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发病原因及防治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发病原因及防治

时间:2019-01-17 22:01:51

相关推荐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发病原因及防治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是指老年人进食后所引起的低血压,多发生在饭后75分钟之内。血压下降引起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可导致老人突然头晕、眩晕、甚至晕厥或跌倒。如血压下降明显,有可能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必须加强预防。且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如何诊断?餐后2小时内每15分钟测量血压1次,与餐前比较收缩压下降>20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mmHg,但餐后<90mmHg;或虽餐后血压仅有轻微降低,但出现心脑缺血症状(心绞痛、乏力、头晕、晕厥、意识障碍等)。三条有一可诊断。为什么会发生餐后低血压?一方面,人体进食后迷走神经兴奋,胃肠胰腺等组织分泌一些具有扩血管作用的因子,导致门静脉、肠系膜血管明显扩张,内脏血流量明显增加,以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但是随着内脏血流增加,其他部位的血流量则相对减少,有可能就会发生餐后低血压。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其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对餐后血压下降不能迅速作出反应;同时老年人尤其是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者(如高龄,帕金森病,糖尿病等)还存在交感神经功能代偿不全,心率加快和血管收缩不明显,对餐后血压下降不能进行有效代偿而出现餐后低血压。怎样预防餐后低血压?预防餐后低血压主要通过调节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一下几点。1、饮食不宜过热,温度在40~45℃为宜。2、要注意混合饮食,不要单纯食用以碳水化合物(即淀粉或葡萄糖为主的食物)作为早餐;牛奶、豆浆、鸡蛋面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研究发现,餐后低血压的发生与进食的成分密切相关。进食高碳水化合物后血压明显降低,而高脂饮食后血压基本不变。因为,高脂饮食不易消化吸收,而进食碳水化合物后,胃排空快,碳水化合物吸收快,内脏血流量增加,从而导致餐后血压下降明显。3、每餐进食量不可过多,要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原则,每餐进食量愈多,饭后低血压发生的可能性愈高。80岁以上老人每日可就餐4~5次;4、餐后高枕卧,或在沙发或椅子上多坐一会儿,10-30分钟后再起立活动。5、有餐后低血压的老人,在用餐前饮水增加有效血容量,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6、不建议老年人空腹晨练:从前一天的晚餐到第二天早上这么长时间没有进食,进行晨练后,血糖及血压双双下降,接着用餐,引起内脏及全身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极易发生餐后低血压,表现出眩晕及晕厥症状。7、四不要:不要长久站立、不要突然改变体位、不要餐后立即洗澡并长时间浸泡在热水里、不要过度劳累。老年人餐后如站立时间过长,因重力原因,血液淤滞在下肢,或由坐位、卧位突然直立,可引起脑血管供血减少。8、平时应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加强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增加机体的适应能力。

如果觉得《老年人餐后低血压~发病原因及防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