得了糖尿病相当于得了冠心病。”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但是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危险因素,不但有助于管理糖尿病,也能让心脏同时受益。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进行疾病的综合管理呢?

血糖达标:一项著名的英国糖尿病研究告诉我们,糖化血红蛋白(国际上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值每降低1%,可以使糖尿病相关死亡几率减少21%,心肌梗塞和中风几率分别减少14%和12%,微血管并发症减少37%。

控制体重:糖尿病患者有效管理体重,益处多多,尤其是腹型肥胖(又称内脏型肥胖):体重每降低10kg,血压降低10/20mmHg,甘油三酯降低30%,空腹血糖降低30%-50%,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5%,死亡风险降低20%-25%。

血压管理:因为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相关性,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压的正常值要求不再是140/90,而要控制在130/80mmHg以内。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离不开药物治疗。专家指出,理想的降糖药应具备以下特点:能有效降低血糖,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且不会增加体重。

3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

最近查房时看见几个老面孔,都是几年前在我们科室做过心脏支架的老病人,因为胸痛、胸闷再次入院,做了检查发现心脏血管又堵上了。面对每天不断确诊的新病人,还有很多再次入院“返修”的老病人,我们做医生的不禁感慨,冠心病人怎么越治越多呢?

首先应该反省的是我们的预防工作做得还不够好。最近几年参加国外的大型学术会议,我感触很深的是,他们关于疾病预防方面的科普知识讲座比重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我国的三高人群呈井喷性增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大幅升高,而反观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全社会大力推行健康生活理念、普及合理用药等知识后,他们的发病率出现了拐点,开始逐年下降。每个人都有必要知道,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目前公认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腹型肥胖、饮食缺少蔬菜水果、吸烟、缺乏运动、精神紧张。在这之中,除了年龄、性别和家族史不可改变,其他的8种危险因素均是可以改变,可以预防的。

其次,中青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现在很多正值青壮年的白领、精英可以说是在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换取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前半生奋斗、后半生看病”,成为无奈的现实。中青年人患上冠心病后,猝死的几率也比老年人高。如果把心脏血管比作高速公路,老人如果患冠心病多年,“高速公路”慢慢出现狭窄后,其旁边会生出好多“国道”和“小路”,血液走不了高速路但可以从小路通过,虽然不那么畅通但也能满足心脏最基本的需要;而年轻人如果突然发生血管堵塞,血液通道马上就被切断,立即出现猝死,后果非常严重。

最后,术后管理不到位也是造成疾病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以为放完支架或搭完桥就可以一劳永逸了,生活习惯和用药都不是很注意,导致心血管再次发生堵塞。不仅自己受罪、家人受累,还浪费了医疗费,得不偿失。手术后一定要坚持随诊,规律服用医生开的药,如调脂药他汀,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它们能预防血管再次发生狭窄。

4糖尿病患者服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性心脏病简称“糖心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和心脏自主神经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性心脏病不易发现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患者早期可能无临床症状,或呈非特异性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头晕、失眠、多汗、心悸等。他们有的容易疲劳,过度活动后出现气促、胸闷、发绀等;多数经常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如胸闷、憋气、胸骨后疼痛。糖尿病性心脏病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专家提醒,糖尿病对心脏的损害是缓慢的,患者同时可能合并神经病变,使患者对疼痛的感觉不明显。实际上,心脏病的疼痛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只有疼痛了患者才知道去看病,如果在此之前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旦发生一次严重的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死。更糟糕的是,可能一点疼痛的警告都没有就被心梗索取了性命。

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最大危害是心肌梗死,为了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糖尿病性心脏病在二级预防中除了要注意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和改善自主神经病变之外,还必须常规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可大大降低糖尿病性心脏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者的心血管风险降低35%~41%。

预防原则:

一、小剂量服用,每次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75毫克~100毫克,于早饭时或早饭后1次顿服。

