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3-16]糖尿病及甲状腺健康教育大讲堂

[3-16]糖尿病及甲状腺健康教育大讲堂

时间:2019-02-02 01:07:54

相关推荐

[3-16]糖尿病及甲状腺健康教育大讲堂

入秋以来,早晚温差大,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泻、便秘等肠道疾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那么,应该如何抵抗肠道传染病的入侵呢? 8月28日,“柯大夫在线答疑”第64期,请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

1凉秋如何抵抗肠道传染病入侵?

入秋以来,早晚温差大,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泻、便秘等肠道疾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那么,应该如何抵抗肠道传染病的入侵呢? 8月28日,“柯大夫在线答疑”第64期,请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为广大网友解答肠道疾病入侵的相关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得了肠道传染病怎么办?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常见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肝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这几种类型。郅敏主任介绍,得了肠道传染病一般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伴有发烧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则需要医生当面就诊,诊断是否是感染了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哪些方式传播呢?郅敏主任表示,肠道传染病一般的传染途径是粪、口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但是,肠道传染病都是有一个期限的,治疗痊愈之后就不会传染给他人。不过要注意,在治疗未愈时,需注意隔离,要经常洗手,不要共用餐具、毛巾、牙刷、便器等,便器用后也需及时消毒。

经常腹泻怎么办?

很多肠道传染病都会引起腹泻,但是,情况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郅敏主任建议,出现腹泻的情况,首先要判断是哪种腹泻的,每天几次,水样还是烂便等。如果腹泻伴有发热等症状,就可能考虑是急性肠炎。治疗急性肠炎,可以先吃点思密达(蒙脱石散),没有好转,就需要及时到医院消化专科就诊。

另外,腹泻发热,需要额外注意是否有脱水。如果出现脱水症状,可以购买口服补液盐,或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等,补充水分。一旦脱水情况严重,根据需求,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静脉补液。

让肠道“动”起来 远离便秘

便秘也是很多人会出现的症状之一,这跟都市人的饮食习惯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要怎么做才能摆脱便秘呢?在用药方面,郅敏主任介绍,可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还有新上市的琥珀酸普鲁卡比利等。

在日常生活中,则要注意饮食结构搭配,就尽量吃新鲜高纤维青菜水果,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适当的体育运动维护肠道健康。

莫贪冰箱“凉”食物 谨防细菌滋生

天气太热,很多人喜欢直接从冰箱里拿凉的食物吃,这样健康吗?郅敏主任提醒大家,天气热,喜欢吃过凉的食物是每个人的正常反应。但是,食物放在冰箱不是放在"保险柜",冰箱里细菌依旧可以继续繁殖生长,所以冰箱里拿出的食物一样可能会感染细菌或者病毒等等,所以吃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要慎重。另外,对于胃肠道来说,经常这样的刺激就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果肠胃功能稍弱的人,不建议经常冰冻饮食。

专家简介

郅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以及肝胆、胰腺疾患的诊治。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胆囊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柯大夫答疑第64期:如何抵抗肠道传染病的入侵?

如需电话咨询专家,可致电:020-37617833

专稿,转载请注明;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2疾病新闻:员村附近小学生呕吐腹泻事件追踪

疾病新闻讯 近日,员村地区出现急性胃肠炎爆发流行,多所小学受到波及,此事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疾病新闻栏目昨日也对此事进行了详尽报道。今日,疾病新闻栏目编辑从收治急性肠胃炎患儿最多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处获悉,该院收治患儿数目已增加至110多名,仍然有增加趋势。

据疾病新闻栏目了解,27日上午,出现呕吐腹泻现象的小学生新增4例,相比前两天已较为减少。而在26日晚间收治住院的一名患儿也已明显好转。

据此次救治工作主要负责人,中山六院医务部主任郭学峰副主任医师向疾病新闻介绍,该院已启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确定了包括儿科、肾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急诊科、感染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药剂科、护理部等多个学科在内的专家治疗小组。并根据天河区CDC病原学检测,以及到我院就诊病例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专门制定了包括诊断标准、预防原则、治疗方案以及出入院标准在内的《急性胃肠炎防治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下发给各个相关科室。

根据《指南》,有肠道疾病患者密切接触史或学校、班级有肠道疾病爆发流行史;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腹泻、头痛等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有腹软,腹部可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血液分析出现白细胞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CRP增高;大便常规可有轻度改变如出现白细胞升高等,对有严重呕吐和/或腹泻伴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等患儿需要进行PCT、大便培养、生化八项、心酶四项、粪便和呕吐物诺如病毒检测;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的急性胃肠炎等均列为此次的观察对象。

《指南》还要求医护人员要及时监测和报告疫情;进行病例登记,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个案登记和流行病学调查;对患儿和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注意个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已经发病患儿进行隔离治疗,暂停上课,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在家休息直到症状消失后72小时;医护人员注意个人防护,对医疗场所定期彻底消毒,对患者的吐泻物进行消毒;对部分严重爆发疫情的单位进行通告,建议学校采取停课等隔离措施。

