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睡眠与觉醒的生理基础 学习6 睡眠障碍

睡眠与觉醒的生理基础 学习6 睡眠障碍

时间:2022-01-14 16:24:09

相关推荐

睡眠与觉醒的生理基础 学习6 睡眠障碍

一、与异相睡眠有关的障碍

异相睡眠障碍是患者突然从觉醒状态陷入异相睡眠,发作时不伴有动作表现,且时候对梦境体验能够回忆和叙述。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指长期的警醒程度减退,和在不应睡眠的时间里,发作性的不可抗拒的睡眠。大多数患者有一种或数种其他症状,包括睡眠发作,猝倒症,睡眠麻痹和入睡幻觉。

1、睡眠发作

睡眠发作是不可抑制的,但为时短暂,患者醒来后觉得精神很好。在任何场合,如吃饭,谈话,工作,行走时均可突然发生,单调的工作,安静的环境以及餐后更易发作,可能发生在行路中,可能发生在谈话时,也可能发生在开车时的驾驶座上。这种短暂睡眠的发作长持续2-5分钟,一般睡眠程度不深,易唤醒,但醒后容易再次入睡。

2、猝倒

猝倒(cataplexy)是发作性睡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强烈的情绪刺激下,如喜悦,痛苦,发怒,兴奋等情绪下,患者突然发生短暂的肌张力减退和运动抑制,以至于跌倒在地,但意识清晰。患者像是从清醒状态突然进入异相睡眠状态,症状在情绪消退或患者被触及后消失,一般持续1-2分钟。

3、睡眠麻痹

睡眠麻痹(sleep paralysis)常发生于睡眠和觉醒间期,一般在早晨醒之前或者午睡时发生。多见于青年人。患者醒后发现自己全身不能动,仅仅呼吸和眼球运动不受影响,意识清晰,往往伴有焦躁和幻觉。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缓解,偶然长达数小时。但只要有人推他一下或与他说话,就立刻恢复清醒状态。

4、入睡前幻觉

入睡前幻觉(hypnagogic hallucinations)是出现在入睡前的幻觉。这些幻觉常是觉醒和睡眠转换时出现的可怕的噩梦。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动态有知觉,但同时又像在梦境中。患者恢复正常后,还能描述幻觉内容与内心体验。

发作性睡病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但更常见于年轻人,发病时期多在10-20岁之间,可能与遗传有关。

发作性睡病的多数症状也许可以解释为觉醒期间对异相睡眠抑制机制失败的的结果。一般认为发作性睡病是由异相睡眠发生在不正常的时间中所致:

睡眠发作表示在白天经过短暂的困倦阶段而突然发生异相睡眠;

猝倒表示在异相睡眠时出现的肌张力松弛;

睡眠麻痹是异相睡眠醒来后肌张力松弛的继续;

入睡前幻觉是表示患者正常异相睡眠时生动的梦境在苏醒后继续。

二、与慢波睡眠有关的障碍

梦呓,睡行症,夜惊等均出现在慢波睡眠3、4期,儿童多见。慢波睡眠中肌肉保持一定张力,可以进行动作,但事后完全不能回忆。

1、梦呓

梦呓(sleep talking)又称说梦话,即睡眠时自言自语,所说内容大多与白天活动有关,有时还可以与别人进行简单的对话,醒后绝大多数不能回忆,除非有人听到你睡眠中说话并告诉了你,否则自己不会知道。梦呓出现在慢波睡眠较浅阶段,可单独出现,也可并发于睡行症中。

2、睡行症

睡行症(sleep walking)又称夜游症或者梦游症,只出现在慢波睡眠3、4期,多见于夜间睡眠的前1/3期间。睡行症是以一种刻板的动作从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动,而后在回到床上继续睡眠的怪异现象,次日不能回忆出夜间所发生的事。睡行症发作,儿童多于成人,一般随着发育的成熟睡行症会自然消失。

这一种发生率很高的睡眠异常现象,据统计约占人口的1%-6%。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睡行者的家庭成员中,往往还有其他人也会睡行。因此,睡行可能与遗传有关。

3、夜惊症

夜惊(night terrors)可见于任何年龄和任何性别,以3-8岁的儿童最为常见。多在入睡后15-30分钟,慢波睡眠4期出现,儿童在睡眠中突然哭喊,惊叫,两眼直视或紧闭,手足乱动,并从床上坐起或跳至地上。表情紧张,气急,颤抖。其内容往往反应过去恐惧的情感体验。当时意识呈朦胧状态,天亮后对夜惊的一切均无记忆。

如果觉得《睡眠与觉醒的生理基础 学习6 睡眠障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