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打鼾且肥胖者当心糖尿病

打鼾且肥胖者当心糖尿病

时间:2020-02-01 17:22:17

相关推荐

打鼾且肥胖者当心糖尿病

保养要从生活中每一个小细节做起,多食蛋白少食糖,健康饮食远离糖尿病。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打鼾且肥胖者当心糖尿病,愿你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1打鼾且肥胖者当心糖尿病

好多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是好事,不认为是病。其实,如果鼾声大作并出现憋气就可能会致病。近日,《美国流行病学杂志》刊登哈佛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打鼾者内罹患糖尿病的几率比普通人群更高,打鼾且肥胖者危险则更大。

为了探索打鼾与2型糖尿病危险之间的关联性,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威尔·K·阿尔德莱米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美国护士健康调查(NHS)的相关数据,涉及69853名40—65岁的美国护士。1986年研究开始时,参试者中无一人罹患糖尿病、心脏病或癌症。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参试者的打鼾情况。跟踪调查之后,1957名护士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研究人员排除了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等因素之后,发现打鼾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性依然存在。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打鼾是增加2型糖尿病危险的独立因素之一。

研究人员表示,70%—80%的打鼾因肥胖所致。而肥胖本身就会增加糖尿病风险。也就是说,肥胖是导致打鼾和糖尿病的共同病因。所以肥胖引起的打鼾与2型糖尿病危险关联最大。打鼾者通常腹部脂肪堆积较多,睡眠过程中,其肺部扩张受到影响,呼吸不畅。另外,打鼾者喉咙和鼻子内的肉也较肥厚,比较容易堵塞住呼吸道,更易打鼾。

打鼾会导致患者体内明显缺氧,从而影响胰岛氧的供给及胰岛素的合成,久拖不治必然更容易罹患糖尿病。如果打鼾者还喜欢喝酒,那么其体内胰岛素需求量就会更大,也容易增加糖尿病风险。

阿尔德莱米博士表示,经常打鼾的人应该上医院查明病因。如果打鼾不是疾病所致,则应该考虑检查体重指数(BMI),查看身体是否肥胖以及是否需要接受胰岛素抵抗检查。另外,如果血检结果显示甘油三酯水平偏高,也应该当心糖尿病危险。

专家建议,打鼾者应积极预防糖尿病。具体措施包括:1.积极减轻体重。2.睡前运动半小时,散步最佳。3.睡觉时戴微型呼吸机,可防止打鼾缺氧。4.减少高糖高脂高热食物摄入量。5.不酗酒,不吸烟。6.有家族病史的肥胖人群,可以适当借助药物减肥,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肥胖儿童为什么会打鼾

王先生3岁的儿子一睡觉就打呼噜,他听着孩子的呼噜声既好笑又得意:“瞧我这儿子,睡觉跟大小伙子似的!”然而记者从天津市儿童医院获悉,这家医院日前对3000名3至12岁儿童睡眠质量的调查表明,其中有约20%的孩子患有睡眠障碍,鼾症等睡眠呼吸障碍占7%-10%。专家称,目前世界公认有80多种儿童疾病源于睡眠障碍,日益增加的儿童睡眠疾病应得到全社会的共同重视。

在天津市和平区某小学读三年级的晓勇,近两个月来上课常走神、打盹儿,考试成绩下降。看着孩子成天萎靡不振,家长和老师都非常焦急。晓勇到儿童医院就诊,医生发现他肥胖、夜里打鼾,且有呼吸暂停的情况发生。经检查,晓勇患有先天扁桃体肥大,而且体型肥胖导致睡眠呼吸障碍。

天津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牛建平教授说,孩子睡觉打呼噜并不是因为孩子睡得香,而是睡眠障碍的警告。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调节障碍性疾病,像晓勇这样的孩子很典型。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哮喘、扁桃体炎、肥胖和遗传等因素均可致病。由于它可以导致心、肺、脑等多脏器损害,会带来多种并发症,并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等,所以是儿童健康成长路上的“绊脚石”。一些儿童多动、强迫、烦躁、抑郁等表现,也和睡不好有关。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最显著的症状是打鼾,儿童夜间不愿盖被、流口水、尿床、梦魇、梦游等都是睡眠障碍的典型症状。由于得不到充分的深度睡眠,孩子白天除了打盹儿,还会出现语言缺陷、食欲降低和吞咽困难。有的儿童还会造成性格障碍,如不正常的害羞、发育延迟、叛逆和攻击行为。牛建平教授提醒家长,如果孩子有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应及时治疗,如果肥胖应尽快减肥,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打鼾。

