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腹针治疗常见病症 +腹针常用穴位及取穴法

腹针治疗常见病症 +腹针常用穴位及取穴法

时间:2019-05-19 13:36:58

相关推荐

腹针治疗常见病症 +腹针常用穴位及取穴法

-08-23 20:24:43|

腹针治疗常见病症

腹针疗法在治疗时有一病一方的标准化处方特点,许多疾病在腹针疗法中都有其对应的处方。而且,任何疾病的处方都是唯一的。只要诊断准确都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必须从提高诊断水平入手才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其次,认真地把握好腹针治疗时的每一个环节和提高取穴和手法的基本功使操作规范贯穿在治疗的全过程中,是提高临床水平的关键,其次还需要掌握好各种疾病的辩证特点,才能满足每个病人临床症状不同的个性化需要。

在每个处方中,对针刺的顺序,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于进针的深度在每个处方中都把浅刺的穴位进行了说明,以便大家能够掌握。对于每种疾病的临床不同表现,也可以在辩证加减中去选择。

1落枕

1.1定义

落枕是多见于成年人的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证,又称颈部伤筋。本病多由于睡觉时颈部位置不当,风寒侵袭所引起。部分病例可因颈部轻度扭伤引起。

1.2〔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商曲(患)、滑肉门(患)

(2)针刺的顺序:1、中脘、2、商曲(患)、3、滑肉门(患)

(3)针刺的深度:中脘、商曲(浅)、滑肉门

1.3〔辩证加减〕

颈项双侧疼痛:商曲(双、浅)、滑肉门(双)。

颈项后正中疼痛:下脘(浅)、商曲(双、浅)。

2肩周炎

2.1 定义

肩周炎又称肩凝症或漏肩风,因患者年龄多在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本病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酸重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症。

2.2 〔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

(2)针刺的顺序:1、中脘、2、商曲(健)、3、滑肉门(患)

(3)针刺的深浅:中脘、商曲、滑肉门(浅)

2.3[辨证加减]

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大时滑肉门三角(患)。

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局限时以滑肉门为顶点的三角取穴距离缩短。

3肱骨外上髁炎

3.1定义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通常发生于网球运动或经常用力作旋转前臂、屈伸肘关节者,肘关节疼痛为主症。

3.2 〔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上风湿点(患)

(2)针刺的顺序:1、中脘、2、商曲(健)、3、滑肉门(患)4、上风湿点(患)

(3)针刺的深浅:中脘、商曲、滑肉门(浅)上风湿点(浅)

3.3[辨证加减]

肘部疼痛较剧加上风湿点三角(患、浅)。

4腕部的狭窄性腱鞘炎

4.1定义

本病多发生于经常使用腕部及手指握力的人群,以腕部桡骨茎突及拇指的掌指关节掌侧等处最常见。工作时由于肌腱和腱鞘在桡骨茎突及关节处经常摩擦,产生损伤性炎症,逐渐使腱鞘狭窄而患病。病程缓慢,偶发于手部急性损伤后。

4.2〔腹针治疗〕

(1) 处方: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上风湿点(患)、上风湿外点(患)

(2)针刺的顺序:1、中脘、2、商曲(健)、3、滑肉门(患)

4、上风湿点(患)、5、上风湿外点(患)

(2) 针刺的深浅:中脘、商曲、滑肉门、上风湿点(浅)、上风湿外点(浅)

4.3[辨证加减]

腕部拇指侧疼痛加列缺(患)

腕部关节正中疼痛加外关(患)。

5颈椎病

5.1定义

颈椎病是一种老年性退行性骨质病变,又称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综合症。本病临床表现以颈项部疼痛、颈项强直、活动受限、上肢麻木放射痛、手指麻木或伴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眩晕、失眠、记忆下降,严重时发生卒倒等。X光片显示有骨质增生或生理弯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椎间孔变小、变窄等。临床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其中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为多见。

