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中药方剂 | 具有解酒作用的中药

中药方剂 | 具有解酒作用的中药

时间:2020-11-21 01:08:21

相关推荐

中药方剂 | 具有解酒作用的中药

导读:

过年过节,朋友聚会,人们都免不了推杯换盏,小饮几杯,不过小酌怡情,醉酒则伤身,过量饮酒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器官组织造成影响并对电解质、营养代谢等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寻找具有解酒作用的食物或药物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点。

过年过节,朋友聚会,人们都免不了推杯换盏,小饮几杯,不过小酌怡情,醉酒则伤身,过量饮酒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器官组织造成影响并对电解质、营养代谢等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寻找具有解酒作用的食物或药物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点。

醉酒的原因:酒主要成份就是乙醇,人体内若是具备乙醇脱氢酶,就能使乙醇分解成乙醛。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酶的分解,变成乙酸。乙酸对人体没有危害,然后又会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和乙醛对人体危害最大。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乙醛不能被完全分解为乙酸,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因此,不善饮酒,酒量在合理标准以下而醉酒的人,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对于善饮酒的人,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了乙醛脱氢酶的分解能力,也会发生醉酒。

芦洁等(《同济大学学报》,2002(02))选择了古方中多次应用的解酒中药六种,并自行配方一种,市售解酒中药制剂一种,共八种,测定其水提物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传统中药白豆蔻、葛花、复方解酒保肝茶、市售葛花王水提物使乙醇脱氢酶活性增高,激活率分别为2.82%、15.95%、40.20%和14.31%,提示这些中草药降低乙醇浓度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激活乙醇脱氢酶的活性。而枳椇子、葛根、三七、甘草使乙醇脱氢酶活性未升高反而降低,作者认为它们的解酒保肝机制不能单纯从酶学方面解释。

1、葛根。葛根性味甘、辛、凉。具有发表解肌,升阳止渴,解热生津之功。早在唐朝已用来“解酒毒”,《食疗本草》指出:“葛根蒸之,消酒毒。”葛根“解酒毒”成分被认为是其总黄酮类物质。有实验表明葛根总黄酮能提高小鼠对乙醇的耐受量,降低血中乙醇含量。葛根提取物(葛根素)能有效拮抗酒精所引起的MDA水平的升高。

2、葛花。是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的花,可解酒醒脾,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解酒药物之一。葛花能够在乙醇的肠胃吸收及代谢两个环节发挥作用,其水提取物通过激活乙醇脱氢酶活性来降低乙醇的浓度,从而有效地降低血中乙醇浓度,对酒精引起的肝细胞损害有保护作用。此外,葛花中的皂角苷、异黄酮等成分还可改善酒精导致的新陈代谢异常。

3、枳椇子。为鼠李科拐枣属植物,具清热利尿、解酒毒之功效。民间有“千杯不醉枳椇子”的说法。《医方考》记载:“枳枸子,解酒,过于葛花。今后凡遇伤酒中酒者,宜用之”。现代研究表明,枳椇子可加快乙醇的代谢,提高血中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降低乙醇所致的ALT、AST、MDA升高等作用,其提取物可降低酒后血中乙醇浓度,增强肝中ADH 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消化道对乙醇的吸收,从而起到有效的降醇解酒作用。

如果觉得《中药方剂 | 具有解酒作用的中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