《指南》中还强调,一旦患儿出现呕吐、腹痛、腹泻严重,出现脱水或休克体征;精神差,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如嗜睡、昏迷;血液分析白细胞>20×109, 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CRP>20mg/L等情况则务必住院治疗,而患儿出院则必须由专家组成员确认后方可成行。

郭学峰向疾病新闻编辑指出,医院紧急调配各种医疗资源,除感染科24小时全天候开放、儿科配备隔离病房外,为防止病情扩散,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等均已调配各10张床位待用,重症医学科也备好3-5张床位,以备不时之需。

疾病新闻回顾:广州员村现小学生集体呕吐腹泻事件 或细菌感染

专稿,转载请注明;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3[3-16]糖尿病及甲状腺健康教育大讲堂

月日(周六)上午点点半

内容:糖尿病及甲状腺健康教育大课堂

讲者:霍煜惠(医师)

地点: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新医疗大楼(1号楼)5楼大厅

同时进行:1、健康讲座

2、免费测血糖、血压

3、专科医生现场解答、免费诊疗并派发相关图文资料

专稿,转载请注明;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4[5-19]中山六院世界炎性肠病日义诊宣教安排

医院义诊讯 5月19日是第五个世界炎性肠病日,主要通过专家义诊、患者教育及IBD患者之家活动等形式,旨在提高公众对这一日益重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但目前对公众还很陌生的疾病的认识,帮助患者及其家庭共同面对疾病的挑战。中华医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炎症性肠病中心首席专家胡品津教授,消化内科主任高翔主任医师等将领衔义诊咨询专家阵容。欢迎垂询。

义诊宣教时间:5月19日上午8:30-11:30

义诊地点:中山六院1号楼1楼壁画区

活动流程:

专稿,转载请注明;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5两个水泡险截肢 糖尿病足要小心

72岁的钟老伯是一名有着2型糖尿病病史的老年患者,半年前买了双新鞋,样式都挺好,就是稍微有点儿挤脚,乐呵呵的溜达了一圈之后出现足底水泡。钟老伯没有太放在心上,没料到随后左足水泡破溃感染流脓难以愈合,导致左足背和左足底出现面积较大的糜烂溃疡,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建议其截肢。不愿放弃的钟老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分泌科,并最终完成综合治疗疗程幸免截肢,并于近日出院。该院内分泌科主任赵同峰主任医师提醒街坊,糖尿病患者如下肢出现伤口,不论伤口大小均应及时到(整理)医院治疗,否则伤口容易合并感染难以愈合,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赵同峰介绍到,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也是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重症患者可导致截肢。而目前罹患糖尿病的孤寡老人在广州市内不算少数,缺乏规范就医意识和家人照料等多重因素使得出现糖尿病足的几率一直居高不下。

两个水泡惹的祸

“资深糖友”钟老伯其实在3年前就已经出现双下肢麻木感,呈持续性,即使是脚出现水泡也没有太过在意,一直没有规范就医。而在出现前文提及到的左足背和左足底出现面积较大的糜烂溃疡时才赶紧到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查双下肢动脉超声示双侧下肢动脉硬化性改变,双侧胫后动脉中度狭窄,予行“左下肢造影+成形术”,顺利开通左下肢腓动脉、胫后动脉,但左足溃疡仍未愈合,因感染较重,医生只能建议行左足截肢术。

钟老伯及家人无法接受需要截肢的事实,在了解到中山六院内分泌科与伤口、造口专科、骨科、血管介入科、烧伤外科等多科室联合成立了糖尿病足学科组,主要治疗与糖尿病相关的下肢溃疡、感染、坏疽、下肢血管栓塞等,为患者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优质医疗服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我院就诊。据接诊医生介绍,钟老伯入院时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已经减弱,左足背可见约7×8cm溃疡糜烂,左足底可见约5.5×5cm糜烂溃疡,并可见脓性分泌液,发出阵阵的恶臭。

综合治疗效果好

然而情况还并非左足两个溃疡那么简单。据赵同峰介绍,根据MR检查,还发现钟老伯有“左足软组织弥漫性炎症,左第4、5跖骨骨髓炎,符合糖尿病足改变”,多次伤口分泌物培养均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溃疡面积大同时合并骨髓炎,保肢难度很大。所幸经过糖尿病足学科组详细检查和评估,专家认为仍有溃疡愈合的可能性。

经过包括抗感染、降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以及左足伤口予持续负压引流、定期外科清创、超声清创换药等方面的综合治疗,钟老伯左足溃疡面肉芽生长良好,目前已出院,只需门诊定期换药即可。出院时钟老伯及家人赠送内分泌科一面锦旗,以表达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感谢之情。

专稿,转载请注明;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如果觉得《[3-16]糖尿病及甲状腺健康教育大讲堂》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