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就是“蛋白尿”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就是“蛋白尿”

时间:2023-06-03 16:45:37

相关推荐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就是“蛋白尿”

生活中受此问题困扰的糖尿病患者并不在少数,这是因为近几年来出现糖尿病蛋白尿的病人越来越多,这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一大危急因素,对患者们身体健康更为不益,那么,出现糖尿病蛋白尿怎么办呢?请下我们对此问题的

1糖尿病人出现蛋白尿需警惕糖尿病肾病

生活中受此问题困扰的糖尿病患者并不在少数,这是因为近几年来出现糖尿病蛋白尿的病人越来越多,这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一大危急因素,对患者们身体健康更为不益,那么,出现糖尿病蛋白尿怎么办呢?请下我们对此问题的以下有关介绍。

在了解糖尿病蛋白尿怎么办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糖尿病人出现蛋白尿是怎么回事。糖尿病人出现尿白蛋白需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出现。尿液中出现微量白蛋白说明肾脏已经部分受损,所以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很有可能患上了糖尿病肾病,所以需到正规的糖尿病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从而确诊期发病因素,并给予及时的纠正。

糖尿病蛋白尿量高极易诱发肾病,所以降低糖尿病蛋白尿是第一重要任务,这对减少患者肾脏的连续损伤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降低时却不能改变肾脏目前正在损伤的格式。所以糖尿病蛋白尿患者一旦碰到感冒、劳累等易感因素时,依然会再次出现蛋白尿。所以此时重点应对肾脏受损肾单位进行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需加强血糖、血压的控制,并定期到糖尿病医院检查,从而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以便于病情的控制,同时延缓肾衰竭及尿毒症的出现。尿白蛋白是判断肾脏损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糖尿病患者检查尤其重要的一项,所以需提起高度的重视,从而远离尿毒症、肾衰竭的出现。

糖尿病蛋白尿怎么办,通过我们的上述介绍后,相信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多少都应该有简单的了解了吧,希望对患者们能够有一些帮助。糖尿病是我们生活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只要控制好血糖一般问题不大,但若是出现糖尿病蛋白尿那就不是小事了,所以患者们慎重治疗且积极防范,去正规医院在听从医生的指导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

2出现蛋白尿警惕糖尿病肾病

虽然我们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症状不是完全都会表现出糖尿病的体征,但是,我们所说的主要原因还是糖尿病,这种,在他表现的的主要地位上,我们是无法否认的,所以,我们要讨论此病的症状,我们还是要从糖尿病出发,这样我们就可以顺利从中总结出我们的糖尿病肾病的症状特征。

一、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临床蛋白尿,只有用放射免疫方法才能检测出微量蛋白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唯一的表现为蛋白尿,蛋白尿从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

二、水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浮肿加重,多为疾病进展至晚期表现。

三、高血压。在1型无肾病的糖尿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较正常人并不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较多,但若出现蛋白尿时高血压比例也升高,在有肾病综合征时患者伴有高血压,此高血压大多为中度,少数为重度。

四、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进展快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病人轻度蛋白尿可持续多年,但肾功能正常,有的病人尿蛋白很少,可快速发展出现肾病综合征,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出现尿毒症。

五、贫血。有明显氮质血症的患者,可有轻度的贫血。

六、其他脏器并发症表现:如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

由于糖尿病性肾病一旦开始,其过程是进行性的,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所以,糖尿病肾病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把肾病控制在起病初期,了解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对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及时治疗糖尿病肾病是非常重要的。

3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就是“蛋白尿”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达9240万人,其中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约占33%-48%。

糖尿病肾病有以下几个特征:大量持续性蛋白尿、伴发严重高血压、血糖控制困难、血脂代谢紊乱、患者常合并贫血以及营养不良、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心衰、代谢产物积聚引起尿毒症症状等。早期的主要诊断依据,就是蛋白尿。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建民说,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肾脏病与透析病人生存质量指导指南认为,糖尿病人出现大量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并发视网膜病变或1型糖尿病病程超过,经肾脏活检明确肾损害是糖尿病所致,就可定义为糖尿病肾病。

我国着名中医肾病专家、西苑医院主任医师聂莉芳将糖尿病肾病分为3个时期。早期,患者以蛋白尿为主,水肿不突出,肾功能正常;中期,患者蛋白尿、水肿并见,以水肿为(整理)主;晚期,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恶心呕吐,可伴水肿。

4尿液出现微量蛋白警惕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可以说是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标志,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早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较高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伴有高血压以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不仅较易发生糖尿病肾病,且肾脏病变的发展速度快。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每3-6个月做个生化全套,每年坚持做一次肾功能检查,包括肾脏B超、抽血,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测定也是通过小便来检查的,但它只要几十毫克就能发现尿液中的问题,比普通的尿常规更为敏感。

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蛋白尿

糖尿病人出现尿白蛋白需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出现。尿液中出现微量白蛋白说明肾脏已经部分受损,所以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很有可能患上了糖尿病肾病,所以需到正规的糖尿病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从而确诊期发病因素,并给予及时的纠正。

糖尿病蛋白尿量高极易诱发肾病,所以降低糖尿病蛋白尿是第一重要任务,这对减少患者肾脏的连续损伤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降低时却不能改变肾脏目前正在损伤的格式。所以糖尿病蛋白尿患者一旦碰到感冒、劳累等易感因素时,依然会再次出现蛋白尿。所以此时重点应对肾脏受损肾单位进行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需加强血糖、血压的控制,并定期到糖尿病医院检查,从而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以便于病情的控制,同时延缓肾衰竭及尿毒症的出现。

该如何预防糖尿病蛋白尿?

白蛋白是判断肾脏损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糖尿病患者检查尤其重要的一项,所以需提起高度的重视,从而远离尿毒症、肾衰竭的出现。

血压和血糖的控制水平均是影响糖尿病肾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严格的血压、血糖控制在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我们还应注意血脂水平的调控,积极地应用他汀类调脂药,应控制高尿酸血症,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定期监测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和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力争使各项指标达标,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同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和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坚持每年做一次肾脏B超、尿检以及血液肾功能检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

5防糖尿病肾病少不得测尿微量蛋白

天津医院检验科主任 王毅

王毅,教授。天津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检验师、天津市检验学会委员、天津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糖尿病肾病也常常缺乏典型症状,所以经常有被误诊、漏诊的情况。而一旦尿常规发现蛋白有加号,或者出现浮肿,化验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则提示糖尿病肾病已经进入第IV期,此时治疗就已经比较困难了,再不注意,就可能继续进展、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此时,只有被迫接受维持性透析或者肾脏移植,不仅花费巨大,而且还存在心脏负担加重、感染和移植后排异反应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糖尿病肾病,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发展成为严重肾脏并发症的高风险,一旦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肾功能的进一步降低就难以避免了。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微量白蛋白尿筛查是必要的,因为这样能尽早决定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缓这一进行性发展过程。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是必不可少的。

文章来源:《岭南健康生活》

如果觉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就是“蛋白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