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教考探究│孟宪军 刘志刚:中考现代散文阅读试题特点及教学建议

教考探究│孟宪军 刘志刚:中考现代散文阅读试题特点及教学建议

时间:2019-08-30 20:49:16

相关推荐

教考探究│孟宪军    刘志刚:中考现代散文阅读试题特点及教学建议

投稿提示

关于投稿的形式要求,我们在杂志上刊登过;杂志上每篇文章引文也都给出了尾注;公众号上每次推送文章时,文前也一再做出提示。

然而,现今我们收到的许多稿件,形式上的问题依然很多,比如,无摘要和关键词;引文或不标出处,或不按照GB/T7714—《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着录规则》给出,或出处不完整。再如,姓名、单位、邮编等付诸阙如或不全。

各位老师在投稿前,请仔细检查:

1.是否有摘要和关键词?

2.教材以外的引文是否给出出处?给出的出处是否合乎规范?

3.姓名,电话,单位,邮编,邮箱,身份证号等信息是否完全?

这样,既合乎了基本的学术规范,也能彰显出您受过学术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

4月11日

光盘征订启事

第六届“中语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光盘已制作完成,初中组定价90元,高中组定价90元;同时邮购初中组和高中组光盘的,优惠价170元。邮购请转账至:

名称:北京首师大作文导报社;地址、电话: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010-68485897;开户行及账号:农行北京玉渊潭支行11050301040004237。如需发票,请在附言中提供发票抬头及纳税人识别号。转账后请把邮寄姓名、电话、数量、地址、邮编等信息发送至:zydk@。

咨询电话:010-68980051

欢迎订阅《中学语文教学》

本刊征订工作已经开始,请广大读者朋友抓紧订阅,不要错过订阅时间。

订阅方式:

1.邮局订阅:每期10元,全年120元。邮发代号:2-32。

2.本社订阅:直接在本社订阅可以享受优惠,可以更快地获读本刊。订阅方式灵活,零售、整订、破订均可。

零售价:每期10元;

订阅一年:115元;

如果需要挂号邮寄,每期请另加挂号费3元,并请务必在汇款附言中说明。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凡直接在我社整年订阅本刊的作者稿件优先发表。凡直接在本社订阅的读者在以后购买我刊的产品时享受优惠价格。

汇款方式:1.银行转账。名称:北京首师大作文导报社;地址、电话: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010-68485897;开户行及账号:农行北京玉渊潭支行11050301040004237.请在附言中提供发票信息,转账后请把转账凭证、寄刊信息姓名、电话、数量、地址、邮编等信息发送至:zydk@。

2.邮局汇款。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邮编:100048,收款人:韩振。汇款时请务必附言注明数量、寄刊地址、邮编、电话。

订刊电话:010-68980051,68982069 传真:010-68900521,68902303。

【摘 要】各地中考现代散文阅读试题考查着力点十分鲜明:思想内涵的个性体认,文本体式的合理解构,语言魅力的阐释欣赏。这为散文阅读教学改革指出了方向,教师应在增强学生思想情感积淀、培育优秀阅读思维品质、突出文本特质和个性阅读体验等方面下功夫,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持续发展储备潜能。

【关键词】中考 现代散文 试题特点 教学建议

今年各地区中考现代散文阅读试题的命制,在践行课程改革理念、弘扬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把握文本属性特征和尊重阅读主体多元化、差异性阅读心理,于客观甄别学生阅读能力、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表现出鲜明突出的特色亮点。

一、思想内涵的个性体认

试题所选文本的优劣制约着命题质量的高下。正是由于命题者“千淘万漉”的艰辛付出,我们领略到散文文本独特的魅力:

拓眼界厚积累。选文或镌刻着鲜明时代印记,如江西省《马》;或追寻中华优秀文化踪迹,如天津市《刺绣时光》;或聚焦于见证人生历程的实物,如广东省《灯如红豆》:这种不受生活拘囿的选材意向,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生活语文理念,深刻认识语文学习与关注自然、社会、人生的有机联系,通过阅读增强积淀,化育灵魂,涵养品质。

重品位促生成。这些文本视角巧妙独特,大多有“见微知着”“平中见奇”的特点,包裹着闪光的精神“内核”,具有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的魅力。不同的学生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体悟到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意蕴,是评价关注的重点。而对作者意图的还原和文本意义的生成,与学生个性有关,也与其积累的水平、认知能力密不可分。今年多地试题采用了“分层赋分”的方法,如浙江湖州市第8题“文章最后一段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理解”,答案评分均设置了三个层级。这种个性化、差异化的设计,适应了解读散文思想内涵的内在规律,使学生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成为试题一大亮点。

二、文本体式的合理解构

作者依据写作意图,因循“散文”体式特征和特有写作思维方式,以个性化创造在有效发挥散文功用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写作目的。阅读如果抛开“体式”解构,就难以找到科学有效的途径。今年各地试题普遍重视了因“体”设题:

一是对个人化生活内容的概括归纳。概括归纳类题目,紧扣生活内容的“独特性”,表现出对“体式”的重视。方式除补空外,还有“填表”“填图”等。如江西省第13题“作者围绕‘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图表”。