5.2 〔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关元、商曲(双)、滑肉门(双)

(2)针刺顺序:1、中脘;2、关元;3、4、商曲;5、6滑肉门

(3)针刺深浅:中脘、关元、商曲(浅)、滑肉门

5.3辨证加减:

神经根型加石关(双)、取石关时依颈项部疼痛的部位而变动,如在两侧项肌的外侧时取穴离腹白线稍宽,如在两侧项肌的内侧时取穴离腹白线略窄。椎动脉型加下脘。上肢麻木、疼痛加患侧滑肉门三角。头痛、头晕、记忆下降加气穴(双)。耳鸣、眼花加气旁(双)。

6 腰椎间盘突出症

6.1 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腰腿痛中常见的原因,许多腰痛和根型坐骨神经痛,均与此病相关,近年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我们的辨证施治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6.2 〔腹针治疗〕

(1)处方:水分、气海、关元

(2)针刺顺序:1、水分;2、气海;3、关元

(3)针刺深浅:水分、气海、关元

6.3[辨证加减]: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人中、印堂。

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气穴(双)。

以腰痛为主:外陵(双)、气穴(双)、四满(双)。

合并坐骨神经痛:气旁(对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

8 腰背痛

8.1 定义

腰背痛是指背痛连及腰痛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背痛除背肌劳损、骨质增生、感受风寒等因外,还可因内脏的疾病而引发,腰痛除风湿、劳损、骨质增生、闪挫等因外,亦可因内脏疾病诱发,故其病因较为复杂。

本证常见于腰背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以及脊柱和内脏病变等。本篇仅就寒湿性、劳损性、肾虚性腰背痛叙述如下。

8.2 〔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气海、关元、大横(双)

(2)针刺顺序:1中脘、2气海、3关元、4、5大横(双)

(3)针刺深浅:中脘、气海、关元、大横(双)

8.3辨证加减: 腰背痛背痛较甚:滑肉门(双、浅)、太乙(双)、石关(双)、风湿点(双、浅)。

腰背俱痛:商曲(双)、天枢(双)。

腰背痛腰痛较甚:外陵(双)、金河(双)。寒湿性:上风湿点(双、浅)、下风湿点(双、浅)。

劳损性:商曲(双、浅)、四满(双)、气穴(双)。

肾虚性:下风湿点(双、浅)、水道(双)。

9慢性胃炎

9.1〔定义〕

本病可有急性胃炎转变而来。饮食不节、嗜食生冷辛辣或长期饮酒、过度吸烟、精神刺激,都能成为本病的诱发因素。其他如溃疡病、胃癌、胃扩张、胃下垂等,也能引起续发炎症。

9.2〔腹针治疗〕

(1) 处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侧)

(2) 针刺顺序:1、中脘;2、下脘;3、气海;4、关元;5~6、天枢(双侧)

9.3 辩证加减:

消化不良:加天枢下(右侧、)

便秘:加天枢下(左侧、)

虚寒型:加神阙温灸

10消化性溃疡

10.1〔定义〕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明显溃疡,溃疡亦可位于食管下端、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或空肠、回肠、米克耳憩室.因这些溃疡的形成均有胃酸和胃旦白酶的消化作用参与,故称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多发于青壮年。

10.2〔腹针治疗〕

(1) 处方: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天枢(双侧)。

(2) 针刺顺序:1、中脘;2、下脘;3、水分;4、气海;5、关元;6、7天枢(双侧)。

10.3辩证加减:

十二指肠溃疡加:梁门(右侧、中刺)

嗳气、泛酸加:上脘(中刺)

11.慢性肠炎

11.1定义:

慢性肠炎一般多指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而言。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肠道感染(如急性细菌性痢疾等)的后果。其它如情绪激动、劳累、饮食失调、继发感染等,常是复发的诱因。

11.2〔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下脘;腹泻;关元;天枢(双侧)

