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蜜蜂白垩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

蜜蜂白垩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

时间:2020-12-19 01:21:34

相关推荐

蜜蜂白垩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

白垩病是由蜜蜂球囊菌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在患病蜂群中,蜂球囊菌可快速蔓延,导致大幼虫和封盖的幼虫死亡,死虫表面布满白色的丝状菌,虫尸失水干燥,慢慢变成石灰状硬块,颜色由灰色逐渐变成黑色或白色,故该病又称石灰子病。白垩病对蜂群危害较大,严重时甚至可以造成一个蜂场的全部蜂群灭亡。转地养蜂,由于蜜蜂过度劳累,其抗逆性下降,蜜蜂患白垩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蜂群极易患病。 年吉林省养蜂所在本省范围内对 5 个地区蜜蜂疾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蜂群患有白垩病,可见白垩病对蜜蜂危害极大,防治白垩病是养好蜜蜂的关键环节。

1蜜蜂白垩病的发病因素与诊断

1.1蜜蜂白垩病的病原

蜜蜂白垩病是由蜂球囊菌引起的,蜂球囊菌子实体呈球状,内有很多孢囊,在适宜的条件下,孢囊发育出雌、雄菌丝,雌菌丝形成的藏卵器与雄菌丝形成的藏精器结合,形成子囊,子囊有极强的生命力,在自然界保存 15 年仍具有感染能力。

1.2蜜蜂白垩病发病的适宜条件

球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5~35.5℃,相对湿度越大,越有利于萌发,湿度低于 80%则不利于萌发。蜜蜂幼虫通过肠道内的CO 2 促进球囊菌孢子的萌发,当CO 2 浓度达到 20%时,球囊孢子的活化率为 100%。当幼虫被球囊菌感染后,耗食量剧减,最终停止取食。球囊菌产生的胞外酶辅助其侵染幼虫中肠,球囊菌侵入中肠肠壁后,菌丝开始进入体腔生长,甚至侵入幼虫后肠。

1.3蜜蜂白垩病发病的外界因素

白垩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关,从早春 2 月到晚秋 11 月中旬,均有蜜蜂白垩病的发生。早春或初夏气温变化大,蜂群正处于繁殖增长期,幼虫多,子脾面积大,是白垩病的高发期。养蜂实践表明,早春或初夏,一旦降温,边脾和脾边缘的幼虫由于蜂团收缩易受冻,或蜂群繁殖很快,雄蜂幼虫常常被抛置于育虫圈外受冻,易诱发白垩病。研究表明,此时蜜蜂球囊菌在稍变冷的幼虫体上生长最好,从正常的巢温35℃下降到 30℃,仅几小时就能促使白垩病发生。

1.4蜜蜂白垩病的传播途径

蜜蜂白垩病主要是通过球囊孢子和子囊孢子传播。患病幼虫、病死幼虫的尸体、被病菌污染的饲料、被病菌污染巢脾及蜂具、被携带孢子的蜜蜂污染的蜜粉源和水源等都是传染源。蜂群间的传播主要通过盗蜂和迷巢蜂将污染的饲料饲喂给健康的幼虫;养蜂员不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随意将病群中的巢脾调入健康群;转地放蜂和蜜蜂商业授粉等,都是引起蜜蜂白垩病暴发的重要因素。

1.5蜜蜂白垩病的诊断

可疑蜂群患白垩病时,提取老熟子脾,观察将要封盖和已封盖幼虫,看是否有幼虫体肿胀并充满巢房的情况,挑取幼虫尸体的表层物置于载玻片上,滴1 滴蒸馏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若能清楚地看到棉花状的白色菌丝和含有孢子的孢囊,则可诊断为白垩病。

1.6蜜蜂白垩病的危害

球囊菌为害蜜蜂幼虫,患病幼虫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菌丝尚未形成,体色和健康的幼虫无明显差异;中期幼虫开始膨大,腹面长满菌丝;至后期,整个幼虫被菌丝包裹,虫体逐渐变硬。同一蜂群中,雄蜂的幼虫比工蜂的幼虫更容易感染球囊菌,雄蜂3~4 日龄的幼虫和工蜂 4~5 日龄的幼虫容易染病,多数染病幼虫 5 天后死亡。球囊菌虽然不会为害成年蜂,但是成年蜂会通过外界的采集、食物的哺喂将被孢子感染的食物饲喂给幼虫,使幼虫受到球囊菌的感染而致病。患病的蜂群很难繁殖成强群,有可能全群覆灭,严重时会威胁整个蜂场的安全。

2蜜蜂白垩病的防治

引起蜜蜂白垩病的因素既有外界因素(温度、湿度、蜜蜂采集的或者人工饲喂的蜜粉水源及使用的工具等),又有蜂群内部因素(蜜蜂免疫力、蜂群群势大小、蜂群饲料储备、蜂群温湿度及蜂螨等),蜂群发病时,外因与内因将同时起作用。如果养蜂者能够意识到这些因素的重要性,积极进行人为干预,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白垩病对蜂群的危害。