二是对内涵和构思的梳理解释。前者涉及文本意蕴哲思,作者情感、意图等,如天津市第18题“联系全文,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后者包括脉络、视角、载体等,如浙江绍兴市第10题“作者选取‘露珠’这一事物来阐发情思,有何作用”。

三是对独特艺术手法的鉴赏评价。突出特征、抑扬结合、借物寓理等均包含在其中,如山东东营市第13题“试就选文写法上的一个显着特点及作用谈谈你的理解”。这些题目体现了对散文“以个性化语言表现个性化自我”这一体式特征的尊重,是“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解构立意的体现,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散文意义与养成优秀阅读思维品质。

三、语言魅力的阐释欣赏

散文语言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和独特审美特征;阅读散文需着力于语言,并用语言这把钥匙打开文本宝库大门,再因循文意,领略以鲜活生命力构建散文主体、承载作者灵魂的语言之魅力—— 在这种“以言解意”“因意悟言”的穿梭中实现对文本的深入把握。今年试题对语言考查意向呈现为多个维度:

一是其传达的情意,北京市第21题“‘诺玛阿美’在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指的是心中理想的家园,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指的是什么”。

二是其包含的“心理动机”,山东德州市第20题“第④段画线的句子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

三是其呈现的审美特征,如江苏宿迁市第17题“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宫墙圈不住它。钱财买不动它。黑暗禁不得它。谀颂也惑不了它”。

四是其建立的相互关系,如浙江嘉兴市第13题“同样是被暴雨漫透,为什么徐志摩说‘我正为要漫透来的’,而祥子却‘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请你联系文本和《骆驼祥子》进行比较探究”。

这些题目将语言的形、色、味与作品经脉、血肉乃至灵魂,融为一个富有生气活力的生命体;通过对语言点切片和“成分”“功用”的分析,破解其与作品内涵之间的关系。

今年各地中考散文命题的特点趋势,为初中散文阅读教学指出了方向,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增强思想情感的积累与淬炼

首先,培养敏锐感受力和认识能力。学生思想的深浅、丰瘠和情感的体验水平,要在答卷上呈现出来接受甄别。思想情感的培育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而散文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因此这种生活中的积累和培育是解读散文的基础。

其次,构建生命间的互动关系。学生心理还处在一个发育期,思想情感储备不足,认识和体验能力均存在缺陷,而散文个性化特点也为理解造成障碍,阅读文本难以产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因此,第一,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往往事先将题目设计好,这种“先入为主”的干扰,使学生失去了静心涵泳和获取原初感受的机会,在被动被迫中丧失了自我。第二,拓展阅读深广度。教师可以教材“三位一体”框架为范例,通过“主题阅读”等形式组织散文教学,将主题、题材、体裁相同相异的散文进行不同方式的组合,在“同化”“顺应”中形成深厚人文积淀。第三,加强阅读反思。学生阅读中伴随着联想想象、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和含英咀华。通过反思,以文本观照自我,使自己心灵世界变得越来越富有而美丽。

最后,有效发挥课堂“教示”作用。散文教学不能置文本思想于不顾而偏重技巧分析;“言”“意”分离,或者丢掉语言而专注于意义的挖掘,就会割断文本内部的联系,对于思想情感的领悟会变得虚妄无依。因此,需要在写作意图、艺术表现同思想情感之间的关系上寻找结合点。在这样的“教示”下学生会探寻到科学的阅读途径,从而不断“习得”语文能力,“悟得”生命真谛。

二、培育优秀阅读思维品质

片面理解“多读”就会使学生因不堪重负而产生厌倦仇视心理,培养优秀阅读思维品质则是实现持续发展之必须。

整体性思维。每一篇散文是特定内容、特有载体及个性言语模式有机融合的产物,其所表现的内容不论是自然的形貌、人生的遭遇,还是事件之因果、心情之俯仰,都有相对的完整性,也都是作者完整思维和情感过程的再现。那么,解构文本就不能将要素、局部与整体分离,而应:或着眼于文本构成的不同视角,如意蕴、脉络、语言等,并通过这一视角透视和解释整篇,比如解构线索不脱离内容,欣赏语言不脱离情意;或着力于标题、精彩细节等局部,并借此解读文本某个方面的特征,如通过心理细节归纳脉络设置的特点,借助片段理解作品景情、物理关系。这样既遵循了散文阅读的内在规律,也与中考命题的意图相吻合。

理解散文文本意义价值是载体途径,涵养阅读能力、品质是根本目的。学生理解过程、思维方法和习惯比结果更重要;要利用文本资源,历练学生多种阅读能力。准确把握文本和阅读生成的资源,它们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使文本价值得其所用,使学生能力各有所长。同时应使学生意识到阅读散文与形成能力的关系,尤其复习过程,应跳出文本和题目本身,从整体上把握不同题目的不同能力考查意向,从而提高解答的正确性。

体式思维。创作意图决定反映生活、表达情思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物化为具有特定体式的作品。阅读不同体式的文学作品,思维方式、着眼角度、用力方向也必须因“体”而异。

