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胰腺癌的早期表现:糖尿病

胰腺癌的早期表现:糖尿病

时间:2022-11-12 04:16:59

相关推荐

胰腺癌的早期表现:糖尿病

2月19日,被观众亲切称作“开心果”的香港艺人沈殿霞病逝,终年60岁。这是继世界著名歌剧大师帕瓦罗蒂之后,又一位因胰腺癌病逝的演艺明星。世界歌王和乐观的“肥姐”都最终没有抵挡住病魔,我们不禁唏嘘胰腺癌

1患糖尿病要警惕胰腺癌

2月19日,被观众亲切称作“开心果”的香港艺人沈殿霞病逝,终年60岁。这是继世界著名歌剧大师帕瓦罗蒂之后,又一位因胰腺癌病逝的演艺明星。世界歌王和乐观的“肥姐”都最终没有抵挡住病魔,我们不禁唏嘘胰腺癌的可怕。

据介绍,沈殿霞长期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去年8月进行通胆管手术,随后肝脏出现问题。胰腺癌的症状之一就是糖尿病,在此提醒新发糖尿病患者要提高警惕。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逢节假日,家人朋友欢聚一堂、推杯换盏,难免多吃多喝,这就给胰腺造成不小的负担。胰腺虽然是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但却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与肝脏、胆道、肠道、脾脏和一些复杂而重要的血管结构紧密相邻。从生理功能上讲,胰腺可分为内分泌和外分泌两部分。前者分泌胰岛素和其他一些激素类物质,入血后有利于机体利用和贮存从食物中来的能量;而后者则分泌胰液,通过胰管进入十二指肠,有助于机体对食物的消化。

一旦患有糖尿病就要格外警惕,因为研究发现,糖尿病病程超过五年的患者中,胰腺癌的发病风险高于正常人群。由于糖尿病患者会产生过量的胰岛素,可能会促进胰腺位置癌细胞的增长速度。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人们对出现多食、多饮、多尿及消瘦、乏力等症状的中老年人,往往只想到2型糖尿病,而忽略了胰腺癌的可能性,以致按糖尿病治疗无效,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时机。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警惕癌症发病的各种症状。

胰腺解剖部位和功能的特殊性,使得胰腺癌在发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被称为“悄然无声的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才会逐渐出现一些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脂肪泻、糖尿病、消瘦、黄疸和腰背部疼痛等。建议有此类症状的患者,及早去肿瘤专科医院除外肿瘤性疾患后,再行常见疾病的治疗。

目前,胰腺癌在恶性肿瘤死亡排位中位居第五。近年来,不但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发病人群的年轻化也是值得重视的现象。胰腺癌治疗效果差,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多数患者在患病早期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确诊时常已属中晚期;二是虽然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可以为患者提供治愈肿瘤的可能,但由于胰腺癌的手术切除对外科医生的要求很高,使得一些患者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而没能得到最佳的治疗。

因此,同其他肿瘤一样,预防胰腺癌也要提高警惕,特别是那些有糖尿病症状表现的人们,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糖尿病人是胰腺癌高发人群 糖友应警惕胰腺癌

我国胰腺癌发病近年呈快速上升趋势,沿海地区发病已经与发达国家持平,而糖尿病人是胰腺癌高发人群。据悉,全球每年新发胰腺癌病例23万个,从总体上看,欧美发达国家发病率最高,亚洲次之,非洲最低,胰腺癌高发地区的发病率是低发地区的5至7倍。临床统计显示,糖尿病人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40-60%的胰腺癌患者合并有糖尿病。

糖友需小心胰腺癌

糖尿病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是否合并胰腺癌。因为,糖尿病患者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而胰腺癌患者糖耐量异常发生率高达80%、糖尿病发生率达30%~40%。有研究对1659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149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研究, 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首发症状。糖尿病与胰腺癌既可是单独存在的疾病,又可是互相紧密联系的两个疾病。由于糖尿病与胰腺癌的高频率并存现象,在糖尿病的诊断过程中如何防止胰腺癌被漏诊,值得医生和糖尿病患者的高度重视。

别把胰腺癌和糖尿病混一起

胰腺癌相关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与2型糖尿病相似,即具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但与2型糖尿病相比较,胰腺癌相关糖尿病的特点为:

