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任继学谈中医学之“病”与“证候”

任继学谈中医学之“病”与“证候”

时间:2020-09-10 20:13:44

相关推荐

任继学谈中医学之“病”与“证候”

在中医学的发展上,我一直提倡百家争鸣,但争鸣不意味完全推翻。我们不能随便地怀疑和否认,而应该积极地扩充自己的文献掌握量,在此前提下的争鸣才能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有所裨益。我就以中医之“病”与“证候”为例,来阐述这一观点。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中医谈证而不谈病。而且,许多临床中医工作者对现代医学中的一些疾病作出中医诊断时,要么证不对病,要么茫然不知所终。究其原由,就是所了解的中医文献知识太少。笔者认为:评价一门学科的利弊,必须先系统地了解该知识,否则任何评论都将是妄言。对待中医学也一样,尤其是从事临床或教学的工作者,对所学更不能轻易地下结论。相反在作出一个结论之前,先应全面而详细地了解该方面的知识,而不能以自己现有的知识作为结论的根据。借此,我想谈一下中医的“病名”和中医的“证候”,以及两者的关系。我认为:中医既讲病名也讲证候,并且是先有病才有证。中医的病名有其严格的概念,以慢性肾风(现代医学所谓之慢性肾炎)来讲,之所以称之为肾风,其一是因为“风”言其病变是有发展的,是渐进的;其二正如《素问·风论》:“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与现代医学之慢性肾炎病状相吻合。又如“心动悸”,现在临床上将很多心脏疾病都归为中医“心动悸”的范畴,这是有违中医学理论的。就心律失常而言,我们就不应该把房颤和室颤的患者归为心动悸的范畴,而应该归为“心颤”的范畴。《金匮翼·卷四·黄疸·急黄》中提到“心颤”,陈士铎《辨证录》中也提到“心颤”,且详细论述了该病的病状、病机、治法、方药。因此,认为将房颤和室颤归为心颤更为合适,因为心颤较心动悸而言更能说明该病的病位、病状、病性。还有现代医学所谓“类风湿性关节炎”,多数医师将其诊断为中医之“痹证”,在我看来这似乎不够精确。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该病的较详细的记载,《素问·痹论》认为痹证不仅有病性之别,而且有病位之异;《素问·气穴论》:“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素问·逆调论》:“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可见,将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为中医之骨痹更为恰当。因此,我们在作中医病名诊断的时候,必须做到概念清晰,思路明确,而不能随随便便妄下断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了解所学专业的相关中医学文献知识。

中医证候之证,原本做“證”。古“证”与“證”本属两字。《说文解字》两字皆收,两字义不同。“證”,《说文》:“谏也”,乃直言进谏之意。这是“證”的本义,与证候之“证”,其义相去甚远。两字相通用,最早的文献见于唐·房玄龄《晋书·范宁传》,可见此两字大约在唐朝时已经通用。现在将“證”字简化为“证”,也是古已有之的事例。

证,《说文》:“告也”,乃明告其实之意。“实”就是凭据。所以,“证”训为“凭据”,即可以帮助判定是非的事与物,皆谓之证,如人证、物证、病证等。这是“证”的最初之义。后来在凭据的意思里引申出“征验”的含义,即外在的表现。通过外在表现,验证其存在的性质,这就是中医用证的由来与依据。

证者,验也。段玉裁注《说文》:“证,今人为证验字”。可见证即验。所谓验者,证实、验证。验之于人体,即观察人之“光气”。所谓“光气”即“神气”、“灵气”。这种光气反应于外者谓之候。候,即征象、状况,物候反应自然界二十四节气变化的情况,人体的变化亦属于此变化之内。所以人体有什么样的光气,便有什么样的物候。检验这种物候的表现,中医便谓之“辨证”。因此说“证者,验也”是有训诂学根据的。

证者,征也,征象,表现。验其证之表现确实存在,故证者,信也。如果不信,虚假者,其证便谓之“假”,中医常云:“真热假寒,真寒假热”,便谓此。

证者,候也。候者,征验也。《晋书·天文志》:“是风雨之候也”,注:“候,象征、状况也。”验之于人体,则人体光气反应于外者,谓之“候”。此候亦谓之“物候”,是物质的征象,人体的征象,非病理表现,为正常之生理。

证者,质也(见《增韵》)。质者,体也。《易·系辞》:“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注:“质,体也。”验之于人则为人之体质,即人体。内而脏腑,外而经络,以及肌腠、皮毛、筋骨、气血、水精、津液等,均可有正常的生理表现和异常的病理反应。这些变化都可以通过体表的光气而测知。

综上所述,中医学既谈病也谈证候,而且病和证候通过“道”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人体之“证”,有生理之证和病理之证的区分。也是人体生理及病理的信息群。它的载体是气血、津液,它的介质是五行,它的通道是经络,它的反应点是皮肤、毛发、五官、爪甲、脉象等,可见中医的“证”是一个动态的观念,此谓“成于中而形于外”者。因此,中医学的辨证辨的是动态的“证候”,而不是静态的“证型”。

文章出处:天津中医药.,22(3): 180~185节选。

如果觉得《任继学谈中医学之“病”与“证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