(2)针刺顺序:1、中脘;2、下脘;3、腹泻;4、关元;5、6天枢(双侧)

11.3辩证加减:

小腹胀痛:加大巨(双侧)。

便溏、水泻:加水道(双侧)。

脾胃虚寒型:加大横(双侧);神阙温灸。

12胆囊炎

12.1定义:

胆囊在肝脏下面胆囊窝内,象黎形,位于右上腹肋缘下。主要因胆结石梗阻、胆汁滞留和细菌感染而引起发病史。

12.2〔腹针治疗〕

(1) 处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侧);上风湿点(右侧)。

(2) 针刺顺序:1、中脘;2、下脘;3、气海;4、关元;5~6、天枢(双侧);7、上风湿点(右侧)。

12.3辩证加减

急性胆囊炎加:大横(右侧)

消化不良加:天枢下(右侧)

便秘加:天枢下(左侧)

13、上呼吸道感染

13.1〔定义〕

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这些部位的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总称为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感冒。

13.2〔腹针治疗〕

(1) 处方:中脘;下脘;上风湿点(双侧)。

(2) 针刺顺序:1、中脘;2、下脘;3、4、上风湿点(双侧)。

(3) 针刺深浅:中脘(浅刺);下脘(浅刺);上风湿点(双侧)。

13.3辩证加减:

咽部疼痛加下脘下(浅刺)。

高热不退加气海、关元。

腹针常用穴位及取穴法

穴位是针灸治疗的施治部位,每个穴位都是在体表的标准定位点,穴位的穴性是根据不同的穴位在临床上的不同功能确定的,每一个穴位都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任何穴位都是已知的定位点,而决不是任意点,这是腹针疗法对穴位的认识和基本的理念。因此,准确的定位取穴和对每个腹部穴位的穴性进行了解是学习腹针的基础。腹部穴位有“差之毫厘,缪之千里”的特点,必须严格执行腹针的定位标准和操作规范。

1.腹部穴位的取穴方法

1.1腹部分寸的标定:比例寸取穴法

(1)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

(2)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

(3)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6寸

1.2腹部分寸的测量:水平线法

(1)上腹部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中庭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8寸。

(2)下腹部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是指病人平卧时,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5寸。

(3)侧腹部从神阙、通过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6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侧腹部的止点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6寸。

水平线、比例寸的取穴方法是腹针排除人体因为胖瘦形成的个体差异而采取的取穴方法。

1.3任脉的定位

任脉位于腹白线的下边,是否能够准确地对任脉的位置进行判断是影响正确取穴的主要因素。分辨任脉的定位有二种方法。

(1)、观察毛孔的走向

(2)、分辨任脉的色素沉着

为了大家便于记忆,特编腹针取穴歌诀如下:

腹针取穴要认真,反复度量莫走神;

上八下五旁开六,起止摸准尺端平。

中庭曲骨需祥辩,更查任脉何处行;

色素沉着毛孔定,毫厘不差要记清。

治疗时把住: 深脏腑,浅对应,不深不浅调气血.

进 针 顺 序: 先调理脏腑,再调理气血,后扎对应点.

注: 我们在扎腹针的时候,不单单局限于薄智云老师那几个新创的穴位(上风湿点,上风湿上点...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 除了他命名的穴位外, 对应点也是很关键的针刺点.扎对应点也不单纯局限于浅刺,要由浅入深,缓慢进针,直到患者症状消失为止.

几个新穴的取穴方法

1.上风湿点,滑肉门穴外5分上5分相当于肘,治疗肘关节周围疾病

2.上风湿外点,滑肉门穴外1寸相当于腕,治疗腕关节周围疾病

3.下风湿点,外陵穴下5分外5分相当于膝,治疗膝关节的各种疾病

4.下风湿下点,下风湿点下5分外5分相当于踝,治疗踝关节的各种疾病

如果觉得《腹针治疗常见病症 +腹针常用穴位及取穴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