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9个误区

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9个误区

时间:2021-01-24 05:33:27

相关推荐

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9个误区

近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健康研究所正式发布“基础胰岛素治疗的观察登记性研究(英文简称ORBIT)”结果。该项目对约2万例 患者进行了历时四年的跟踪观察,为中国最大的基础胰岛素研

12型糖尿病适宜早用基础胰岛素

近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健康研究所正式发布“基础胰岛素治疗的观察登记性研究(英文简称ORBIT)”结果。该项目对约2万例 患者进行了历时四年的跟踪观察,为中国最大的基础胰岛素研究之一。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用药控制效果不理想,而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时,应及时采取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

据执行方、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健康研究所张普洪博士介绍,该项目旨在评估基础胰岛素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情况——经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中国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显示,目前超过八成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选择长效基础胰岛素,七成患者选择甘精胰岛 素。起始基础胰岛素6个月后,40%的患者血糖水平能够达标。

研究同时发现,基础胰岛素起始较晚、剂量调整不充分等因素依然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达标情况。其中,55.9%的研究人群起始使用基础 胰岛素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已大于9%。ORBIT研究显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在起始胰岛素治疗时其平均病程已达6.4年。研究提出,当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于7%时,应启用胰岛素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可以说,中国医护人员和患者尚未真正意识到基础胰岛素的治疗价值和优势”,北大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纪立农表示,希望通过该项研究提高广大医护人员对“早期基础起始、更严格的血糖目标设定、合理剂量调整”等方面的意识,最终帮助患者实现血糖达标。

2基础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中的优化作用

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下降,是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病人在诊断为2型糖尿病时,B细胞的功能实际上就已剩下不到50%了,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B细胞功能会进一步下降。但我们常常不知道患者何时出现B细胞功能的下降,而诊断又通常太晚。

一旦诊断2型糖尿病,就应同时改善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通过减少糖毒性及脂毒性,更多地保存B细胞功能。因为在糖尿病早期,高血糖的一部分原因是糖毒性和脂毒性对B细胞功能的暂时抑制,即“面具性”高血糖。如能快速改善糖脂代谢,B细胞功能会得以恢复。虽然在我们诊断2型糖尿病时,并不都是早期,但大部分患者通过改善糖脂代谢,仍可使B细胞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现在的问题是,哪一种治疗方案能快速改善糖脂代谢,并恢复B细胞功能呢?应该使用口服药还是胰岛素?怎样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

EASD/ADA共识明确提示:当糖化血红蛋白>7.0%,应尽早启用基础胰岛素(如来得时)治疗。这也可以解读为:糖尿病早期或前期,首先采用的是生活方式干预,药物首选二甲双胍,必要时联用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或磺脲类促泌剂,至于具体选用哪类药物,多大剂量,则因人而异,但通常口服药不主张采用最大剂量。

当多种口服药联合应用而糖化血红蛋白仍>7.0%,则提示效果不佳,应尽早启用胰岛素(如来得时)治疗,现代理念则主张更早、更积极地起始胰岛素治疗。研究发现,早期应用胰岛素可在周围组织中改善糖脂代谢,如在肌肉组织中增加糖的摄取,减轻脂肪的分解,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在肝脏,胰岛素可减少肝糖的输出。更重要的是,应用胰岛素后可令胰腺得到充分休息,减轻了胰腺的张力。同时,由于血糖水平的下降和控制良好,可以减轻葡萄糖毒性,起到改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因此,早期使用胰岛素可以改善胰腺功能,保存B细胞,改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为长期的血糖控制打下基础,甚至可以延缓B细胞功能减退的进展。

如何选择胰岛素?

通常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要求简单、血糖波动小、剂量调节容易掌握、低血糖风险小,而甘精胰岛素(来得时)由于其作用持续时间长达24小时,没有明显峰值,大大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率。每天一次注射,血糖波幅小,治疗简单,剂量每3天调整1次,病人非常容易掌握,与中效胰岛素比较,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是一种更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基础胰岛素治疗的建议

1.当确诊2型糖尿病后,首先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药物首选二甲双胍,必要时口服药联合应用,如血糖水平不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0%,可考虑尽早加用基础胰岛素。

2.在使用基础胰岛素过程中,首先需要监测空腹血糖,并使空腹血糖达标。可根据空腹血糖水平,每3天调整一次剂量,每次调量2单位,空腹血糖目标为<5.6mmol/L,但如果<4.0mmol/L,则需要减少胰岛素用量。

3.如空腹血糖达标后,餐后血糖仍然偏高,则可选择加用口服药,或者选用超短效胰岛素,用药量则根据餐后血糖结果调整。

4.在不发生或尽量避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下,尽量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一般控制目标值为<7.0%,理想控制目标值应<6.5%。