1、发病年龄相对较大,常大于60岁,女性多见;

2、基本无糖尿病家族史;

3、无“三多”症状,但短期内体重下降较明显;

4、起病时常有腹痛或腹部不适感;

5、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尤其是高脂血症相对少见;

6、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常有异常。

据专家介绍,早期胰腺癌之所以会出现一些类似糖尿病的症状,是因为癌细胞破坏了胰腺组织,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因此出现高血糖和尿糖,甚至葡萄糖耐量试验也不正常。所不同的是,胰腺癌伴发的糖尿病症状按正规的降血糖治疗,难以控制,反而出现越来越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胰腺癌与糖尿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是同出一源——胰腺。糖尿病史胰腺内分泌细胞胰岛素分泌出了问题所致,而胰腺癌多是由胰腺外分泌结构恶变而来。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危险增加约80%;虽然发病风险随着糖尿病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但长病程糖尿病仍是胰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较大的人群调查显示,与正常人群相比,新发糖尿病患者在诊断糖尿病3年内,胰腺癌患病几率提高8倍。还有研究显示,该几率在亚裔人群中可能更高。

3高度警惕:“伪装”成糖尿病的胰腺癌

退休的张老师今年56岁了,近个把月来出现多尿、口渴多饮、多食及乏力现象,人也似乎瘦了一些,但没有上腹痛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到医院去查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为8.2毫摩尔/升、13.7毫摩尔/升,尿糖+++,被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

伪装成糖尿病的胰腺癌

遂遵医嘱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达美康治疗。服用这种降糖药一个多月后,张老师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有些好转,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也有所降低。

但不知怎的,渐次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上腹部隐痛。经医生检查仅上腹部有轻压痛,被诊断为慢性胃炎,吃了医生开的铋剂、阿莫西林、西沙比利后,恶心呕吐减轻,但上腹部隐隐袭来的疼痛仍不缓解,且以夜间较重,扰得张老师坐卧不宁。后以腹痛待查,Ⅱ型糖尿病收住入某医院。入院后曾做过B型超声、CT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整理)性胃炎。入院后十来天,张老师晨起照镜子时发现眼球发黄,经医生再次B超检查,发现肝内胆管扩张,胰头存在40×41×40厘米低回声区;CT复查诊断为胰腺占位性病变。考虑胰头癌行手术探查,结果证实张老师患的是进展期胰头腺癌。

胰腺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十分困难

一般说来,胰腺癌多以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但近年来临床发现有少数胰腺癌首先以“糖尿病”露面登场,数月或半年后方才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有报道有些胰腺癌患者确诊前已有2年以上的糖尿病史。胰腺癌以糖尿病为首发表现,其确切机理尚不明了。有人认为胰腺癌可产生一种特异因子,能拮抗胰岛素的降糖效应;有人以为是肿瘤浸润破坏胰岛β细胞,使胰岛素的产量下降所致。

由于胰腺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十分困难。一些胰腺癌病人若能在“糖尿病”表现一露面时,便想到有胰腺癌之可能,而引起高度警惕,那么就可帮助及早诊断;对一些中老年人初发糖尿病经正规治疗控制不佳或又出现消化道症状,尤其是持续性上腹部隐痛,则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如B型超声是简易方便的检查方法,可动态反复检查,必要时可配合CT或核磁共振检查;血清学标志物,如CA50(血清糖链糖原50)、CA19-9、CEA(癌胚抗原)对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总之,争取早期缉拿出肇事“元凶”,及早行外科手术切除,对预后至关重要!

来源:《家庭医生》作者:慰群

440岁以上初发糖尿病 警惕是否有胰腺癌

糖尿病患者一般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就是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却减少了。胰腺癌的症状之一是糖尿病,如果口渴、多尿等症状突然加重,并伴有上腹部隐痛等,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患者朱先生42岁,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吃货”,当地有什么好吃的、新餐馆开出来,他总要去尝一下。一个月前,他开始觉得嘴巴干,想喝水,怎么喝也不解渴。虽然吃得多、喝得多,体重却在不停地下降,从原来160斤降到了150斤不到。去当地医院检查,说是血糖偏高,患了糖尿病。

