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开篇便是“三家分晋” 司马光想借《资治通鉴》传达什么?

开篇便是“三家分晋” 司马光想借《资治通鉴》传达什么?

时间:2024-03-20 09:09:13

相关推荐

开篇便是“三家分晋” 司马光想借《资治通鉴》传达什么?

楔子

元丰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阳),提举嵩山崇福宫事的端明殿大学士、太中大夫、上柱国、河内郡公司马光,向东京(今开封)城内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鉴》的最后部分《唐纪》和《五代纪》,并进表以闻。

于皇城睿思殿内翻阅《通鉴》的神宗皇帝,览之无不震撼,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亲作书序,特赐名为《资治通鉴》。

自熙宁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自请离朝出任地方,之后避居洛阳专心学问一心著书,违离阙庭,十有五年,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方才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华夏历史,编纂成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巨著。

《资治通鉴》在史学中的地位不赘多言,单以其“鉴盛衰,法善戒恶”的治政思想,就为历代王朝的统治者所看重借鉴。

但诸位可知,司马光为何要将《资治通鉴》的起始时间,选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为大宋帝国的主要执政者之一,司马光此举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晋,礼崩乐坏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资治通鉴 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这一年的华夏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马光大感礼制大崩,纲纪大坏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册封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赐全副黼[音辅]冕圭璧(诸侯的礼服礼器),一时间原为晋国封臣的赵、魏、韩三家,堂而皇之的成为周室列土封疆的诸侯国,无论名实,都已彻底将晋国瓜分殆尽,史家称之为“三家分晋”。

而在“三家分晋”之前,虽然周室经幽王、厉王失德,国势日衰,可“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礼法纲常仍在,社会秩序犹存。

可随着三晋强盛,以大夫之位凌驾国君之上,而本应是维护礼法为天职的周天子,居然认可了赵、魏、韩三家的“悖逆”行径,加封侯爵,自坏周室根基,开“坏礼”之先声。

以至于司马光呜呼哀叹: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害糜灭几尽。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坏,这是司马光认为周室之所以衰败的关键原因,若维护国家纲纪法统的“礼法”崩坏,那么天下又怎能不混乱呢?

所以司马光将“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作为划分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岭,标志着“礼法”崩坏下的大争之世的来临。

当然以“三家分晋”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故事,也不独独是为了表明礼法败坏的开始,更是为了体现司马光儒家治国理念中的“礼治”和“德治”思想。

《资治通鉴》中的治国理念

一、编书的目的

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目的是什么呢?

诚如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所说的那样:

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几,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自司马迁“通古今之变”作《史记》,班固“断汉为代”写《汉书》以来,历朝历代都会编纂史书,且通常后代为前朝所作。宋之前的史书,除了《史记》和《汉书》外,正统的史家之作还有《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隋书》、新旧《唐书》等等一大堆纪传体史书。卷帙浩繁的正史,寻常人通读都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更别论日理万机、操劳国事的君王了。

为了能让皇帝快速的从史书中得知兴替之道,盛衰之理,于是司马光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编纂了一部编年体史书,专为执政者服务。

所以说《资治通鉴》最初就是为大宋皇帝特意编修的,它的政治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方便皇帝从中汲取治国思想。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回头看《资治通鉴》的开篇,你就会发现这不正是司马光治国之道的直观体现吗?

二、儒家的“礼治”

何谓礼?纪纲是也。

《左传》上言:“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世也。”

可见“礼”具有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内涵。

因而儒家学说大兴以后,“礼”也成了儒家一贯主张的为政基础。儒家经典《礼记》便对“礼”和“礼治”的内容进行了明确: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 曲礼上》

“礼”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周公“制礼作乐”以来,礼治一直是维系周室天下有序运转的重要法则。所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开始混乱,才有孔子一生奔走,致力于恢复周礼,并发出“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的感叹。

司马光不叙述周朝前期历史,宁肯让“周纪卷”不完整,也要警醒皇帝,作为最高执政者,放弃礼治,其后果就是诸侯称雄,天下纷扰,国将不存。

朱熹便清楚明白的点出这一点:三晋之事,《通鉴》取为篇首,且深以礼与名分为言。

有“三家分晋”这一前车之鉴在,司马光以史家春秋之笔法,将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根本之道,着重点出,“礼治”已经上升到全书立意的高度,而“礼教关乎兴衰”的论点呼之欲出,以三晋开篇更显司马光的良苦用心。

除了礼治,司马光在叙述三家分晋时,另辟蹊径,以失败者智伯为视角,展现三晋分立的过程,更是将儒家的另一重要思想,“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三、儒家的“德治”

熟知三家分晋这段历史的朋友,都应该清楚,赵魏韩三家实际上瓜分的是智伯的土地,晋国国君早就名存实亡,智氏实力最为强大,“晋国政皆决智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在《史记》中,三家分晋的主要故事,正是赵氏联合魏、韩两家攻灭智伯,方才奠定三家开国的基业。

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迥异于《史记》以赵家为主线,成功者的角度书写这段历史,反而着重描写极盛一时的智伯是如何失败的,这就突显出了儒家德治的核心思想“仁”。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借智果(晋国大夫,智氏家族军师)之口点出了对智瑶(智伯)的评价: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

智瑶什么都好,形象好、武艺好、才艺好、口才好、性格好,看起来是智氏杰出的继承人,可唯独智瑶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便是“不仁”。

按照儒家的划分:德才兼备为圣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无德无才为愚人;才胜德者为小人。智瑶就是儒家意义上标准的“小人”。

那么“小人”对家国有什么危害呢?

智果又说了: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司马光借智果之口很明白的劝诫为政者,即便你再有才,可无德(即不行仁义),那么必然招致国家的败亡(智伯的败亡就是很好的案例)。

说的这,你会发现,司马光正是借“智伯败亡”的故事,向世人树立了儒家思想的普世价值观,为人要“仁”,为政更要“仁”,道德永远摆在政治的第一位。

结语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经学大兴,到北宋时期,开国的太祖皇帝赵匡胤,鉴于唐末五代藩镇之乱,崇尚文治,儒学的地位自然随之水涨船高,经仁宗之后,儒学已经发展到前代不能企及的高度,朝中要员皆儒臣。

所以秉持儒家治国之念的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自然要夹带当时政治立场,对历史进行修正解读。“三家分晋”作为开篇故事,以战国代周纪,就是为了强调,违背儒家“礼”的制度和“德”的价值,必然会使国家出现混乱、动荡的局面。

正如司马光在开篇议论中所说: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

这正是儒家思想作为时代主流的大背景下,对官方史书产生的影响,定下的基调。

如果觉得《开篇便是“三家分晋” 司马光想借《资治通鉴》传达什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