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脚气也会引起糖尿病足 掌握6大护脚法则

脚气也会引起糖尿病足 掌握6大护脚法则

时间:2020-06-12 10:05:24

相关推荐

脚气也会引起糖尿病足 掌握6大护脚法则

之前曾经有媒体报道,有位患糖尿病的大爷因为鞋子不合脚而导致脚趾溃烂,其实是由于脚的血液循环是人体最差的,血糖没有控制好的糖尿病患者,如果伤口或感染发生在脚上,血液循环不良,局部缺血,致使创伤反复不愈,

1天气热糖友也应避免赤脚穿鞋 糖友如何穿鞋护脚?

之前曾经有媒体报道,有位患糖尿病的大爷因为鞋子不合脚而导致脚趾溃烂,其实是由于脚的血液循环是人体最差的,血糖没有控制好的糖尿病患者,如果伤口或感染发生在脚上,血液循环不良,局部缺血,致使创伤反复不愈,导致足部严重溃疡、坏疽,病情发展得很快。那么糖尿病患者穿鞋要注意什么?

糖友应尽量避免足部损伤

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任何形式的损伤。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形式的组织损伤,如烫伤、冻伤、抓伤、擦伤、磨损伤、碰伤,损伤后感染无疑是导致糖尿病足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哪怕是足部一个微小的皮肤伤口,都可能感染,形成难愈性溃疡,若护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导致肢体坏疽,严重的还会面临截肢的危险。

另外,糖尿病还会导致人体足部温度觉、痛觉感缺失。常引起肢端感觉异常,肌肉萎缩、骨骼变形,痛、温觉减弱或消失。而周围神经病变常引起肢端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灼热、感觉迟钝、痛温觉减弱等,使足部保护性感觉消失,形成典型的无知觉足。

此外,血糖控制不佳也会引起糖尿病足。高血糖常常伴随高脂血症,血糖、血脂异常及其所产生的蛋白非酶糖基化产物可促进大、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出现管腔阻塞,冬季寒冷的天气使血管痉挛加重供血不足,从而产生溃疡,并且难以愈合。

糖尿病患者该怎么穿鞋呢?

1、不宜穿过紧的皮鞋,鞋的材料最好是棉布。糖尿病患者穿的鞋子一定要舒适柔软,不能太硬。鞋面要柔软透气,鞋头宽大,使脚趾能完全伸直;鞋底柔软,不能过薄,以软牛筋底为宜。

2、避免赤脚穿鞋或行走。每日穿鞋前要检查鞋内是否平整、干燥,有无沙粒、裂缝、裸露的钉头等,鞋子有破损要及时修补。早、晚可穿拖鞋,但平时不要穿,不要赤脚穿凉鞋。任何时候应避免赤足行走,以免受伤。

3、选择合适的袜子,保持足底干燥。袜子要选择合脚、松软暖和、吸水性和透气性好的棉袜、毛袜或线袜,颜色最好为白色或浅色,袜腰松紧适宜,以免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袜子要平整,袜子的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避免穿有破洞或缝补不平的袜子,否则会对脚造成伤害。冬季足冷时可以加穿袜子,夜间睡觉可穿护脚套。夏季为避免阳光暴晒灼伤皮肤外出时也要穿袜子。每日换洗袜子,保持足部干燥清洁。

2糖尿病患者穿鞋有讲究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头疼的病了。因为如果治疗、保养不当,足部可能会发生溃疡并感染,严重的患者还要截肢!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专家建议糖尿病足患者,选一双舒适的鞋是避免截肢的关键。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做呢?

穿鞋不当有危险

由于糖尿病人下肢血管容易发生动脉硬化,从而使血流变慢,血液供应不足,严重时会造成血管堵塞,使周围组织因缺血发生坏死;另外,糖尿病人下肢神经病变使血管的运动减弱,局部组织的抵抗力下降,即使是很微小的创伤,比如鞋对脚部的挤压、袜子缝线对脚的磨擦、胼胝或鸡眼都可能造成皮肤损伤,导致感染。有以上糖尿病病程的患者易引发足部病变,轻则溃疡、起泡、变形,重则需要截肢。只有选双合适的鞋子,才能把可能遇到的这些风险降到最低。

柔软舒适第一位

糖尿病患者穿的鞋子一定要舒适柔软,不能太硬,鞋的材料最好是棉布,而不是塑料或其他较硬的材质。柔软的鞋能够减轻鞋面对脚部造成的压力,因为鞋面任何一个部位的压力过大都有可能造成病人脚部皮肤的损坏或溃疡,鞋子太紧或者里面有突出硬物都会对脚造成压力并伤害糖尿病人的脚。其次,病人的鞋要与脚形完全相符,以减少鞋对脚的外部压力。此外,鞋底也要柔软有弹性,有减震作用,这样脚底的受力不会过猛。鞋子应起到包裹、制约脚关节活动的作用,以减轻脚部肿胀并缓解疼痛。

