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血糖自我监测小常识

血糖自我监测小常识

时间:2018-08-19 12:23:14

相关推荐

血糖自我监测小常识

血糖自我监测小常识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很多患糖尿病的朋友对于每天扎手指、测血糖有着排斥心理,怕疼嫌麻烦,总是凭着感觉评估血糖水平。其实,大部分病友的细胞和血管已经受到损伤,无法准确地感知血糖高低,从而导致身处高、低血糖状态而不自知,长期如此待并发症发生想要治疗却为时已晚。

血糖自我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防至关重要,希望患糖尿病的朋友都可以了解其重要性,掌握正确的监测方法,并且把它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更好的控制血糖,摆脱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为什么要进行血糖自我监测?

目前糖尿病仍无法治愈和逆转,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后仍需要长期用“血糖浓度检测-药物服用/胰岛素注射”这种开放循环方式进行血糖的管理和调控。因此,为了精准的调整药物和胰岛素用量,定期的血糖浓度检测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如此,血糖自我监测还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同时有助于制定和调整合理的饮食、运动、治疗方案。血糖监测还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医院的常规血糖检测还不够?

医院常规的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不足的。目前常规的血糖检测方法包括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这两种检测方式都不能理想地维持血糖水平稳定,反映血糖波动的全貌,也无法提前预警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发生。

图:两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似的患者15天的血糖变化的差异曲线

BG:血糖,GV:血糖变化,HbA1c:糖化血红蛋白A1C。图片转载自Kovatchev and Cobelli ()by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如图所示,两个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为8.0%,但血糖波动、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完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出过去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但是无法显示出血糖的波动情况。

如何进行血糖自我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即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测的是指尖血,方便、快捷和经济,可以让患者在家中实时监测,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医。常规的方法为血糖仪+血糖试纸+助针器+针头,通过扎手指进行检测。不同年龄段和糖尿病类型的患者血糖目标各不相同,应与医生一起设定适合的血糖控制目标。

下图为血糖控制目标,可供参考。

测血糖的时间点

根据糖尿病类型、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方案不同,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也因人而异。理想的检测血糖时间有:4点检测法:早中午三餐前分别测一次,睡前再测一次;5点检测法:早上起来空腹检测1次,用过早中午三餐后2小时各测1次,睡前再测1次;7/8点检测法:早中午三餐前和三餐后2小时各测1次,睡前再测一次,必要时下半夜还要再测1次。

牢记血糖监测的警示灯

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时,就是警示患者要进行血糖监测了:出现饥饿感:有饥饿感并不一定是低血糖,自身血糖很高但不能被身体利用,也会产生饥饿感。口渴: 口渴时您可能已经是高血糖状态了。疲劳: 可能是血糖波动导致的。脾气变大: 情绪变糟也可能是低血糖导致的。锻炼: 运动会使血糖短暂升高,接下来又能降低血糖。忙碌: 忙碌本身会让血糖升高,另外也容易让人忘记测血糖,甚至忘记吃饭。开车: 患者在高血糖或低血糖时开车都是很危险的,血糖不稳定期的患者要先测血糖确保正常再开车。压力骤增: 压力会使血糖水平升高。如果压力来源持续存在,需要频测血糖。在感到任何不适时,都要尽快测血糖。当您身边有患糖尿病的亲友出现以上情况时,请督促他/她及时监测自己的血糖。

连续血糖监测 (CGM)是什么?

连续血糖监测,即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可以反映出一段时间的血糖波动情况。通过葡萄糖感应器测出皮下组织液的葡萄糖浓度,从而间接反映出血糖水平,给患者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

CGM的使用:将检测探头佩戴于皮肤上,扎一次针,连续检测72小时或14天,使用中需定时使用配套血糖仪进行扫描,存取数据。回顾性的CGM测定的葡萄糖值,在佩戴结束后才能提取数据,比较客观地反应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变化规律,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时CGM可以提供即时的葡萄糖值,可以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探测到的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和夜间无症状性低血糖,同时提供高、低血糖报警和预警功能,协助患者进行及时的血糖调节。在英国和美国,CGM已经广泛应用到糖尿病血糖管理中。目前CGM技术也逐步被中国的医院采纳并应用。

写在最后

1. 严格的血糖自我监测是控制血糖,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强力手段。并且可以减少发生高血糖症和低血糖症的危险。

2. 目前国内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行为不容乐观,48.6%的患者没有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往往无法向医生提供自己的血糖记录,进一步提高了治疗难度。

3. 根据糖尿病类型、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方案不同,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也因人而异。要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

4. 糖尿病患者要牢记血糖自我监测的警示灯,在感到任何不适时,都要尽快测血糖。

5. 连续血糖监测技术通过可视化的血糖值和血糖变化曲线,增加患者对血糖波动的直观认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并可能延缓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最优的自我监测血糖方案。

*配图来源于网络

悦体港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

营养与代谢中心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如果觉得《血糖自我监测小常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