二、长期服用,不可随意停药,最好是终身服用。

三、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胃肠道反应,特别是要防止上消化道出血。最好每半年查一次粪便隐血试验,每年查一次胃镜,必要时可加服奥美拉唑20毫克,清晨1次顿服。

四、避免与甲磺丁脲、优降糖等快效、强效的降糖药合用,防止诱发低血糖反应或低血糖昏迷。尽量选用作用比较温和的二甲双胍或是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二三代磺脲类降糖药来控制血糖,小剂量阿司匹林与这些口服降糖药合用是比较安全的。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不仅要积极控制血糖,还要定期到医院做心电图、心功能等检查,积极预防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生。

5八成2型糖尿病人可并发心血管疾病 “糖心病”如何预防?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高达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并发心血管疾病。从心血管医学的角度更恰当的说,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什么是糖尿病心脏病呢?是指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微血管病变和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特点:发病率高且发病时间早,女性的保护作用消失,常见不典型症状。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的后果严重,会增加死亡的风险和死亡率。

糖尿病性心脏病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

(1)无痛性心肌梗塞。据统计糖尿病人发生心肌梗塞较非糖尿病人增多,约42%的心肌梗塞是无痛性,病人仅有恶心、呕吐、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或心源性休克。糖尿病发生心肌梗塞死亡率高,且缓解后复发率较高。

(2)猝死。糖尿病性心脏病者偶因各种应激、感染、手术麻醉等可致猝死。临床上呈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起病突然,有的病人仅感短暂胸闷心悸,迅速发展至严重休克或昏迷状态。

(3)休息时心动过速。这种心率增快,不易受条件反射影响。凡休息状态下心率每分钟大于90次者应疑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休息时心动过速是由于糖尿病早期迷走神经受累,以致交感神经处于相对兴奋状态所致。

(4)体位性低血压。当病人从卧位起立时如收缩期血压下降大于4.0kPa(30mmHg),舒张压下降大于2.7kPa(20mmHg)时称(整理)为体位性低血压或叫直立性低血压。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病人常感头晕、软弱、心悸、大汗、视力障碍,甚至昏倒,体位性低血压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晚期表现,其发生机理可能由于血压调节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损害所致。

“糖心病”用药原则:

一个中心:控制血糖。通常应达到HbA1c7.0%的控制目标;谨防低血糖,避免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或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等。

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降糖效力最强的药物;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藏到最后,应尽早使用基础胰岛素。一般情况下,基础胰岛素是口服药物失效时,实施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首选用药;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作用应该能覆盖24小时,无明显峰值,避免空腹和餐前低血糖。基础胰岛素为权威指南所推荐,现在有预填充式注射笔,其优点:携带方便,操作简洁,不必更换笔芯,降低感染风险。

两个基本点:①控制血压:合并糖尿病者血压130/80mmHg;合并蛋白尿(尿蛋白>1g/d)者,血压125/75mmHg;②控制高血脂:LDL-C<2.6mmol/L(100mg/dl), TC<4.14mmol/L(160mg/dl)。

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早防早治,事半功倍。首先要加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筛查,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检查体重、腰围、血压、A1C、血脂和心电图。其次,要做到综合防治,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三位一体。其中生活方式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3-5-7饮食原则。3高:高纤维、高新鲜度、高植物蛋白质(有肾病的除外);5低: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低酒精;7分饱。

2、3-5-7运动原则。每天步行3公里(或5000步),30分钟以上;1周内最少步行5次;步行适度,达到运动后每分钟心率+年龄=170。

3、控制体重。肥胖的判断方法: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BMI28为肥胖;腹型肥胖,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4、戒烟限酒。彻底戒烟;控制饮酒量。酒精摄入量:男30克/天,女15克/天。

最后,糖尿病患者要想健康长寿,一定要保持相对年轻的心脏,积极防治糖尿病性心脏病。

如果觉得《心血管病变成糖尿病终极杀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