从功用体式看:其一,散文是以作者个性化经历、认知、情感跟读者倾诉,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审视“特有”生活、表达独特认知的,那么散文教学就要探寻属性“独特”的事物所承载的“个性化”的情思,而非像小说去挖掘普遍本质规律。其二,散文以抒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传达对实有生活的理解感悟,阅读应着力于客观存在的景物人事的属性特征,不能分析情节创设是否巧妙曲折、悬疑迭生之类;也不应以用典型化艺术手段塑造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标准去把握散文人物,因为他们是实有的而非虚构的。此外散文多摄取有“意味”的片段把闪光的珍珠串成项链,因此,不能去评价记叙要素是否完整,是否规矩地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言语体式说,散文以个性化审美语言倾诉作者在与审美对象“交流”时所产生的情思和价值倾向。这种个性化和审美性取决于作者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取向。欣赏散文语言要将诵读与涵泳有机结合起来,展开联想想象,融入主观情感,更需用锐利的眼光和善感的心灵去发现、欣赏和感悟其独特“个性”。

不同类别的散文,写作运用的思维方式、建构的文本形态也就有较大差距,因而教学的立意和着力点也都有较大差别。阅读“哲理寓意类”散文,落脚点与普通的“写景状物”“写人叙事”的作品不同,后者应侧重理解作者如何传达情意,前者应侧重领会如何寄寓哲思,如何成为浑然天成的生命体。而“文化习俗”类散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着重点应为审视和追寻生活内容如何包含文化理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这种将文化意义“根植”在生活内容中与将哲理“寄寓”在生活内容中,是两种不同的构建形式,解读解构的思维方式一是提炼,一是分辨。

强调重视体式思维的养成,是为了改变忽视体式解构、体式思维能力培养的倾向,纠正把散文当作小说、实用文去教的偏向,也是顺应文本解读规律和中考散文阅读命题意向的必然诉求。

三、突出文本特质和学生个性体验

典范的散文从“内”到“外”到每处细节,都散发着诱人魅力。于是学生眼里处处是美点,反而看不清文本的特质。文本特质“就是一个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标志性属性,也即文本的独特个性,特定形式和特定内容完美结合的那个聚焦点”[1]。它是核心教学价值所在,或为整体上创造的审美境界,或为局部呈现的亮点,或是写法上的创造,或是语言的精妙传神。

认识解读“特质”,一要“向内转”。即聚焦文本特质的价值及与文本其他部分的内在联系。《壶口瀑布》的特质就是描绘瀑布审美特征,自然提炼人生哲理。文章大篇幅于瀑布、河石上浓墨重彩,看似意在穷尽壶口水石独有形态,到最后一段才令人恍然大悟,展示黄河品格、阐发人生哲理才是其倾力追求。而由此上溯便会发现,前文是层层的铺垫,都为这个“追求”埋设的伏笔。二要“向外转”。要从文本中跳出来,在更宽阔的视野里,让作品的“特质”鲜明突出地显露出来。能否找到同类属而“特质”相同相异的不同作品,能否形成适切而有价值的比较点是关键。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到《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的共同特质,则引导在具体构思和写法上甄别探究:构思上前者侧重于花树今昔生命形态的刻画,并从中提炼出关于生命特性的认识,后者则将花树与人的生命历程交织在一起,把对生命的感悟融入其中;写法上前者通过精雕细刻为花树“造型”,展现其独有的特征,后者则以简笔勾勒呈现花树在不同时期形态的片断,反映其生命遭遇。“特质”及其价值的认知与利用,是提升文本解读质量和建构文本意义的必由之路,是改变重视散文共性、忽视个性浮躁倾向的有力举措,这也是中考试题将“特质”作为考查内容的原因所在。

散文阅读教学还应基于学生的发现和疑惑。散文内容的独特性和言语形式的个性化,必然引起学生个性化的心理反应,如发现了作者情感变化轨迹、作品闪光的思想、构思上的精妙。这些发现会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如果教学中不给学生展示机会,而代之以教师的理解,就会形成其依赖心理和惰性。中考试题设置开放性题目和分层答案,就是对这种规律的尊重。学生与具有独特属性特征的散文文本的错位、矛盾,会产生疑惑,而指导解决这些疑惑正是阅读教学的意义价值所在。解决学生疑难困惑的方法和质量,制约着学生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效益。

从文学鉴赏一般规律上说,散文作品一旦成为文本,也就成为学生与作者共同建构的艺术品。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审美要求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比如改变内容、构思、写法等,即以独特性、创造性思维投入阅读,与作者共同建构文本的意义。这既是散文鉴赏的显着特征和应有担当,也便为文本解读创造了广阔空间,为阅读品质的提升开辟了崭新蹊径。

[1]李永红.三思小说文本的“那个我” [J].语文教学通讯,(10B).

(山东省东营市教科院 257091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 257400)

(《中学语文教学》第8期)(本刊公众号zhongxueyuwenjiaoxue

如果觉得《教考探究│孟宪军 刘志刚:中考现代散文阅读试题特点及教学建议》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