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黄帝内经365》--002.《黄帝内经》的作者与成书

《黄帝内经365》--002.《黄帝内经》的作者与成书

时间:2019-04-12 10:10:05

相关推荐

《黄帝内经365》--002.《黄帝内经》的作者与成书

·黄帝内经365 ·

·绪论·

二、《黄帝内经》的作者与成书(002)

(一)成书年代和作者。

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医家与文史学者争讼不已。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在《内经十讲》中对此有专门论述,今多从其说。

历代对于《内经》成书年代的分歧主要有三种。一是成书于黄帝时代,二是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三是成书于西汉。与此相应,关于《内经》的作者,也有三种说法,一是黄帝及其医臣,二是先秦诸医家,三是西汉以前诸医家。

历代诸多医家更愿意相信《黄帝内经》为黄帝时著作,为黄帝及其医臣所撰。晋·皇甫谧,唐·王冰,宋·史崧、高保衡、林億,乃至明清许多医学大家多持此说。如《新校正黄帝针灸甲乙经序》:“或曰《素问》、《针经》、《明堂》三部之书非黄帝书,似出于战国。曰:人生天地之间,八尺之躯,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十二经之血气之数,皮肤包络其外,可剖而视之乎?非大圣上智,孰能知之,战国之人何与焉!大哉《黄帝内经》十八卷、《针经》三卷,最出远古。”

按说医家之于医经,比之文史学家更有发言权,为什么历代医家更愿意相信《黄帝内经》为远古典籍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受崇古尊经的传统思想影响,二是书中有太多不可思议的学术思想被验证于临床实践却无从解读。

我们知道,古典文籍按其价值地位而论有经、史、子、集之别,其后诗书词曲小说之流被视为末技,难登庙堂。而最为古人推崇的典籍被称为《三坟》、《五典》、《九丘》、《八索》。孔颖疏《左传》曰:“孔安国《尚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而《九丘》、《八索》则又次一等,是指五帝以下贤臣写的书。孔孟老庄都进不了这堵门墙,更不用说其他。

现在我们回头看医家必读的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黄帝八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这四大经典有三部冠以三皇中的二皇名号。其实还有一部医家必读经典,历代名家对这部典籍无不深研熟习,相信我们的中医院校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开设这门课程,这就是《易经》。学界普遍认同八卦系伏羲所制,如此则医家必读典籍三皇皆有列治,流传至今,可谓硕果仅存,则我等操其术者,与有荣焉!这是历代医家认为《黄帝内经》为远古典籍的原因之一。

另有一个原因源于《黄帝内经》所蕴含的巨大智慧。它从整体及动态和谐的角度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建构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创建了世界特有的疾病诊疗体系。从世界医学历史来看,许多传统医学、民族民间医学,都逐步被现代医学所取代,唯有在《黄帝内经》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医学,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据卫生部近期统计,全国年处方总量中,25%为中医处方,如果加上中成药处方,接近总数的40%。当代学者从哲学、天文、地理、气象、数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运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生物全息论等理论和方法,对《黄帝内经》进行多学科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可以说,我们对《黄帝内经》理论内涵的发扬光大远没有完成,二千多年前出现的《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人类健康的守护神。南怀瑾先生在《易经》系列讲座中曾发出过感慨,先生认为以《易》理之玄妙精深,可能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类文化,春秋战国时代的先哲们或者还没有这么高的智慧。(《易经杂说?先天八卦》)对于《黄帝内经》而言,我们也可以发出同样的感慨。

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多是文史学者。这是通过《黄帝内经》的文字表达特点所作出的推测。如宋朝理学家程颢说:“观《素问》文字气象,只是战国时人作,谓之《三坟》书则非也。”(《二程全书》)清代医家魏荔彤也认为:“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文顺义泽,篇章连贯,读之俨如《礼经》也。”(《伤寒论本义序》)。

任应秋先生等现代中医学者从《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及其所反映出的社会背景、科教水平和文化现象进行全面考证并得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新发现的佐证,认为《黄帝内经》汇编成书于西汉。如著名内经学专家王洪图先生主编的教科书《内经讲义》所下的结论是:“《内经》一书,其材料来源久远,其撰述者众多,汇编成为一书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中后期。”这一结论已成为当今学界的共识。“其材料来源久远”一句颇为耐人寻味。

(二)关于《黄帝内经》书名的解读。

既然我们认定《黄帝内经》是自先秦至西汉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众多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那么,《内经》书名冠以“黄帝”,应是一种崇古假托。秦汉士子风行托名著书。当时的文化人相当厚道,他们著书立说并不太在乎名利,事实上也没有人给他发稿费。他们看重的是自己的思想主张能否得到传扬(立言),所谓存心自有天知,名利却在其次。然而假托圣贤之名也是要有一些底气的,尤其三皇五帝之名不是可以随便假托的,较多的则是假托先秦诸子之名,甚至还有想当然臆造一个圣贤的名字来著书立说的。我们现在无法想象在《内经》成编之日,是谁在前面题写了“黄帝”二字,这无疑是相当高明的举动。《内经》因黄帝而自高,黄帝也会因《内经》而自豪。

《黄帝内经》由两部书组成,即《素问》和《灵枢》。

《素问》书名的含义,如果仅从字面理解,素者本也,问即问答。“素问”就是“对生命本源的研讨”之意。就学术而言,目前多倾向于宋代医官林億的解释:“按《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疴瘵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又或由此。”这里的“四太”,是古代哲学宇宙发生观的四个阶段,到了出现形质的阶段,表明天地已分,万物由生,包括人。形与质,合起来看,是事物的立体概念,分而言之,形者影也,为虚;质者体也,为实,指的是具有实质内容的事物,今“素问”一词,盖源于此。林億引“太素者,质之始也”解释《素问》书名含义,意为“研讨天人关系及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发生演变的过程”。

《灵枢》书名的含义,明代医家马莳解释为“医学之门户”;张介宾解释为“神灵之枢要”。这是从字义上理解,也是可行的。《灵枢》这个书名,为唐代医家王冰次注《黄帝内经》时所改,后世习用至今。王冰其人崇信道教,他给自己起了个道号叫“启玄子”。在道教经典《道藏》中有许多以“灵”、“宝”、“神”、“枢”等命名的经卷,王冰或因受此启发,便将《针经》改名为《灵枢》。

(三)《黄帝内经》人物小传。

黄帝。相传黄帝之父为炎帝的后代少典之子,其母为少典氏之妃,名叫附宝(一说大地神之女)。一天晚上,她看到有强烈的电光围绕北斗枢星,照彻郊野,感而受孕,怀孕了二十五月才生下黄帝。因为居住在轩辕之丘,所以名号为“轩辕氏”。后来,黄帝部落打败了蚩尤、夸父部落,一统天下。史书记载黄帝在位年代是公元前2697-2597年。

岐伯。黄帝医臣,上古杰出医家。被认为《素问》医理主要出于岐伯。中医又名“岐黄之术”,即指岐伯与黄帝。

伯高。黄帝医臣,被认为《黄帝内经》经络血脉之说与伯高有关。

俞跗。黄帝医臣,擅长外科。

鬼臾区。黄帝医臣,被认为《黄帝内经》五行经脉学说与鬼臾区有关。

雷公、少俞、少师。可能是黄帝后期的医家。

如果觉得《《黄帝内经365》--002.《黄帝内经》的作者与成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