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妈妈控制血糖 妈妈好宝宝才好

糖尿病妈妈控制血糖 妈妈好宝宝才好

时间:2021-10-13 00:45:24

相关推荐

糖尿病妈妈控制血糖 妈妈好宝宝才好

准备做妈妈的阿珍,怀孕8个月后,最近一次产检被告知血糖偏高,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吓得不敢吃不敢喝,还要怕肚子里的孩子营养不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日前,记者在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和糖尿病年会之

1“糖妈妈”与身体代谢有关 应定期筛查监控血糖

准备做妈妈的阿珍,怀孕8个月后,最近一次产检被告知血糖偏高,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吓得不敢吃不敢喝,还要怕肚子里的孩子营养不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日前,记者在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和糖尿病年会之“关爱新生 关注末来”上了解到,妊娠期糖尿病虽属于高危妊娠,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大多妊娠期糖尿病可以不药而愈,90%产妇分娩后血糖可恢复正常,但产后仍需注意适当控制饮食,产后6周应做75克口服糖耐量试验,重新评估糖代谢情况并进行终身随访。

孕妇问题:为何我成“糖妈妈”

专家解答:与怀孕后身体代谢有关

身边不少在怀孕期被查出血糖高的准妈妈,都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会突然得妊娠糖尿病,并且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的症状,腹中胎儿的各项指标也都正常。

王子莲说,其实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只有极少数的妊娠糖尿病妈妈会出现,大多数都没有任何症状,只有进行糖耐量测试时才会检查出来。妊娠期糖尿病与准妈妈怀孕后身体代谢有很大关系。由于雌、孕激素促使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保证正常的糖代谢,但不是每一个孕妇的胰岛都有很好的代偿能力。随着怀孕周数的增加,胰岛素分泌越来越多,一些准妈妈就会出现糖代谢异常,这与孕期营养过度、运动缺乏有关。这样就会患有“妊娠糖尿病”。

会上记者了解到,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在6%~7%,我国每年预计有120万~140万孕妇受到妊娠糖尿病的困扰。妊娠糖尿病究竟对妈妈和宝宝有什么影响?翁建平说,对妈妈来说,它可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及先兆子痫,甚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宝宝来说,它会导致流产、畸形儿、巨大胎儿的几率增加。“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远期危害也不容忽视,大人今后可能发展成2型糖尿病,而孩子日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更大”。

孕妇问题:能提前发现“妊娠糖尿病”吗?

专家解答:24~28周都要进行“糖筛”

阿珍在怀孕8个月后才发现自己得妊娠糖尿病,临产前非常影响情绪。王子莲说,如何查出妊娠糖尿病?现在分为两部进行: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准妈妈,在确定怀孕之后,在首次孕检的时候就应该进行糖尿病筛查(50克葡萄糖负荷实验),如果结果是阴性的,则应在孕24周后再进行一次筛查。如果结果是阳性的,就需要进一步做糖耐量的检查,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就应该开始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

进行葡萄糖筛查以及糖耐量的筛查之后,都能尽早地使妊娠糖尿病患者得以诊断。“目前,孕妇一般在24~28周都要进行‘糖筛’。”做产前检查的侯红瑛说,“妊娠糖尿病能提前筛查,最好能在早孕期20周以内做空腹血糖检测。如果是合并妊娠糖尿病,就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定下次检查的时间。”

翁建平强调,如果准妈妈具有糖尿病家族史、身体肥胖、孕妇年龄超过30岁、曾出现过不明原因的死胎或新生儿死亡、前胎有巨婴症、羊水过多症等任何危险因素之一的,这部分女性应该比其他人更重视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筛检,最好孕前就先做空腹血糖检测,再做一个餐后血糖,不一定要做口服糖耐量试验。

孕妇问题:“妊娠糖尿病”后看哪个科?

专家解答:产科、营养科、内分泌科

阿珍烦,还有一个原因:一直帮她看诊的产科医生,对她的血糖升高不知如何是好,让她去看产科主任医生。那“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到底该看哪个科呢?