32型糖尿病胰岛素的应用细则

本文从具体病例入手,让社区医生了解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细则。

【病例一】注意胰岛素用药间隔

刘女士住院期间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早、晚餐前半小时注射,血糖控制很好。出院后(),她通常7点吃早饭,17点吃晚饭,虽然胰岛素治疗方案与住院时一样,但血糖经常波动。

【分析】

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要求早、晚餐前半小时各注射一次,两次注射应间隔12小时。换言之,如果7点吃早餐,那么,晚餐时间应是19点。

以诺和灵30R为例,其中短效胰岛素占30%,中效胰岛素占70%。短效胰岛素只控制当餐的血糖,中效胰岛素控制第二餐的血糖。如果注射时间间隔未达12小时,再次注射时,因上次中效胰岛素的作用尚未发挥完全而会使胰岛素的作用重叠,造成低血糖。同时,由于晚上注射时间的提前,延长了其与次日早晨注射的时间间隔,导致中效胰岛素的作用早已发挥完毕,而易造成高血糖。

【病例二】根据病情调整胰岛素用量

王先生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恢复正常、酮体消失,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后,依然沿用住院时的胰岛素强化方案继续治疗,起初血糖控制还不错,但最近常出现低血糖。

【分析】

糖尿病患者血糖得以控制时的胰岛素用量,并不代表日后所需的维持量。因为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高血糖被控制,其胰岛细胞的功能可逐步得到改善,胰岛素的需要量可相应减少。在此阶段应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情况,酌情减少胰岛素的用量,直到每日最少的必需量。

当然,维持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日后的饮食情况、运动量大小、有无应激状况及血糖变化及时增减。在增减胰岛素剂量以后的2周内,也应密切监测血糖。

【病例三】根据药效时间调整胰岛素用量

有位糖尿病老病号,自以为久病成医,嫌去医院看病太麻烦,便在家里自行调整胰岛素用量,遇到空腹血糖高时,就在早餐前多打2个单位胰岛素,但次日空腹血糖依然较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分析】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一定要知道各种胰岛素的作用特点,如起效时间、药效高峰时间、作用维持时间等。一般说来,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只控制当餐的餐后血糖;中效胰岛素控制当餐及下一餐的血糖,且以下一餐为主;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没有明显的作用高峰,主要提供全天的基础胰岛素水平。

这位糖尿病患者的错误在于,如果他的空腹血糖高,在排除“苏木吉”现象以后,应考虑是头天晚上的胰岛素用量不足,应增加睡前胰岛素的剂量,而不是加大早餐前的剂量。因此,只有弄清楚胰岛素发挥药效的时间段,才不至于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时发生错误。

【病例四】治疗期间应规律饮食和运动

李女士患糖尿病多年,平时工作繁忙,有时注射了胰岛素却不能按时进餐,结果多次发生低血糖。无独有偶,王先生也是使用胰岛素治疗,有一天和同事们去爬山,运动量较平常大得多,他还是按平常的剂量注射,结果发生了严重的低血糖。

【分析】

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期间,更应规律饮食和运动。因为胰岛素的剂量是按照规律的饮食和运动设定的,所以,在固定了胰岛素用量之后,饮食和运动尽量不要有太大的变动。注射胰岛素后要按时定量吃饭,如果事先知道有较大的运动量,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或者增加进食量。

【病例五】进食量改变,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

刘大爷有糖尿病病史多年,须一日4次(三餐前短效、睡前长效)注射胰岛素。这几天刘大爷因为感冒、发烧,浑身不适,不思饮食。他心想,既然吃不下饭,胰岛素也不需要注射了,结果出现血糖骤升,差点导致酮症酸中毒。

【分析】

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进餐,餐前胰岛素是否还需要打?这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当餐的餐前血糖水平。如果血糖化验结果较高,仍须注射胰岛素。但是,此时注射胰岛素不是按照正常进餐情况下的原定剂量注射,而是按照餐前血糖实测值与目标值之差来决定是否需要注射,以及注射多大剂量。社区医生可嘱患者参照“胰岛素剂量自调表”(见下表)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例如,若刘大爷不想吃午餐,其午餐前血糖是5.8mmol/L,那么,午餐前的胰岛素就可以不打;但午餐前血糖若是14.0mmol/L,他就需要注射短效胰岛素3个单位,以纠正餐前的高血糖。

