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阻断母婴传播要靠乙肝疫苗

阻断母婴传播要靠乙肝疫苗

时间:2023-06-03 13:00:38

相关推荐

阻断母婴传播要靠乙肝疫苗

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是阻断母婴传播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实现乙肝控制战略的关键一环。而最近检查发现部分地区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仍很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日前在接受记者

1阻断母婴传播要靠乙肝疫苗

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是阻断母婴传播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实现乙肝控制战略的关键一环。而最近检查发现部分地区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仍很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根据我国新生儿乙肝免疫接种技术规范,首针疫苗应在婴儿降生24小时内进行。医学观察证实,从乙肝病毒感染者变成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比例与感染年龄有关。新生儿期感染乙肝病毒,有80%~90%可变成乙肝病毒携带者;婴儿期感染,有60%~70%可变成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学龄儿童、青少年感染,则分别有10%~20%和5%可变成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且,越早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越容易发展为肝炎和肝硬化。

据梁晓峰介绍,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部分地区新生儿乙肝计划免疫难以执行技术规范。今年3月中旬和4月上旬,国家计划免疫督导专家对8个省份进行督导检查发现,尽管各省份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3针疫苗全程接种率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在有些县,新生儿降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的仅为50%多,有的县低至25%,还有的县甚至不足10%。

2乙肝与丙肝有何异同

1.感染传播方式相似,两者均主要经过血液或输血制品等方式传播。

2.临床表现相似,但丙型肝炎无症状及无黄疸病例较多,有些患者不易被发现,且肝功能检查常表现单项转氨酶升高,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

3.均有向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发展的倾向,其发生率丙型比乙型肝炎更高,丙型肝炎发展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危险性更大。

4.由于传播途径相似,因此丙肝与乙肝可以重叠感染,且重叠感染较单个感染发生重症肝炎和病死率要高,表明丙肝与乙肝重叠感染可加剧肝脏的损害。

5.丙型肝炎也可能有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但不如乙型肝炎发生率高。

3丙型肝炎及其传播方式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据国外报道,90%以上输血后肝炎和25%以上急性散发性肝炎为丙型肝炎。我国目前由于献血员筛查的方法尚不够灵敏,输血后丙肝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①经血传播:HCV主要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输血后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与献血员的HCV携带状态有关。美国与日本的献血员抗-HCV检出率为1.2%~1.4%,意大利为0.9%,德国为0.4%。我国曾对588名合格献血员进行抗-HCV检测,结果9.35%抗-HCV阳性,经PCR检查HCVRNA,说明抗-HCV阳性者大多具有感染性,此为HCV无症状携带者,具有高度传染危险性。

HCV经血液制品传播也屡见不鲜。国内外报道有因输注第Ⅷ因子、第Ⅸ因子或纤维蛋白原而发生丙型肝炎者。

经常暴露血液者,如血友病患者,妇产科、外科医生、手术者,胸外手术体外循环病人,肾移植血液透析病人及肿瘤患者,均极易感染丙型肝炎。静脉毒瘾者亦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

②性接触传播:研究发现丙型肝炎发病与性接触尤其与接触多个性伙伴明显相关。

③母婴传播:有学者研究认为母婴传播不如HBV多见,主要是家庭水平传播。

④日常生活接触:虽然经血传播是丙型肝炎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但至少15%~30%散发性丙型肝炎病人,无经血或肠道感染史。丙型肝炎病人的精液、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发现HCV RNA阳性。提示性接触和日常生活接触可能传播HCV,但机率较低。

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如下:

①潜伏期约为2~26周,平均7.4周。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7~33天,平均19 天。

②丙肝较乙肝为轻,多为亚临床无黄疸型,转氨酶峰值较低,大多数患者不易被发现。

③丙肝常见单项转氨酶(ALT)升高,且长期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

④短潜伏期丙肝,病情较重,症状突出,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成慢性。

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慢性化。据观察研究,约%~%发展成为慢性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余为自限性经过;从发展成慢性肝炎平均约为年,肝硬化平均约年,少数患者恶变成为原发性肝细胞癌需年。

⑥虽然一般丙型肝炎经过较轻,但亦可见急性丙型肝炎暴发型与亚急性经过,或慢性迟发性肝功衰竭等严重表现,而丙型暴发肝炎时与乙型肝炎不同,HCV仍处于高度复制状态。

4打架出血可传播丙型肝炎

法国研究者首次报导了打斗可能导致丙型肝炎病毒传播。这项报导使人们对高对抗性运动如拳击和橄榄球产生了新的看法,因为这些运动常会导致流血损伤。

法国马赛市圣徒约瑟夫医院的马克·伯利雷及其同事在8月份出版的《肠胃病学》杂志上报导了首例证实由于打斗导致的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由一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传播给其对手,导致后者丙型肝炎的急性发作。

该名50岁的丙型肝炎阳性病人出现黄疸和发烧等肝炎症状,在排除了输血或注射药物等许多通常导致丙型肝炎传播的危险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了导致病毒传播的另外一个可能途径。病人在诊断为急性肝炎前2个月,曾因与其外甥打架导致前额受伤出血,他的外甥则同时鼻子受伤流血,然后他们共用一块手绢擦干血迹。在病人的外甥被发现丙型肝炎感染以后,对两人感染的丙型肝炎病毒进行遗传学分析,发现他们的病毒株非常接近。由于他们并不生活在一起,可以排除共用剃刀或牙刷的可能。因此,研究者认为该病人的丙型肝炎病毒来源于与其外甥的血腥打斗。

研究人员认为,这例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报导可能对会导致流血损伤的运动如拳击或橄榄球产生很大影响,建议在这些运动或在任何对抗过程中,为避免这样的感染应用一次性使用的材料擦干血迹。

5蚊子能传播丙型肝炎吗

最新的一项研究,法国科学家发现蚊子细胞能结合并复制丙型肝炎病毒。如果这一研究得到证实,将可能认为蚊子是一种传播丙肝病毒的媒介,用于解释无输血或静脉给药史的20%丙型肝炎患者得病原因。

在美国微生物协会年会上巴黎Pasteur医院的Dominique Debriel医生说,丙肝病毒属于黄热病病毒家族,而所有黄热病病毒家族的病毒都是通过节肢动物传播,如蚊子、蜱等。但至今都没有证实丙肝是否通过这一途径传播。

从患者身上获得的丙肝病毒能在猴子细胞和蚊子细胞中有效地结合并复制,且此过程至少能持续28天。病毒进入细胞都是首先结合细胞表面的一蛋白受体。但该研究人员发现过去公认的丙肝病毒受体CD81在猴子中确实含量很高,但在蚊子细胞中却几乎测不出。

Dominique Debriel认为有二种可能,一是CD81并非唯一的丙肝病毒受体,二是蚊子细胞中含其他能结合丙肝病毒的更原始的受体。他强调说,现在只是研究初期,还需要对更多分离的病毒或其他蚊子、蜱细胞进行实验,然后进一步考虑蚊子是否真能传播丙肝。

如果觉得《阻断母婴传播要靠乙肝疫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