产科的王子莲说,第一步的治疗是饮食调控。我们可以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是因为饮食不合理,因为怀孕以后大家总是认为要增加营养,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者是某一部分的量过多。经过做了OGTT以后,如果有异常,建议孕妇看营养门诊,这些门诊有些是产科医生看,有些是营养科的医生看。按照正常的饮食结构把能量供给婴儿,在这种情况下看血糖水平是否控制得好,如果控制得好,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在好的范围,既不影响母亲,也不影响胎儿,如果不行的话就要进行治疗。通常血糖控制要达标,空腹或餐前血糖要控制在5.6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尽可能控制在6.0%以下。

翁建平指出,饮食控制要以既能保证孕妇和胎儿营养而又不引起饥饿性酮体产生及餐后高血糖为原则。运动以不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发育迟缓,不引起宫缩,准妈妈心率正常为原则。如果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3—5天后血糖仍无法达标,或饮食控制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热量血糖又超标,就尽早开始胰岛素治疗,并一直持续到分娩,这最好能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大多数怀孕前血糖正常的糖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血糖都会恢复正常,产后6周应做75克口服糖耐量试验,重新评估糖代谢情况并进行终身随访。

“糖妈妈”还担心一个问题:到了晚孕期,胎儿的营养需求大增,吃得太少宝宝的发育受影响吗?王子莲给“糖妈妈”们支了一招:了解宝宝的发育情况并不需要常常去做B超,定期测体重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好办法。只要妈妈的体重增长正常(每周一斤),就不用担心宝宝发育不良了。但是,这首先要求妈妈的血糖要控制好,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即使妈妈的体重增长看起来是正常的,宝宝也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另外,测体重的时候最好空腹,排完大小便,穿尽量少的衣服,以确保测量准确。

“糖妈妈”有两种:一种是在怀孕期间第一次发现血糖异常的,叫妊娠糖尿病。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当中是很大的一部分;另一种是怀孕之前已经明显诊断了糖尿病,这种叫糖尿病妊娠。这种占妊娠合并糖尿病20%的比例。

2糖妈妈孕期必做哪些检查

相关数据显示,大约100个孕妇中就有7到10个孕妇存在妊娠期的隐患。母亲的高血糖状态,无论对胎儿还是妊娠糖尿病本身都有严重的威胁。“我要怎么做才能平平安安地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这是在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之后,“糖妈妈”们心中的疑问。

孕前期:两停、四查、两控

如果在怀孕前就已经诊断为糖尿病,在糖尿病没有得到满意控制之前,应该采取措施。如果已经开始计划怀孕,应该在受孕前进行以下准备:

在计划妊娠前6周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要达标。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3.9-5.6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5.0-7.8 mmol/L。

如果合并高血压,应严格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类降压药改为甲基多巴或钙通道阻滞剂。

停用他汀类及贝特类降脂药。

检查有无视网膜病变并对视网膜病变加强监测治疗。

早孕期:早筛、勤查、严控

对于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准妈妈,一旦确定怀孕,应每1-2周就诊一次。同时,要加强对血糖的自我监测,如有条件,最好每天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4-6次。如无条件,可抽查空腹、餐前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

而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准妈妈,也就是肥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准妈妈,在确定怀孕之后,在首次孕检的时候就应该进行糖尿病筛查。如果结果是阴性的,则应在孕24周后再进行一次筛查。如果结果是阳性的,就需要进一步做糖耐量的检查,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就应该开始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

饮食控制要以既能保证孕妇和胎儿营养,又不引起饥饿性酮体产生及餐后高血糖为原则。运动则以不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发育迟缓,不引起宫缩,准妈妈心率正常为原则。如果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 3-5天后血糖仍无法达标,或饮食控制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热量血糖又超标,就必须尽早开始胰岛素治疗,并一直持续到分娩。

3糖妈妈控制血糖首选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不利“母婴”健康

妊娠糖尿病对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非常不利。对孕妇来说,它可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及先兆子痫等病变。对胎儿来说,它可直接导致流产、宫内发育迟缓,畸形儿、巨大胎儿及低体重儿的几率增加,还可能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新生儿合并症。同时,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远期影响也不可忽视,“糖妈妈”和她们的孩子日后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几率都较常人更大。

胰岛素为首选治疗方式

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如血糖控制不达标,需选择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多以餐后血糖增高为主,故多在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我国批准使用门冬胰岛素)即可。如确实空腹血糖也增高,则考虑应用中效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的安全性、有效性高于普通胰岛素,对母亲和胎儿的并发症较少,起效快,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目前常作为首选的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强化治疗标准更严格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达标需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但是按照《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要求,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比普通的糖尿病患者标准更严格。

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为餐前血糖在3.9mmol/L~6. mmol/L,餐后一小时血糖小于8.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在避免低血糖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尽量控制在6.5%。

