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患者切记勿吸烟

糖尿病患者切记勿吸烟

时间:2018-08-25 18:31:32

相关推荐

糖尿病患者切记勿吸烟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检出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均较低。许多研究已经证实,糖尿病与牙周炎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糖尿病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另一方面

1吸烟:糖尿病患者牙病的危险因素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检出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均较低。许多研究已经证实,糖尿病与牙周炎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糖尿病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另一方面牙周炎作为慢性炎症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具有负面影响。近年来至口腔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人数日益增多,很多患者因牙齿明显松动而就诊,此时由于牙周组织破坏严重而导致牙齿不得不被拔除。因此,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早期防治对于血糖控制与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吸烟:糖尿病患者失牙的危险因素

在2型糖尿病(T2DM)流行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饮食治疗仍是T2DM最基本、最重要的干预手段之一,它要求患者进食高纤维、低脂食物,而进食这些食物需要依靠较强大的咀嚼功能,此时牙齿的完整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牙周病是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既往多项研究提示,吸烟是牙周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院一项入选354例40~79岁男性T2DM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与非吸烟组相比,吸烟组患者失牙均数显著增加(8.7颗对6.0颗),牙列完整率显著降低(5.0%对9.4%),且失牙均数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轻、中、重度吸烟患者失牙均数分别为7.8颗、9.5颗和11.3颗。此外,吸烟组患者口腔卫生水平也明显劣于非吸烟组。由此可见,吸烟导致男性T2DM患者牙周病发病率升高,同时加重了牙周病引起的牙周组织破坏,失牙数量随之增加。

吸烟对牙周组织的潜在影响

吸烟对牙周组织的影响与糖尿病相似,两者合并会进一步升高牙周病发病率,其潜在机制在于以下方面。

●糖尿病引起牙周组织微循环障碍,烟草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也会对牙周局部组织和血液循环产生不良影响,加重牙龈慢性炎症。微循环障碍还会直接阻碍氧和营养物质的弥散,代谢产物的清除以及免疫防御因子的释放,最终导致组织修复和再生效率下降,加重牙周病变。

●吸烟者口内局部菌斑和软垢沉积使牙周病变加重,加之牙石机械性损伤牙龈,为细菌入侵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外,吸烟者口内处于缺氧状态,有利于厌氧菌生存;糖尿病也可造成牙周组织缺氧,从而损伤血管内皮,有利于细菌及毒素的侵袭,导致感染发生。

●吸烟和糖尿病均可导致骨吸收增加,并产生骨质疏松倾向,造成牙槽骨丧失及其附着水平下降。上述变化影响了牙周组织的正常结构,降低了牙周组织对感染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进而增加了牙周病易感性。

如何管理吸烟的糖尿病患者

口腔科医生应与糖尿病专科医生加强合作,共同对吸烟的T2DM患者加强牙周病和失牙风险的宣教,从而有助于减少牙周病发生,减轻牙周病严重程度并降低失牙率,进而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增强饮食治疗效果,最终目标在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护其身体健康。具体建议如下:

●控制血糖血糖不稳定患者常存在牙周病炎症程度较重以及临床疗效较差的现象,因此积极控制血糖是治疗基础。

●定期牙周维护糖尿病患者应重视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牙周基础治疗,增加口腔保健常识,积极预防及治疗牙周病,从而减少失牙的发生。

●倡导戒烟尤其对于糖尿病病程长、合并症多、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首先应倡导其戒烟,从而降低吸烟所引发的牙周病发生率。

2糖尿病患者吸烟更易患牙病

一项关于2型糖尿病吸烟患者的数据统计显示,与非吸烟组相比,吸烟组患者失牙均数显著增加,接近6—9颗。

这对那些喜欢“吞云吐雾”的糖友们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究其原因,吸烟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发病率升高,同时加重了牙周病引起的牙周组织破坏,而牙周病最容易引起掉牙。

吸烟本身和糖尿病都会伤害牙周组织,更会进一步升高牙周病发病率。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对牙周局部组织和血液循环产生不良影响,滋生牙龈慢性炎症。而糖尿病则会引起牙周组织微循环障碍,阻碍氧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牙齿组织修复和再生效率。且吸烟和糖尿病均可导致骨吸收增加,影响坚硬的程度,造成牙槽骨量的丧失。以上各种因素使糖尿病患者掉牙的几率大大增加。

2型糖友可通过日常护理减少牙周病发生,减轻牙周病严重程度并避免掉牙发生。首先要保持血糖稳定,当糖化血红蛋白大于8%时,要做降糖治疗;注意口腔卫生,早中晚按时、有效地刷牙,以去除口腔内的细菌;对于糖尿病病程长、合并症多、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要努力戒烟。