最好穿系带的鞋

有些糖尿病人在买鞋时只注重看鞋上所标的尺码。武晋晓告诉记者,糖尿病患者买鞋时一定要亲自去试穿,注意应给脚趾、脚背、脚弓等部位留出足够的空间。选鞋时,还要注意鞋的宽度,脚部最宽的部位与鞋最宽的部位吻合,脚趾前端也要留出足够的空间。糖尿病人最好选择系鞋带的鞋,因为脚发生肿胀是糖尿病人常有的症状,系带的鞋可以调整鞋的松紧和大小,同时还可防止因脚部麻木、感觉不灵敏造成鞋子脱落。

鞋的通气性要好,最好有两三双鞋替换着穿。新鞋一般买回后每天要试穿一段时间直到完全适应。此外,还应时常检查足部,看看有无发红和水泡。

特制鞋最适合

据了解,印度医学研究中心制作的“糖尿病人鞋”在防止脱皮和溃烂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德国研究人员为糖尿病人设计了“水鞋”,这种鞋的中央特别安置了一层“水垫”,以保证在足部负重时,压力可以均匀地分散到足底的各个部分。

但这些特制的鞋,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目前通常能够选择的特制鞋有4种,康复鞋,做了手术或者溃疡治疗后的糖尿病人需要穿这种鞋,这些鞋包括定做的凉鞋、热压模康复鞋以及术后病人专用鞋等。第二种,深口鞋,这种鞋有更多空间,可以让脚在里面自由活动。第三种,外部可修改的鞋,这种鞋的外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第四种,矫正鞋,这种鞋子根据脚形设计制造,可以让脚更舒服并减少压力。

3糖友千万要留意“足下”

糖尿病人人皆知,但说到其并发症——糖尿病足却鲜为人知,不仅是大众知之甚少,就连有些非专科医生也不甚了解。这一点直接导致病人投医无门,贻误治疗时机,最终可能面临截肢的命运。糖尿病经常使下肢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致使局部血液供应不足,这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只有进行血管重建,保证组织需要的血液的供应,才能保证下肢健康。

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省已有糖尿病患者约200万人,其中兰州市有糖尿病患者约20万人。在这些糖尿病病人中有25%最终会发展为“糖足”,这个数字是惊人、庞大的。目前,糖尿病所致的下肢缺血可通过药物、外科血管搭桥手术和微创介入的方式来治疗。如早期发现,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若在稍晚时发现则只能通过后两种方法来缓解病情。

糖尿病足大众知晓率低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糖尿病足有大众知晓率低、临床识别率低、治疗不当导致截肢等问题存在。

现状一:糖尿病知识缺乏,健康教育滞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视程度不够,且糖尿病早期发病隐匿,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人忽视;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对于足部病变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对于本应在早期就诊治疗的病变,如水泡、皲裂等,没有足够重视,从而引发严重的感染。

现状二:血糖控制不良,缺乏有效监测。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最有力的措施是血糖的良好控制,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因为长期持续高血糖状态,可致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内膜不光滑或阻塞,引起缺血症状。

现状三:早期血管病变未引起重视。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有微血管病变,也有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足主要侵犯足背动脉、胫前动脉和腘动脉等,生成斑块,进而引起阻塞。微小动脉病变主要是微动脉的栓塞、创伤、感染或痉挛引起的微动脉血栓,影响下肢和足部血液供应,经常表现为小腿抽筋,加上患者多为老年人,往往认为是骨质疏松,想不到是自己的血管出了毛病,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现状四:有病乱投医,轻信小广告。很多晚期糖尿病足患者,发病初期就已经在接受治疗,但是老年患者大多倾向于看中医,还有的认为中药泡脚可治疗此病,往往使病情恶化。糖尿病引发的神经病变,使得皮肤感觉迟钝,当患者感到泡脚水温热时,其实水温已经很高,损伤皮肤后继发感染坏死。

“脚冰凉”警惕糖尿病足

入冬以后,气温逐渐转凉,中老年人、身体虚弱者常有手脚发凉的情况。专家提醒,如果糖尿病病人一只脚凉,另一只脚不凉,则要留心是否患上了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一种因糖尿病长期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导致下肢血管发生动脉硬化而引发的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下肢坏死,最终需截肢。

糖尿病足下肢缺血有分期,糖尿病病人出现症状后即需要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发展。据悉,“糖足”症状共分四期,即1期症状是常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易被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延误病情。因此足部发凉就是一个早期信号,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现,一定要趁早治疗。2期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就是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产生下肢疼痛,被迫停止运动,休息一会儿后,疼痛缓解,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再次出现。随着缺血的加重,病人行走的距离会越来越短。3期症状是“静息痛”,患者休息时即可出现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疼痛更甚。4期症状为组织缺血坏死,严重时,会出现肢体的发黑感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导致病人最终截肢