4“糖妈妈”控制血糖首选胰岛素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达标需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但是按照《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要求,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比普通的糖尿病患者标准更严格。

妊娠糖尿病不利“母婴”健康

妊娠糖尿病对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非常不利。对孕妇来说,它可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及先兆子痫等病变。对胎儿来说,它可直接导致流产、宫内发育迟缓,畸形儿、巨大胎儿及低体重儿的几率增加,还可能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新生儿合并症。同时,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远期影响也不可忽视,“糖妈妈”和她们的孩子日后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几率都较常人更大。

胰岛素为首选治疗方式

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如血糖控制不达标,需选择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多以餐后血糖增高为主,故多在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我国批准使用门冬胰岛素)即可。如确实空腹血糖也增高,则考虑应用中效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的安全性、有效性高于普通胰岛素,对母亲和胎儿的并发症较少,起效快,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目前常作为首选的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强化治疗标准更严格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达标需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但是按照《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要求,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比普通的糖尿病患者标准更严格。

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为餐前血糖在3.9mmol/L~6。 mmol/L,餐后一小时血糖小于8.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在避免低血糖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尽量控制在6.5%。

524周孕检查血糖 慎防变成“糖妈妈”

近年来,医生们发现越来越多女性在妊娠期患上糖尿病。产科医生建议,孕妇在孕24周查查血糖,及早了解自己是不是“糖妈妈”。

哪些人容易患妊娠糖尿病?

林凌在30岁怀上了BB,在孕32周时,她突然发现孩子的胎动没了,便急忙上医院。经检查,医生发现她患了妊娠期糖尿病,而且胎儿已为死胎。林凌在伤心之余百思不得其解:怀孕前自己挺健康的,怎么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经过医生询问才发现,原来林凌正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她的父亲就是一名糖尿病患者。

近年来,医生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妊娠期患上了糖尿病。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余琳说,妊娠糖尿病十分常见,经常有孕妇在做产检的时候,因为发现血糖升高,心情十分焦急,非常担心宝宝的健康。

那么,哪些人容易患妊娠糖尿病?

1、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产妇;

2、孕前超重或过于肥胖、有糖耐量异常史和多囊巢综合征者;

3、有糖尿病家族史;

4、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巨大儿分娩史等。

以上人群在怀孕期间应特别注意血糖的变化。

糖妈妈症状不明显最易忽略

余琳说,一旦患上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特别大,比如当孕妇在饭后一小时出现血糖高峰时,胎儿无法耐受母体的高血糖水平,发生宫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酸中毒,最终胎死腹中。

妊娠期糖尿病凶险,后果严重,但是症状却不明显,一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一部分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但是往往又误以为是怀孕正常生理现象,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上文提及的林凌就是因为没有定时做产检,只是简单地做了B超,没有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而造成胎死腹中的悲剧。

余主任还表示,患上了妊娠糖尿病后,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以及做好生活方式干预,即使在产后血糖恢复正常,将来仍有约30%比例的人会发生2型糖尿病。

血糖难控制,放心用胰岛素

余主任指出,孕妇在首次做围产期保健时,医生就会评价其是否存在高危因素,会针对性做血糖的检查。如果孕早期血糖正常,还会在孕24周时,做空腹血糖、服糖后1小时、2小时验血,如果血糖结果分别是5.1mmol/L、10mmol/L、8.5mmol/L,只要有一项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就会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一旦确诊妊娠期糖尿病,也不必过于紧张。余主任说,孕妇首先要控制饮食,更密切地监测血糖。如果控制饮食一周后,发现还不能维持血糖到满意水平,就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都能将血糖控制在满意的水平。

很多孕妇担心,用上胰岛素以后,将来是否要终身用药。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余主任说,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血糖就会降到正常,可以停止注射胰岛素。

Tips:糖妈妈,要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

★分餐:在饮食控制中,实施分餐最重要。营养科医生建议,把全天进食的总量,由原来的每天三顿,变成每天5-6顿,其中三顿主餐,2-3顿加餐。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孕妇在分餐后,血糖水平会明显下降。

★测血糖:监测血糖,经常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

★控制体重:在饮食计划的过程中,除了要监测血糖外,还要注意体重的增长,孕中晚期每周增长约≤500g,定期反馈这些情况,对饮食计划进行修订。另外,专家认为,在餐后进行散步,步行20-40分钟,有助于餐后血糖下降。(

如果觉得《糖尿病妈妈控制血糖 妈妈好宝宝才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