2.1蜜蜂白垩病的预防

2.1.1饲养强群

蜜蜂白垩病与其他蜜蜂疾病一样,强群都会较弱群少染病或减轻危害。养蜂者要树立一种终年饲养强群的观念,首先要从培养强群越冬做起,这样第2年的蜂群健康繁殖才有保障。早春或初夏,整顿蜂巢,使蜂多于脾,弱群可以采取以强补弱或将两个弱群组织成双王群,保证子脾边缘的幼虫能得到蜜蜂护脾的有效保温,增强蜂群抗病能力。

2.1.2规范蜂群管理

放蜂场地要选择干燥、通风、阳光可以照到的地方,蜂箱底撒干石灰,垫高20cm,要保持前低后高,防止雨水倒灌,降低箱内湿度;保持蜂群巢内饲料充足,这样幼虫才能营养充足,发育良好;不饲喂来路不明的饲料,花粉必须消毒,可采用钴 60 照射或者微波炉加热等方法消毒。

2.1.3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种

蜜蜂的卫生行为是指能够快速识别并清除出染病蜜蜂幼虫的能力,避免这些染病幼虫进一步发展成为新的传染源而引起蜜蜂更严重的感染。具有卫生行为的蜜群可以抵御多种蜜蜂病的危害,蜜蜂的抗病基因可以遗传,选育抗病良种是防治白垩病的有效途径。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喀(阡)黑环系、双喀单交种等种王,都具有较好地抗白垩病的能力,选择抗病种王培育生产王,对抵抗蜜蜂白垩病的危害会有很大帮助。

2.1.4防治蜂螨

蜂螨不但吸吮蜂体营养,同时也是蜂球囊菌孢子的传播媒介。有蜂螨为害的蜂群与无螨害蜂群相比,有螨害的蜂群,白垩病的发病率将增加 80%以上,特别是早春繁蜂前、大流蜜结束后及晚秋断子后一定要抓住时机彻底根治蜂螨,避免白垩病通过蜂螨进行传播。

2.2蜜蜂白垩病的治疗

2.2.1患病蜂群的饲养管理

在蜂群的日常管理中,如果发现有白垩病的症状,应该马上隔离,把患病蜂群搬离蜂场,以免传染给其他蜂群。对于病情较轻的蜂群,可用镊子将病虫挑出,将病虫焚烧深埋,巢房用棉签蘸酒精消毒;病情较重的蜂群,要马上更换蜂箱,如果继续使用病群蜂箱,应用酒精喷灯火灼烤或者高锰酸钾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将带有患病幼虫的巢脾抽出,换入无病的巢脾供蜂王产卵,同时将抽出的巢脾化蜡销毁。患病蜂群要缩脾紧蜂,清除所有的雄蜂和雄蜂封盖子,以免扩大病群疾病传播。病群周围的蜂尸要清扫焚烧深埋。

2.2.2蜜蜂白垩病的药物治疗

20 世纪 90 年代初,蜜蜂白垩病开始在我国流行,该病具有危害重、传播迅速快、持续时间长、难以治愈等特点,引起广大养蜂者和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通过研究试验,各种治疗白垩病的药物陆续被发现,现将有代表性的治疗药物加以整理,供大家参考:

食用碱 50g,均匀地撒入蜂路中,两头框槽和蜂箱空间也撒一些,撒 1 次就可以,10 天左右就可治愈。“垩立克”或“蜂必康”稀释后拌入蜂蜜或花粉中饲喂,还可以将蜂体、巢脾、箱壁每 1~2 天用稀释液喷雾 1 次,连续用4~5 天。

两种方法同时应用,效果更佳。大粒盐 2g,装入小塑料瓶盖内,放到箱底巢脾下方,3~5 天后可治愈,以后每 15 天放 1 次。在晴天用 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带病蜂群进行体表喷雾消毒,喷至成年蜂体表雾湿状为好,每天 1 次,连喷 3 天。

(来源:《特种经济动植物》 第2期 | 杨春红 常志龙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 葫芦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感谢关注,欢迎分享!

精 彩 回 顾

蜂花粉治疗前列腺增生 !

蜂胶的降脂作用及调控脂质代谢研究 !

中蜂起盗,如何识别 ?

被当作货币的蜂产品—外国传说和生活中的蜂蜡

蜂群越冬管理经验!

●十月全国蜂群买卖信息发布平台!(中旬)

九月全国蜂产品供应信息留言平台 !

黑夜来临多功能红白两光LED养蜂头灯助您事半功倍!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蜂具商城”!

如果觉得《蜜蜂白垩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