朱先生回家开始吃药控制血糖。吃药后不仅没有好转,食欲也没了,看到什么都不想吃。吃几口饭菜下去,肚子胀胀的,偶尔隐隐作痛。

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检查,医生建议做了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检查,发现两个指标都很高。进一步做CT检查,诊断是胰腺癌。患者胰腺里长了一个直径2厘米的肿瘤,因为肿瘤压迫了胃,才有种一吃就饱的感觉。

“胰腺癌的症状之一就是糖尿病,多数患者在患病早期没有其他临床表现,极易误诊为糖尿病,漏掉胰腺癌。胰腺癌通过恶性生长会破坏胰岛组织,释放肿瘤细胞因子参与继发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胰岛素抵抗往往发生在肿瘤早期,在胰腺癌症状出现之前便发生了糖尿病。这个时候如果能及时确诊胰腺癌,将会获得很高的早期诊断机会及切除肿瘤的可能。”

陈军说,糖尿病是胰腺癌的表现症状,而且,胰腺癌的发生常与糖尿病有一定关系。糖尿病人是胰腺癌高发人群,有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1.9倍。除了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外,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也会引起后胰腺癌的风险增加。

“长期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状态,对胰腺形成慢性刺激,可能导致胰腺细胞癌变。胰岛素在体外对胰腺癌细胞有直接促生长作用,血糖和游离脂肪酸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使肿瘤细胞容易向不好的方向分化。此外,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调节紊乱,因免疫功能受损,免疫监视作用减弱,也易诱发恶性肿瘤。”

他说,糖尿病会合并胰腺癌的发生,但也不是都会发展为胰腺癌,这类患者多见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建议40岁以上初发的糖尿病患者,除了验血糖之外,应该再做个肿瘤指标及B超等影像学检查。糖尿病老患者,不仅要治疗糖尿病,还应定期进行癌症检查。

5糖尿病:胰腺癌的“候选人”?

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均证实,部分糖尿病病人由于胰腺功能长期紊乱,对腺泡细胞造成一种慢性刺激,最终导致胰腺癌。因此,对于一些原来没有糖尿病突然一下出现糖尿病的患者,就一定要注意检查胰腺。

临床上,很多胰腺癌的患者都有糖尿病。坊间有一种说法,糖尿病病史较长者是胰腺癌高发人群。也有人认为,糖尿病本身不会导致胰腺癌高发,它是胰腺癌的并发症,是由于胰腺的肿瘤,导致了胰腺本身内分泌的紊乱,从而导致了糖尿病。

那么,糖尿病和胰腺癌之间到底有关系吗?其实,临床上糖尿病合并胰腺癌并非罕见。国外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发病率较正常人高出1.5-7倍。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均证实,部分糖尿病病人由于胰腺功能长期紊乱,对腺泡细胞造成一种慢性刺激,最终导致胰腺癌。除此之外,某些胰腺癌病例刚发病时就是以糖尿病的面孔出现,这是因为()胰腺癌直接破坏胰岛的β细胞,造成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患者体内也易产生胰岛素抗体,最终引起血糖升高。

因此,对于一些原来没有糖尿病突然一下出现糖尿病的患者,就一定要注意检查胰腺。临床上,确实碰到有病人,原来一直没有糖尿病,突然检查说糖尿病来了,这个时候内科医生往往考虑不到这个问题,就按糖尿病治疗,结果到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是胰腺癌。因此建议那些突发糖尿病的病人,一定要注意胰腺肿瘤的检查,比如超声检查、CT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针对一些糖尿病病史比较长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胰腺。有胰腺肿瘤的患者,也要定期查查血糖,争取早期发现其它疾病。

不过,现实生活中,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并伴有转移,即使有25%的患者在发现时能够实施外科手术,但手术受到胰腺位置及周围重要脏器和血管的限制,外科医生即使能砍掉胰腺癌瘤这棵树,也无法挖干净下面的根。因此手术切除疗效并不好,其5年生存率仅为4.5-15%。目前,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现代精确放疗给无处求治的胰腺癌转移患者带来了生机。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证实,在化疗的基础上运用容积弧形调强放疗系统,进行高精度、高剂量的放射治疗,可延长晚期胰腺癌转移患者生存期平均延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身体条件较差的病人也能耐受。

如果觉得《胰腺癌的早期表现:糖尿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