3常打鼾易患糖尿病

研究人员通过对以前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打鼾和睡眠窒息的患者中常常会发生气道堵塞,这会导致发生高血压和心脏病。研究人员怀疑,那些打鼾的人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也会增加,因为睡眠窒息常常与打鼾有关,而在糖尿病患者中睡眠窒息发生的概率要高于健康成年人。

研究人员说,打鼾会影响患者正常的氧气摄入,这就使患者体内产生高水平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这样就会导致患者对胰岛素产生耐受。这一发现提示,打鼾本身就是糖尿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如果患者有其他的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吸烟或肥胖,同时加上打鼾这一危险因素,就应该提高警惕,寻求医生的帮助,及时解决打鼾的问题。

4研究发现打鼾当心糖尿病

近日,《美国流行病学杂志》刊登哈佛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打鼾者内罹患糖尿病的几率比普通人群更高,打鼾且肥胖者危险则更大。

为了探索打鼾与2型糖尿病危险之间的关联性,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威尔·K·阿尔德莱米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美国护士健康调查(NHS)的相关数据,涉及69853名40—65岁的美国护士。1986年研究开始时,参试者中无一人罹患糖尿病、心脏病或癌症。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参试者的打鼾情况。跟踪调查之后,1957名护士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研究人员排除了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等因素之后,发现打鼾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性依然存在。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打鼾是增加2型糖尿病危险的独立因素之一。

研究人员表示,70%—80%的打鼾因肥胖所致。而肥胖本身就会增加糖尿病风险。也就是说,肥胖是导致打鼾和糖尿病的共同病因。所以肥胖引起的打鼾与2型糖尿病危险关联最大。打鼾者通常腹部脂肪堆积较多,睡眠过程中,其肺部扩张受到影响,呼吸不畅。另外,打鼾者喉咙和鼻子内的肉也较肥厚,比较容易堵塞住呼吸道,更易打鼾。

打鼾会导致患者体内明显缺氧,从而影响胰岛氧的供给及胰岛素的合成,久拖不治必然更容易罹患糖尿病。如果打鼾者还喜欢喝酒,那么其体内胰岛素需求量就会更大,也容易增加糖尿病风险。

阿尔德莱米博士表示,经常打鼾的人应该上医院查明病因。如果打鼾不是疾病所致,则应该考虑检查体重指数(BMI),查看身体是否肥胖以及是否需要接受胰岛素抵抗检查。另外,如果血检结果显示甘油三酯水平偏高,也应该当心糖尿病危险。

专家建议,打鼾者应积极预防糖尿病。具体措施包括:1.积极减轻体重。2.睡前运动半小时,散步最佳。3.睡觉时戴微型呼吸机,可防止打鼾缺氧。4.减少高糖高脂高热食物摄入量。5.不酗酒,不吸烟。6.有家族病史的肥胖人群,可以适当借助药物减肥,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打鼾引起糖尿病的原因

打鼾严重影响家人、朋友的正常休息,破坏患者和家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且严重的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它易引发一系列疾病,打鼾患者如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所造成的危害还将会变本加利,它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糖尿病也是其危害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到人们的健康及生活。那打鼾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引起人体内分泌调节紊乱、全身炎症反应和脂肪代谢失常,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和肥胖,诱发糖尿病;

长期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质量下降,也会干扰胰岛素的分泌和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

睡觉时出现呼吸暂停,让人感到喘不上气,容易被“憋醒”,结果导致整晚一直处于入睡和“憋醒”的交替过程中,有时多达数百次,这时人体的交感神经也跟着兴奋起来,血糖就会随之升高,长期如此,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或使原有的糖尿病恶化;

人体的代谢过程必须有氧气参加,而人体本身氧的储备很少,必须不断从空气中获取。频繁的睡眠呼吸暂停,导致呼吸气体交换不足,就会出现间歇性低氧血症,低氧可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

打鼾与糖尿病的密切联系,因此,经常打鼾的人一定注意,不要将其当做儿戏。打鼾危害大,严重者可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等等,甚至发生睡眠中猝死。不仅仅只会引起糖尿病,还会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及时的选择正规的专业医院进行治疗,以便于有效治疗疾病。

如果觉得《打鼾且肥胖者当心糖尿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