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太平县 太平年

太平县 太平年

时间:2021-06-08 01:10:42

相关推荐

太平县 太平年

ERDOS(鄂尔多斯)时装感慨

无心工作,只想过年

文丨曹建民

本文从猪年写到了鼠年。一直以来,远离故土,随着岁月的流逝,对故乡的思念越来越浓,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只能把这种思念寄托于文字之中。

又到过年了,年味越来越浓。

最浓的年味来自对儿时过年的记忆。

记忆中的年总是美好的,对于那些苦难记忆却很少。就算是苦难,也是些难以释怀的事情。

儿时,过年是件大事。

儿时,特别期待着过年。

年,总是在期待中慢慢地到来……

年头里

一进腊月,里年就不远了。年头里主要是买年货,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过年的各种事项,头等大事就是采买年货。

赶集采购过年用的种种食物原材,添置新的衣服袜子以及鞭炮、灯笼、写对联的红纸、糊窗户的绵纸、给小孩子的礼物…….诸如此类的物品。

太平集市是我们当地最大的集市,也是汾河之西、仙山姑射山东之间平原地带较大的货物集散地。

据记载,在北魏设置泰平(太平)县时就开市了,农历逢一、四、七开市,附近十里八乡的居民,包括古城、贾岗、赵康、降州(新绛)、曲沃、乡宁和襄陵的居民也来赶集采购。

到这里赶集采买东西,习惯说是到县里买东西,只有镇子周边村子才说到街上买东西。

太平集市很大、很热闹。

儿时的太平集市,以鼓楼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大街上分布着汾城供销社的几个商店和集中销售生产队蔬菜的摊子,还有一些社员私人卖鸡蛋、柿饼、红枣、核桃等个人生产的农副产品摊位。

在鼓楼周围,有供销社百货一部,主要出售布匹、衣袜鞋帽、文具等生活必需品;

有供销社百货二部主要出售粮油糕点、烟酒糖果、食盐等副食品;

有供销社日杂商店主要出售电灯电线、锤子钉子、锅碗瓢勺、瓶瓶罐罐、砂锅火锅水缸等;

还有生产资料门市部、新华书店、药店和汾城饭店等等。

鼓楼南大街上摆摊的生产队和社员主要是南边村子的、鼓楼北大街上摆摊的生产队和社员主要是北边村子的。鼓楼东西街比较短,一般不分南边和北边。

汾城的商铺大多为前店后坊、前铺后户的传统经营模式,从清晨开启第一扇门板始,村民们选购着自己所需的物件,商贾们经营着自己得意的商品,参杂其间的是浓浓的乡音,直到最后一爿店打烊。

如果错过了太平大集,还可以到古城、赵康、贾岗、膏腴、西中黄、尉村、连村集去采买年货。实在是买不到,如稀缺的莲菜、芫荽等过年必须用的蔬菜,就要到新绛、襄汾县城去买了。

那个年头,买年货是要票证的,尤其是在供销社里买布、买糖果、买食盐、买烟酒等等,当然,农民是不需要用粮票买粮食了,不够吃想买也没有粮票,也买不到。

小孩子过年总是要做一身新衣服的,有钱的就里外都是全新的,缺钱的人家,尤其是孩子多的只好做一件外衣,小的孩子只能够穿大孩子年时各(去年)穿过的旧衣服了。

大人们就更不要说添加新衣服了,年是各的衣服叽年各(今年)接着穿,可能几年才能够添加一件新衣服了。

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不是勤俭节约的优良节俭风气而是物质生产不发达,生活艰难所迫而已。

过年赶集买年货,最兴奋的当然是孩子们了!

在街上,让大人买个冰糖葫芦,嘴里唆着,酸甜酸甜的;

让大人买个小风车,屁颠屁颠地迎着风跑着;

让大人给买本小人书,低着头乐呵呵地看着;

饿了,让大人买个火烧,几个孩子各分上一口吃着;买上个苦井水泡的柿子吃;买上一碗炒凉粉…….