脚趾开始坏死千万别慌

糖尿病足发展到一定阶段,患者的某个脚趾就开始变黑、溃烂。如果此时只是单纯清创、换药,就相当于在一块快要旱死的田地里施肥但不浇水。糖尿病经常使下肢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致使局部血液供应不足,这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只有进行血管重建,保证组织需要的血液的供应,才能保证下肢健康。也就是说光施肥不浇水,田里的苗是不能成活的。

而脚趾已经开始坏死了,也千万不能去骨科或者烧伤科一“截”了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医生就是内分泌科或者糖尿病专科医师,鉴于糖尿病往往会合并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告知自己的任何“不舒服”,医生会根据症状指导患者去相对应的科室治疗。这当然需要专科医师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识别率,以免贻误患者病情。

目前,糖尿病所致的下肢缺血可通过药物、外科血管搭桥手术和微创介入的方式来治疗。如早期发现,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若在稍晚时发现则只能通过后两种方法来缓解病情。

患者应保护好自己的脚

糖尿病患者,要多多保护自己的脚。对此,刘静介绍了以下保护方法。她说,应防止皮肤干燥,当脚部皮肤增厚时要多观察,及时就医;不要用热水袋或热水瓶暖足,防止皮肤烫伤;要穿干净舒适、吸水性、透气性好的棉袜和软底的鞋子,同时穿鞋之前最好倒一倒,以免受沙子之类的异物对脚的伤害;脚汗者,容易感染真菌,应当每天换袜子,保持脚部清洁;每天用40℃以内的温水浸泡双足,每次30分钟左右,水中可加一点婴儿护肤霜或保湿霜,洗后涂上保湿霜,脚跟和侧面可以多抹一些;如果脚部已经有开裂的迹象,可以抹上凡士林,睡觉前包上纱布再(整理)穿上袜子,如果裂的地方有出血,就要涂上抗生素软膏并贴上创可贴,以免感染;糖尿病患者不要赤足行走,以免足部皮肤受损;剪脚趾甲时,应该平剪,慎防损伤甲沟皮肤引起甲沟炎,对于小的伤口,避免使用碘酒等强刺激性消毒剂,不要用紫药水、红药水,以免遮盖伤口感染征兆,并及时就医;足底如有鸡眼,不要自行处理,应请专业人员修剪;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30至60分钟,这样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的发生,足部的运动方法有行走,提脚跟、脚尖运动,弯膝、下蹲运动,甩腿运动等。

4糖尿病患者秋季“穿鞋经”预防糖尿病足

夹趾拖鞋则很可能导致糖尿病人严重的损伤和溃疡,严重可能会导致截肢,选择合适的鞋袜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如今虽已立秋,天气却依然炎热,很多人还是选择穿着凉快透气的凉鞋,那么,糖友要如何穿鞋呢?

糖尿病患者秋季“穿鞋经”

1、在室内可穿着柔软、舒适的拖鞋,但外出时不要穿暴露足趾、足跟的鞋,更不要穿夹趾款式的拖鞋,防止被小沙粒等异物损伤。无论在室内或室外,都不可以赤脚行走,尤其注意不要在公园的鹅卵石路径、夏天的沙滩上行走。

2、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下降,对鞋子的大小也已经不敏感,穿大鞋不觉得大,穿小鞋不觉得小,因此可用硬纸壳剪下脚形,将其放入鞋中,帮助判断鞋的宽窄与大小。家人应协助患者检查新鞋是否合适。穿新鞋的第一天时间不宜太久,穿1~2小时后应脱下检查双脚是否有压红的区域或摩擦的痕迹,以后逐渐增加穿着时间,确保及时发现问题。

3、糖尿病患者往往末梢神经感觉迟钝,有时足部被异物(瓜子壳、小石子、戒指、耳钉等)硌破了也无反应,毫不觉得疼痛。因此,糖尿病患者穿鞋的时候动作一定要慢,要养成每次穿鞋前顺手倒鞋窠、清除鞋内异物的良好习惯,经常检查鞋内壁和鞋垫上有无皱褶、线头,及时消除隐患。

4、糖尿病患者的鞋面以柔软、透气性好的优质软皮(牛皮或者羊皮)或布类为佳,四周应为封闭性的;鞋底要稍厚些,选弹性好且防滑的牛筋底或橡胶底,不要穿鞋底很薄很硬的鞋子;鞋跟高度以2~3厘米为佳,不宜穿高跟鞋,以免重心前移造成脚趾受压;鞋前部应为圆形或方形,并有深而宽的足趾空间,忌选购尖头鞋,防止异常压力的产生;鞋后帮一定要稳固,保证行走的稳定;鞋的内部应平整光滑,接缝尽量少,用手感觉鞋的内衬应摸不到任何粗糙接缝,避免擦伤。