3糖尿病患者应重视口腔护理

我们知道,糖尿病一旦发生,就会是终生性的,患者朋友需要长期进行各个方面的护理,口腔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那么,糖尿病患者应怎样进行口腔护理呢?接下来,专家就来为我们介绍一下有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到患者朋友。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口腔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口干、感染等,而且在有伤品的时候复原较慢,另外,糖尿病人更易患严重的牙龈疾病。一个无法很好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其牙龈疾病将增加17倍,牙齿脱落也增至3倍。如果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糖尿病患者面对上述问题的机会可减少很多。牙龈疾病由遗留在牙齿和牙龈间累积的食物碎屑造成。这些食物碎屑中的细菌,不断“攻击”牙龈,引起发炎,破坏内部组织。这将影响牙龈,或其下的骨层。如果牙龈下的骨层受到影响,在逐渐的侵蚀下,牙齿将失去支撑的“靠山”,也就是说,受波及的牙齿将松脱,最后向你告别。

糖尿病人除了每天都应该注意认真的进行口腔清洁以外,还应该每过三到四个月就让牙医检查口腔与牙齿。患者最好早上去看牙医,因为那时葡萄糖的需求较低。在等待看牙医时,病人会感到担心与忧虑,这压力会造成体内对葡萄糖的需求增加。病人如果觉得头晕,应通知牙医,这可能是低血糖所造成的。病人可携带糖果或葡萄糖饮料以备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经常做好口腔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注意做好口腔的保健工作,并注意合理的饮食,多进行运动,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好一些,这样对糖尿病的治疗是有帮助的。

4糖尿病患者切记勿吸烟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的危害非常大,却不清楚吸烟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详情请看下文介绍

吸烟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吸烟者,容易发生足病变。烟叶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主要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烟草中还有一种天然成分——去甲烟碱,会使血管收缩、痉挛,血供减少,组织缺血、缺氧。足溃疡的愈合需要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烟草中的这些成分会使得血液循环不好,而使有病变的足“雪上加霜”,同时还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

吸烟糖尿病的危害:吸烟也会导致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使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是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的“好胆固醇”。而吸烟会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吸烟还会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同时还使其易于氧化,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是损伤血管的主要物质。长期吸烟易使对血管造成损伤的“坏胆固醇”升高,如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而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吸烟会加重这种异常,使血管收缩、管壁变厚、管腔狭窄、血流缓慢,血液循环不好使得有病变的足“雪上加霜”。

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会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同时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吸烟还可能诱发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使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栓。

专家温馨建议: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糖尿病知识的普及,目前糖尿病基本上是可防、可控的。但是,我们面临的威胁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侵害。不同的人群应该选择不同的降糖方法,比如服药、注射胰岛素等等。在饮食方面,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不少于40克),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粮、含糖低的水果。低盐、少油。生活习惯上戒烟限酒。增加运动。我们可以补充一定量的营养素如抗氧化剂、蜂胶、灵芝孢子粉、B族维生素、镁、锌、泛酸来协助降糖,会有更好的效果。

关于吸烟糖尿病的危害的知识还有很多,关键在于患者及时地向医生反映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才有利于治疗。祝你早日康复!

()

5糖尿病患者为何容易暴怒

糖尿病虽属终身性疾病,但多数患者经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及合理用药是能够将血糖降至较理想的范围内的。但也有些病人血糖忽高忽低,经常不稳定,究其原因,专家认为可能与其性格和心理因素相关,即情绪变化导致了血糖的波动。

有关资料表明,因心理因素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占60%以上。暴怒、焦虑、恐惧、悲伤等情志变化均可导致精神紧张和剧烈的心理冲突,其中尤以暴怒对糖尿病患者影响最大。

这是因为暴怒会使人的交感神经高度紧张和兴奋,机体为应付外来的刺激,必须迅速作出反应。一方面,在大脑的调控下,儿茶酚胺释放量增多,肾上腺分泌出比正常情况下更多的肾上腺素。在激素分泌过多时,肝中的糖元即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以提高血中葡萄糖浓度;另一方面,为保证机体在应急时对能量的需要,机体还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这无疑会使血糖进一步上升。

健康人在暴怒过后,胰岛素的分泌能迅速恢复正常,使上升的血糖降下来,但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一般一时难以分泌出足量的胰岛素,因此,血糖就会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久而久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就有可能恶化。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善于控制情绪,特别不要动则生气、发怒。

如果觉得《糖尿病患者切记勿吸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