童年是幸福的,无论生活多艰难,大人们总是会让自己的孩子快乐地生活着。

年根下

一般是过了腊月二十三就到年根下了。

在太平县和南县里(新绛闻喜稷山一带)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 ,打发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情。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或寺庙、道观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后逐渐演化为“二十三,过小年”的说法。

太平县是官家所在地(唐朝尉迟敬德的封地),从来是过腊月二十三的。

过腊月二十三用饺子和糖瓜祭祀灶王爷,送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只有吃好了,用糖瓜黏住灶王爷的嘴巴,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才能让它上天之言好事不说坏事。

所以,吃饺子、吃糖瓜就成为过小年的兴许(风俗习俗)。

年根下最忙的是家里的妇女们。既要给每个家里人做新衣服新鞋袜,还要洗涤旧衣物、拆洗被褥、清扫家里的卫生、糊窗户贴窗花等等,非常忙乱。

那时候的冬天,一群妇女晚上集中到某些人家一块纳鞋底、做衣服或者白天集中到人手少的人家帮忙打扫卫生,边干活边说话,聊聊家常,东家长李家短是常见的。

年根下做各种食物可以说是头等大事了。年根下做食物主要有三大项:

搭油锅炸麻花馓子、杀猪宰羊做大菜、磨面起面蒸馒头。

太平县里有个兴许(风俗习俗),就是把过年的食物基本上要做好或者做成半成品,等年里头每天只要拿出来简单的加工或者加热就可以食用,作家老舍在他的书里写道北方汉民族以及少数民族这样做是因为在年里头不要动刀图个吉利。

年里头(正月里)就两件大事,吃和玩。走亲戚串朋友同学聚也都是吃和玩。

民间还有个'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那个时候是没有今天的洗澡的条件的,在家里烧锅热水,洗头搓背就算是沐浴净身了。到理发铺剃头或者找把理头推子和剪刀在自己家里理发算是奢侈的事情了。

一不许顾(不小心,没有注意到)年就到来了。

年各里

实际上,到年三十这一天就算是进到年里头了。

年三十这一天是过年最为忙活的一天了。

清早,洗萝卜、镲萝卜、剁萝卜,用白萝卜与猪肉、胡萝卜与羊肉做扁食馅;

洗白菜、煮粉条,用丸子做熬菜;

刮莲菜、切莲菜……做各种凉拌菜;

切肉、煮肉,洗江米(糯米)煮江米……做各种蒸碗子。

晌午头吃过午饭,就开始挑水、洒清水扫院子、贴对联窗花、挂灯笼、和面包扁食……

日落西山,天刚刚嚓黑,四处鞭炮轰鸣,火光冲天,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晚上八九点以后……

年三十包扁食、吃扁食也有讲究(规矩)的。

太平县里的住户有一半是早年迁居于此的原居民,俗称:本地家,他们讲究兴许(规矩和风俗习惯)比较多。

而我们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因为战乱、灾荒后迁徙而来的,俗称:外路家,因为要入乡随俗,放弃自家原来的生活习俗,学习本地家的习俗又不到位,所以,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比如,本地家包扁食比较小、细致精巧好看,外路家饺子包的就比较大,不那么美观。

煮饺子时放鞭炮祭祀神仙的风俗也大不相同,在三十晚上吃团圆饭时,在灶前浇上扁食汤水,谓之浇奠。

本地的年夜饭就是以吃饺子为主,富裕的人家会根据不同情况做四个凉菜和四个热菜,并且是四荤四素,号称四碟四碗,尤其是祭祀的时候一定是四荤四素、四碟四碗,并摆放四双筷子。

只有大户人家才做鱼,讲究年年有鱼。一般老百姓家讲究年年有鱼是指饭菜扁食不能吃完,要留有余地,叫年年有“鱼”。如果穷人家讲究太多,会被本地人嘲笑为“穷讲究”(穷还死要面子)。

年三十吃完扁食,要守夜(岁)。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娱乐节目。大人们忙完里里外外的活计,也就到深夜了。孩子们没有事情做就早早打瞌睡去睡觉了。

有时候,大人们在一起唠唠嗑,传播一些道听途说的远方旧闻,给孩子们讲讲过去的故事或者民间传说、奇闻异事或者鬼故事,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小孩子们听着听着就迷糊着了。

