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由“以降糖为中心”到“以改善心肾结局为目标”——当今2型糖尿病治疗理念及路径的若

由“以降糖为中心”到“以改善心肾结局为目标”——当今2型糖尿病治疗理念及路径的若

时间:2023-05-16 07:57:04

相关推荐

由“以降糖为中心”到“以改善心肾结局为目标”——当今2型糖尿病治疗理念及路径的若

本文经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2%,有超过1亿的糖尿病患者,数量高居全球首位,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3。

与此同时,我国糖尿病的防治现状却不容乐观,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只有36.5%、32.2%和49.2%,均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随着糖尿病防治领域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糖尿病防治理念及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更新,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吸收新的防治理念,指导临床治疗。

一、糖尿病治疗理念的变迁

治疗糖尿病的最终目标是预防和延缓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随着时代的变迁,糖尿病的防治理念经历了很大的变革。

1.“以降糖为中心”的治疗理念

长期以来,控制血糖究竟能否使糖尿病人获益一直没有定论,直到上世纪末,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才回答了这个问题,该研究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的发生率。另外,对初发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还有助于改善胰岛功能,实现“糖尿病缓解”,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控制血糖的重要性,由此开启了2型糖尿病的“强化降糖”时代。

2.“个体化目标”的治疗理念

本世纪初的一些临床研究(如ACCORD研究等)发现,严格降糖并不适合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它有可能增加某些特定人群(如老年人或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风险。

鉴于此,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指南建议,对于年龄大、低血糖风险高、有严重并发症、预期寿命有限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放宽降糖目标,而对于年纪轻、病程短、无明显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追求更加严格的降糖目标,实现了由过去“一刀切严格降糖”到“个体化降糖治疗”的理念转变。

3.“多因素综合管控”的治疗理念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不只是血糖高,往往还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等。而严格控制血糖只能显著降低微血管并发症,但对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指心脑血管疾病)却没有明显降低,而后者又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发表的Steno-2研究证实,全面控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中风和肾脏疾病等)及全因死亡率,并改善患者预后,由此推动了糖尿病治疗由“单纯降糖”向“控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转变。

4.“以改善心肾结局为导向”的治疗理念

人们常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因此,糖尿病的最大问题是并发症的问题,其中,又以心血管和肾脏并发症对糖尿病人的威胁最大。近年来,以钠-葡萄糖协同转移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剂(GLP-1RA)为代表的新型降糖药物相继问世,这些药物除了可以强效降糖之外,还对心脏和肾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肾结局,由此开启了糖尿病治疗由传统的“以降糖为中心”向“以改善心肾结局为目的”的新时代。

二、2型糖尿病管理路径的演变

1.“以降糖为中心”的治疗时期

以“生活方式干预”或”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二甲双胍”起始,糖血红蛋白(HbA1c)不达标(≥6.5%)的患者,逐渐加用两种或多种其它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直至HbA1c达标。

2.“个体化目标”的治疗时期

强调要结合患者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并发症或合并症、低血糖风险、预期寿命、经济条件等不同情况,因人而异、个体化地制定血糖控制目标,减少低血糖风险,保证治疗安全。

3.“多因素管控”的治疗时期

除了“量体裁衣”式管控血糖,还要全面控制患者并存的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以期取得最佳临床疗效。

4.“以改善心肾结局为目标”的治疗时期

“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HbA1c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根据是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慢性肾脏疾病(CKD)进行分层。

(1)如患者合并ASCVD或高危心血管风险,首选GLP-1RA或SGLT-2i。

(2)如以心力衰竭(HF)和肾脏病(CKD)为主,则优选SGLT-2i,如SGLT-2i不耐受或有禁忌(如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1.73m^2),则加用GLP-1RA。

(3)对于没有合并ASCVD或高危心血管风险、CKD或心衰的患者,当一线治疗HbA1c不达标时,可以根据患者个体化需求选择二线药物。

①要求降低低血糖风险,优先选择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GLP-1RA、SGLT-2i、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

②要求避免体重增加或减轻体重时,优先选择减重效果好的GLP-1RA或SGLT-2i;

③要求降低医药费用,则可选择磺脲类(SU)或TZD类药物。

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指南和《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一致建议: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ASCVD)或伴有心血管高危因素、CKD或HF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水平如何,均应在一线治疗的基础上,推荐使用有明确心肾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作为降糖方案的一部分,进一步突出了以结局为导向的降糖理念。

结语

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更新推动了糖尿病治疗理念的变革,从最初的“以控制血糖为中心”转变为如今的“以改善心肾结局为目标”。与以往相比,如今的糖尿病治疗,更加强调个体化、注重安全性和多器官获益,更加关注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寿命。以GLP-1RA和SGLT-2i为代表的新型降糖药物以其强效安全降糖、改善心肾结局等优势为我们提供了有力武器,由此奠定了其在2型糖尿病高血糖诊疗路径中的重要地位,也推动了各大指南关于高血糖管理路径的全面更新。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由“以降糖为中心”到“以改善心肾结局为目标”——当今2型糖尿病治疗理念及路径的若干转变

如果觉得《由“以降糖为中心”到“以改善心肾结局为目标”——当今2型糖尿病治疗理念及路径的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