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11)黄芪建中汤

(11)黄芪建中汤

时间:2019-04-25 05:55:25

相关推荐

(11)黄芪建中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枝九钱 白芍六钱 甘草六钱炙 生姜九钱

大枣十二枚 饴糖五钱 附子三钱 黄芪一两

用药意解

按黄芪建中汤一方,乃桂枝汤加饴糖、黄芪耳。夫桂枝汤乃协和

营卫之祖方也,复得黄芪能固卫外之气。饴糖一味有补中之能。若久

病恶风之人,皆原中气不足,卫外气疏,今得桂枝汤调和阴阳,黄芪、

饴糖卫外守中,而病岂有不愈者乎?

【辩证】畏寒与恶风有别否?

恶风者,见风始恶,非若畏寒者之不见风而亦畏寒也。恶

风一症,兼发热、头项强痛、自汗者,仲景列于太阳风伤卫症,主桂

枝汤。畏寒一症,兼发热、头项强痛、无汗者,仲景列于太阳寒伤营

症,主麻黄汤。若久病之人,无身热、头痛等症,而恶风者,外体虚

也(卫外之阳不足也)。而畏寒者,内气馁也(元阳衰于内,而不能充塞也)。恶

风者可与黄芪建中汤,畏寒者可与附子甘草汤。新病与久病,畏寒恶

风,有天渊之别,学者务宜知之。

【阐释】此答对畏寒与恶风分辨明晰,指出新病与久病有极大区别,均具卓

见。新病畏风,多属风伤卫,主桂枝汤;新病恶寒,多属寒伤营,主麻黄汤,是

传统的正治。一般认为桂枝汤的作用是发汗解肌,郑氏认为是协和营卫之剂。因

桂、姜、甘合是辛甘化阳,以调周身之阳气,芍、枣甘合是苦甘化阴,以调周身

之阴液。阴阳合化,营卫协调,故恶风可愈,而各种兼症,亦随即消失。近人用

本方加减治流感、鼻炎、低热,以至多种皮肤病,均有满意效果,主要是协调营

卫的作用。至于麻黄汤则是发汗的峻剂,因新病的恶寒常兼发热,系由于寒邪外

束,卫阳被郁于肤表之内,不得发散于外以温煦皮肤,故恶寒;郁于内之阳气,

因不行发散而上升,则发热,故君以麻黄,佐以桂枝,利以杏仁,助以甘草,发

汗宣肺,而后外邪得解,内郁得散,故曰病家、医家均不可畏发汗。因本方有发

汗、宣肺、利尿等作用,近人推广以治在表之水肿、皮肤病,及在里之肺、肾疾

病,均获得良好效果。又此段郑氏所说之肤表,非指皮肤表面;所说汗本血液,

亦非指一般血液,而为一种不能养营之血液。

关于桂枝、麻黄二汤之解说、加减应用及治验,笔者曾在拙著《咳嗽之辨证

论治》(1982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有较详细的论述,文繁不具引。

惟因二方之应用,须遵守一定的标准。近代名医恽铁樵之说可供借鉴。其说谓:

“太阳病发热,形寒,头痛,项强,口中和,汗自出,始可用桂枝汤。口中和就

是舌面润,舌质不绛,唇不干绛,不渴,如其口渴,舌干,唇绛,即是温病,桂

枝是禁药。”用麻黄汤之标准,“除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更须注意两点:

第一是无汗,第二是口中和。如其有汗,麻黄是禁药,如其口渴、舌干、唇绛,

桂枝也是禁药。只要是真确无汗,口中和,此方是唯一无二的妙法,可以药到病

除。”(见恽著《伤寒论辑义按》)何公度悼恽氏文谓恽氏三子皆死于伤寒,其

第四子又病危,群医束手,恽氏乃自处麻黄汤方,虽分量极轻,而其子竟得救,

于是乃益精研《伤寒论》,终至成为名家。但至今仍有惧用此方者,恽氏之说,

实足为郑氏“认症贵宜清”之助,故摘录以资参考。

久病之恶风,多无身热、头痛等症,而系由于中气不足,卫外气疏,故主以

黄芪建中汤。因本方系由桂枝汤加黄芪、饴糖组成,桂汤枝以调和阴阳,黄芪、

饴糖以卫外而守中,中气卫气均固,自然不会畏风了。至于久病恶寒,明系元阳

不足,不同于表症恶寒之重被不温,而是得暖即解,两者极易区别。郑氏主以附

子甘草汤,药仅二味,具见精义。以附子辛热补先天真阳,甘草味甘补后天脾土,

火生土而中气可复,土覆火而火得久存,故久病之恶寒可以痊愈。伏火说所论各

点,妙喻精义,别开生面,其他医家少有论及。

郑钦安医书阐释《医理真传》

《经方传真》黄芪建中汤方

如果觉得《(11)黄芪建中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