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老年男性 黑便三年 请诊断!

老年男性 黑便三年 请诊断!

时间:2021-04-23 09:16:45

相关推荐

老年男性 黑便三年 请诊断!

医学影像

医学影像

医学影像app,打造伴随医生快速成长的影像学习社区,与影像园一起提供最全面的影像案例库、基础知识、影像技术及考题等,为医生提供最佳的医学影像参考。

【所属科室】消化科

【基本资料】患者,男,63岁

【主诉】黑便三年

【现病史】患者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色成型便,一天1-2次,伴有上腹部疼痛不适,伴反酸、烧心、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患者因头晕、心慌多次就诊当地医院,血常规提示重度贫血,自诉行胃镜、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多次行输血治疗,长期口服铁剂等药物。查体:重度贫血貌,左上腹部充实感。

【影像图片】

【讨论问题】如何诊断?

【医学影像APP用户讨论】

评论:肠管明显扩张,管壁弥漫性不均匀增厚,密度尚均匀,未见坏死,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粘膜线可见,病变累及黏膜下层,多个结节融合形成肿块,部分结节突出管腔,管腔扩张积液。考虑小肠淋巴瘤可能性大,间质瘤不能除外。

【结果】

术后病理:(腹腔)梭形细胞肿瘤伴坏死,肿块累及结肠及小肠肠壁粘膜下层及肌层,粘膜层未受累,免疫组化符合恶性间质瘤。

【病例小结】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曾被认为是平滑肌和神经源性肿瘤。根据近年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研究表明,肿瘤由不同数量的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组成。

GIST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相近。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不明显或为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适、隐痛及包块,亦可发生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或贫血。GIST可发生在从食管至直肠的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60%~70%发生在胃,20%~30%发生在小肠。发生在胃肠道外(如网膜、肠系膜、腹膜后)者称为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

GIST应视为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肿瘤危险程度与肿瘤大小和核分裂数显著相关。有无转移、是否浸润周围组织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指标。恶性者多为血行转移,淋巴转移极少。

根据瘤体与肠道壁的关系可分为4型。(1)黏膜下型:肿瘤从黏膜下向腔内生长突出,与管壁基底有蒂相连;(2)浆膜下型,肿瘤从浆膜下向腔外生长突出;③壁间型:肿瘤向腔内外生长突出,大部分以外生性生长为主;④胃肠道外型:肿瘤源于胃肠道外的腹腔其他部位。

CT影像表现:肿瘤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但以胃体部大弯侧最多,其次胃窦部。肿瘤呈软组织密度,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或分叶状,向腔内、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生长。良性者,肿块直径多小于5cm,密度均匀,与周围结构界限清楚,偶可见小点状钙化;恶性者,直径多大于5cm,形态欠规则,可呈分叶状,密度多不均匀,可出现坏死、囊变及陈旧出血形成的低密度灶,中心多见,与周围结构分界欠清楚,有时可见邻近结构受侵及肝等实质脏器转移表现。如有溃疡及窦道形成,可见胃内对比剂进入肿块内。增强扫描多呈中等或明显强化,有坏死囊变者肿瘤周边实体部分强化明显,有时可见索条状细小血管影。肿块表面有时可见强化明显、完整的黏膜面。

鉴别诊断:

消化道其他间叶性肿瘤:如真性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上述病变影像学表现与胃间质瘤可相似,但发生率却较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显不同。

上皮性恶性肿瘤:如胃癌、小肠腺癌、小肠类癌等,CT表现为胃肠管壁弥漫增厚、僵硬及龛影,易导致管腔环形狭窄及梗阻,局部淋巴结转移常见。

淋巴瘤:小肠淋巴瘤CT可见特征性“夹心面包”征,常表现为节段性肠壁显著增厚或肠腔异常扩张,无明显狭窄,常有腹腔、腹膜后淋巴结增大,可提示诊断。

如果觉得《老年男性 黑便三年 请诊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