到了1980年后,渐渐有了12吋黑白电视机,不要说是逢年过节,就是平时农闲的时候,到晚上有电视机的人家院子、屋子里挤满了黑压压的一块看电视的村民,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打闹。

守岁到初一起五更,有什么讲究(关于习俗的说法)却不知道。

起五更要去井里挑水,看谁家起得早先从井里打到水,水就是财,水就是福,我们当地把水读成福。

关于喝水(福音,四声。)还有个段子呢。说的是:俄端着耶杯福(水),拿着耶本福(书),厝(坐)才福(树)底头,看着福(书),喝着福(水),你啊学(说)付服博付服(舒服不舒服)……。

所以,我们小时候都知道,挑水是挑福气呢!而南方人认为水是财,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财富,图个吉利彩头。

民间传说“年”是个怪物,放鞭炮是为了驱除怪物。起五更后吃饺子俗称”交子”,本地人把饺子叫“扁食”(后来才知道只有山西本地人这么叫)。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考证:

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

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

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

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大年正月初一五更起后,家家户户点开灶火烧水煮扁食、祭祀各路神仙、放鞭炮、吃饺子后村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先拜祭祖宗,后拜祭长辈;

先给自家长辈拜年,再给村子邻里长辈拜年;

先是给村子的读书先生拜年,后给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拜年;

先是本姓家族兄弟相互拜年,然后是后生给年长的拜年。

村子里的大街小巷人川流不息,来来往往,小孩子则往往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各处拜年。拜完年的小孩子们则互相显摆着自己的鞭炮。

那时候,过年没有多少钱买鞭炮,一般家庭也就买200头的浏阳鞭炮,个别富裕的家里则多买100头给孩子,孩子则拆开一个一个地慢慢地放。

我们村子算是富裕的,一个工(10分)折合人民币分红0.8元,一个家庭一年400个工,大约扣除平时分的口粮食油和蔬菜等,除了平时的油盐酱醋以及孩子的学杂费等开销,年底可以拿到现金100多块钱。

如果家里劳动力多的话,就可以多分现金,如果孩子多,张口的多,劳动的少,则日子就过的紧巴一点。

过完初一,就是走亲访友,初二、初三回娘家,或者姑姑家等,把平时很少走动的亲戚家几乎走个遍。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破五,一说这一天不宜做事,更不许走亲戚,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

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本地没有钱的人家一般是用蒸好的花馍鲤鱼代替),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图个吉利。

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正月初五,家家户户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

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旧俗过年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也是这个理。

晋南一带正月初五风俗主要是“送穷”,这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

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民间广泛流行的这一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年,不出十五年不算过完,哩哩啦啦二月初。

正月里,过年还有两个重要的活动,一是用碾子磨黍子面(也叫黄米、软米、黏米面),包油糕,吃油糕;

二是闹红火,村子里组织那些有才艺的青壮年敲锣鼓、划旱船、踩高跷、跑鼓杈(车,本地把车读杈cha)、扭秧歌、抬杠等等,甚至公社组织各个大队(村)统一到汾城大街上表演、比赛。(关于闹红火跑鼓车,要看看赵维勇先生写的有关文字。)

黍子面做的油糕是古太平县一带的特有的习俗(实际上华北、西北一带都差不多风俗)。在人们眼里,糕是一种喜庆的食物。

黍面油糕的做法:

黍面用水和好,散在笼屉上蒸15分钟,然后放在光滑的盆里手沾凉水cai面,然后,分成像包扁食一样大小均匀的一块一块的面团,包上事先准备好的绿豆泥与枣泥合成的馅,之后下油锅炸,炸出黄脆的泡泡后起锅,放到盘子里,撒上白糖,香喷喷的、黏黏的、热乎乎的,那个美,美滋滋的莫办法形容。

吃完油糕,一哈子,年也过完了。

开春了,该下地干活!

打工的,该返程了!

远离故乡,思念是永久的。援引网络一篇文章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故乡!

遥遥的一句想你,

让情愫充满心中;

轻轻的一句爱你,

让温暖盈润眼眸。

你(nia)想俄吗?俄想你(nia)哩!

编辑丨虫子

如果觉得《太平县 太平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