此外温馨提醒,做到以下6个方面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1、每天检查双足。查看足底皮肤有无红肿、皲裂、水疱、挤压伤、脚癣、抓伤及足趾变形。

2、保持足部清洁。每日用温水和柔和的肥皂洗足。洗足后用纯棉毛巾轻轻擦干,尤其要注意保持足及足趾间的干燥。

3、正确修剪趾甲。应在洗脚后,趾甲变软时平整横剪趾甲,不宜剪得太短太靠近皮肤,以免损伤皮肤引起感染。更不能在胼胝或鸡眼处贴鸡眼膏等刺激性药物,也不能用刀、剪等修剪。

4、袜的选择。袜子要宽松,要选择纯棉袜,每天换洗,穿袜子时要保证袜子平整,无褶皱,不穿带补丁或有破洞的袜子。

5、卧具的选择。天气炎热,糖尿病患者应选择质地柔软的亚麻凉席或草凉席,不可铺质地较硬的竹子凉席,以免刮伤或者刺伤足部。

6、如发现脚部出现水疱、感染等症状,要及时到糖尿病专科就诊,切勿在家自行处理。

提醒,珍爱生命,从保护足部开始。

5脚气也会引起糖尿病足? 掌握6大护脚法则

糖尿病足对于患者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诱发糖尿病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脚气能否引发糖尿病足”是患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虽然脚气和糖尿病足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同样是糖尿病足诱发因素之一,患者朋友一定不能马虎,应该及早进行针对治疗。

1、脚气会引发糖尿病足吗?-脚气虽然跟糖尿病足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也是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之一。很多抗真菌药对脚气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免疫力低下,治疗时要慎用激素类药膏或含激素类药膏,还有一些洗剂,洗完后会使足部脱皮,建议糖友也不要用。

2、对真菌起到杀灭作用的是抗生素,而激素不但没有杀菌作用,还会成为真菌生长的养分,助长真菌繁殖。激素类软膏更多用于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一些人用于治疗脚气也能起效,是因为软膏中所含的激素成分能够缓解脚气引起的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但症状缓解了,脚气并没有彻底治好,很容易复发。

3、糖友用激素类药膏治疗脚气,只会使病程延长,治愈更困难。而一些洗剂,如足光粉,洗完脚后,会使脚部皮肤脱落。糖友的抵抗力本来就弱,脱皮后,无疑又少了一层保护屏障,容易感染。

4、针对脚气会引发糖尿病足吗,专家提醒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脚气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脚气引起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在平时应穿宽松、舒适、透气性好且能吸汗的袜子和鞋子。还要注意足部卫生,发现有脚气感染迹象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千万不可自行上药处理或用手抓挠。

以上针对脚气能否引发糖尿病足,它诱使发作的原因又是为何等方面,阐释了脚气与糖尿病足的关系。糖尿病足患者对于脚气必须高度警惕,及早诊治,以免加重病情,贻误最佳治疗时期。

1、学会洗脚

温水沐足、泡脚对改善局部微循环有一定的作用,但用腐蚀性、刺激性的药物泡脚会增加受伤的机会。而且,糖友洗脚也不适合搓脚。正确的方法是:用温水和香皂每天洗一次脚。洗完后再涂抹凡士林或者护肤液以保养,但是不要抹到脚趾之间的缝隙。

2、学会剪指甲

糖尿病人脚趾甲的形状尽量剪成方形,以免刺伤周围的皮肤,诱发嵌甲。脚上的硬结不要自己割掉,否则容易诱发溃疡和感染。

3、穿鞋合适

不要穿露脚趾的鞋子,也不要光脚行走,以免碰伤。40岁之后,脚掌会变宽,可考虑买一双矫形鞋,增加平衡感和稳定度。

4、每天倒鞋巢

要经常将鞋子朝下磕一磕,仔细查看鞋内有无石()子、沙砾等异物,尤其从公园回来或踩过有沙砾的路面等,鞋子容易携带沙砾,一定要仔细磕打倾倒,把最小的颗粒也清除,以免磨损双脚。糖尿病人还要经常检查鞋子的粗边、缝线、裂痕,因为粗糙的接缝会与脚摩擦引发溃疡,应及时修补平整,或者换一双新鞋。

5、穿浅色袜

如果脚掌有出血点,干净、浅色的袜子会让你立即发现问题。不要穿100%纯棉的袜子,那样不利于湿气散发,而且诱发真菌滋生,可选择混纺织物。

6、定期检查

每天都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脚。检查脚掌是否有红肿、淤青、破损等现象,及时处理。每年至少做一次专业的足部检查。

如果觉得《脚气也会引起糖尿病足 掌握6大护脚法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