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患者夏季步行运动四大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夏季步行运动四大注意事项

时间:2018-09-24 10:35:30

相关推荐

糖尿病患者夏季步行运动四大注意事项

夏季气温较高时,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高发期,发病人数约占全年发病人数的25%。一般来说,当环境温度达到31℃时,中老年人就应适当减少体育活动了。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中老年人更要注意活动适量。

步行运动属于有氧运动的一种,由于运动量保持适中状态,因此,很适合中老年糖友。不过,炎热的夏季,气温较高时,步行运动也需要注意安全。

1、应避开高温时段

中老年人步行锻炼应避开气温最高的中午时段,宜选择早晨或傍晚,最好选择傍晚。阳光强烈时,外出健身应注意防晒。应配备遮阳物品,如防紫外线伞、遮阳帽、墨镜等。夏季人体水分蒸发较多,饮水对进行步行锻炼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但需注意,行走过程中不宜贪凉冷饮,防止引起体内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病情。

2、热身运动不能少

步行运动与其他运动一样,同样需要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在快步走路之前5~10分钟,以较慢的速度(每分钟80~100步)步行,做好热身运动。中等强度走路锻炼后,不要马上停下来,可以放慢速度走5~10分钟,或者做5~10分钟的拉伸锻炼。

3、运动量应适宜

体弱的老人可选择慢步走,中年人则可进行较快步行走,并适当进行长距离走。中老年人一般每天应坚持30分钟到1小时的步行运动,或累计走5000~6000步,每周锻炼2~4次,随着体力的增加,运动量可逐渐增加。

适宜的运动量是科学锻炼的关键因素。可采用目标心率评定运动量的方法,具体方法是:采用运动后170减年龄计算目标心率的公式。例如一位60岁的成年人锻炼后每分钟心率保持在110次(170—60)左右是比较安全的。

4、伏天锻炼避免中暑

伏天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季节,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空气湿度大,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如果在高温条件下再进行体育运动,那么人就会大量出汗。出汗过多,会使体液和血容量减少,血液浓度增高,此时极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发生脑梗死。

此外,人在气压低的情况下进行体育活动,可增加心脏和大脑的耗氧量,也会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伏天应减少室外活动,不妨在室内进行原地踏步运动,或在室内使用健身车进行锻炼。

患糖尿病足的人能步行运动吗?

除了严重糖尿病足者,有糖尿病足的病人可以步行运动,因为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下肢与足的血液循环,但应特别注意对足的保护与护理。做好选择合适的鞋,每次运动前,注意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鞋内有无破损,不能穿有破损或经过修理的鞋。运动后要仔细检查足部有无红肿或受压的痕迹,如果有,说明鞋可能不合适。一旦发现有皮肤破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足畸形或足肿胀的患者,步行以散步的方式为宜,不宜速度过快,强度过大。

如果觉得《糖尿病患者夏季步行运动四大注意事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