42型糖尿病可渐停胰岛素

许多糖尿病患者对注射胰岛素治疗有顾虑,以为一旦用上胰岛素就不能离开,担心发生药物依赖。所以干脆拒绝注射,或等病情稍有缓解,就擅自停用。

也有的患者以为胰岛素打上后自己就会变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说什么也不打。

其实,注射胰岛素后是否停用的关键在于病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任跃忠说,2型糖尿病患者就不是需要一直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后,把血糖控制下来。待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后,且口服降糖药可以较好控制血糖时,可以向主治医师咨询,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停用胰岛素。

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尽快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部分恢复早时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细胞,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而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不能或分泌极少胰岛素,所以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不可随意停用,否则有危险。

有一部分长期服用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得空腹和餐后胰岛素水平很低,以为是降糖药失效了,其实并非如此,而是长期用药,胰岛细胞有点“不敏感”。

在这种情况下,用强化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把血糖控制下来,就会又对口服降糖药有反应了。

52型糖尿病早期可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简介

胰岛素治疗也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很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许多糖尿病患者会自行学习使用胰岛素笔为自己注射,那么胰岛素笔应该如何使用呢?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下面让小编为你解答,教你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就应使用胰岛素

调查资料显示,9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属于2型患者。

传统的2型糖尿病治疗往往采取一种阶梯式疗法:从饮食运动到单药口服,再到联合口服,最后使用胰岛素治疗这一“压箱手段”。但是,我国内分泌学知名学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日前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并论证了“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应该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观点,胰岛素治疗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虽然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意义重大,但对于患者来说,每天坚持注射胰岛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克服对注射的惧怕心理,以及在人前注射的窘迫感。一种将钢笔外形与胰岛素注射器巧妙结合的胰岛素注射笔,由于注射更安全、更方便,控制剂量更精确,同时又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得到了大多数患者的青睐。目前,欧洲约有4/5的糖尿病患者,日本约有3/4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笔,中国和印度也有很多使用者。

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

胰岛素笔是一种小巧、便捷的胰岛素注射装置,皮下注射时操作方便、快捷,剂量易于控制,精确度高。无论你选择了哪种品牌的胰岛素注射笔,都应该记住以下使用规则。不过,在实际使用前仍应认真阅读产品附带的使用说明。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不是很了解,下面将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1、安装笔芯:安装前检查笔芯是否完整,有无裂缝,如有破损应更换。扭开笔芯架,装入笔芯。

2、检查笔内胰岛素量并摇匀:检查注射笔内是否有足够的胰岛素。如果使用的是中效胰岛素、预混的胰岛素,要将笔芯握在手中轻轻地上下摇晃直至将胰岛素摇匀。

3、安装针头:用75%酒精消毒笔芯前端橡皮膜,取出针头,打开包装,顺时针旋紧针头,摘去针头保护帽。为了确保安全,请每次使用一个新的针头。

4、排气:将显示零单位的剂量调节旋钮拨至2~3单位,针尖向上直立,手指轻弹笔芯架数次,使空气聚集在上部后,按压注射键至有一滴胰岛素从针头溢出,即表示驱动杆已与笔芯完全接触且笔芯内气泡已排尽。否则须重复进行此操作。

5、剂量选择:旋转剂量调节旋钮,调至所需注射单位数。

6、注射方法:注射部位常规消毒,左手拇指、食指可捏起腹部脂肪层,右手握笔垂直快速进针,右拇指按注射键注射,注射完毕后继续在皮下停留6~10秒,再顺着进针方向快速拔针,不要用棉签按揉注射部位,取下针头丢弃,下次注射时更换新的针头。

7、减轻注射疼痛的技巧:胰岛素室温放置;待酒精挥发后再注射;笔芯内无气泡;进针要快;进针和拔针时不改变方向;肌肉放松;更换部位注射;针头不要重复使用;避免在有瘢痕或硬结的部位注射。

8、注射完后胰岛素的保存:胰岛素笔不可放冰箱,胰岛素在没开封的情况下,最好的储藏方式是2℃~8℃冰箱冷藏,在这种情况下瓶装胰岛素和笔芯胰岛素都可以保存两年半。因此,临床上遇到不少患者将胰岛素和注射笔芯统统放在冰箱中保存的情况。其实已经被使用的装在胰岛素笔中的胰岛素是不主张放入冰箱的,因为这样会对胰岛素笔有一些影响,因此未使用完的胰岛素笔和里面的胰岛素应放在冰箱外保存。在25℃的室温中胰岛素也可以保存4~6周,而笔中的胰岛素会很快用完,因此患者不必担心胰岛素笔中的胰岛素变质。如果气温确实超过了30℃,可以使用保温袋保存。笔芯胰岛素不能冰冻,冰冻后的胰岛素药液容易失去生物活性。胰岛素笔也不能暴露在阳光下。

如果觉得《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9个误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