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雨打芭蕉 蕉叶题诗 论唐诗宋词中颇具特色的芭蕉文化!

雨打芭蕉 蕉叶题诗 论唐诗宋词中颇具特色的芭蕉文化!

时间:2021-08-09 22:44:06

相关推荐

雨打芭蕉 蕉叶题诗 论唐诗宋词中颇具特色的芭蕉文化!

我国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经常将园林植物“拟人化”,赋予它们特殊的灵魂特征,不同的植物蕴涵着不同的气质意蕴,借以表达人的思想、意志或品格,并将它们作为特殊的情感诉求,从屈原的《橘颂》,到“岁寒三友”的松、竹、梅,都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传统。园林植物芭蕉就被赋予了这样的文化内涵,成为寄托情感的审美对象,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芭蕉文化。唐诗中的芭蕉

唐诗中含有芭蕉的诗文有128首,其中有对芭蕉形态美的细致描写,也有雨打芭蕉的听觉体验, 更有文人蕉叶题诗的雅致展现,仕女芭蕉映衬的唯美刻画。

张说的《芭蕉》:“绿得僧窗梦不成,芭蕉偏向竹间生。”姚合的《芭蕉屏》:“芭蕉丛丛生,日照参差影。数叶大如墙,作我们之屏。”都描绘了芭蕉生长的姿态特征。杜牧的《芭蕉》:“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的故乡梦。”(《全唐诗》,卷524)是第一首描写雨打芭蕉的作品。

自此“雨打芭蕉”这含有丰富情韵的意象,便成为文人们争相表现的对象,将其与寒夜、冷雨、断肠人结合成诗人们表达思乡情、相思苦等的常用题材,相关作品约有26篇。如白居易在《连雨》中刻画了凄清萧条之景“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郑遨在《与罗隐之联句》中倾诉情感缘由“芭蕉叶上无愁雨, 自是多情听断肠”(《全唐诗》,卷795)。

岑参在《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在蜀》“题诗芭蕉滑,对酒棕花香”(《全唐诗》,卷198)中描述草堂生活的安逸清闲;白居易《春至》中称自己“闲拈蕉叶题诗咏,闷取藤枝引酒尝”(《全唐诗》,卷441)。可以说,蕉叶题诗不仅成为诗人们闲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成为文人生活的一种象征意象。宋词中的芭蕉

与唐诗中幽雅淡然的芭蕉意象相比,宋词中的芭蕉则展现出更多的烂漫旖旎。宋词对芭蕉的形态色泽的描绘更绮丽轻柔,对芭蕉着雨激发的客愁相思的体验更深刻婉约,对蕉叶题诗的入词也表现出柔和细腻的一面。

赵长卿的《蝶恋花·深秋》中写道“芭蕉叶映纱窗翠”,即道出了蕉窗的框景美。

石孝友的《渴金门》里吟道“窗外芭蕉三两叶,影排窗上月”(《全宋词》,2046),舒亶的《满庭芳·送权府苏台道宗朝奉》亦有“归时节,红香露冷,月影上芭蕉”的词句,将月影芭蕉的朦胧美呈现出来。

宋人也非常喜欢芭蕉与其他植物形成的颜色对比之美,“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映阶红叶翻,芭蕉笼碧砌”等都道出了红绿反衬的视觉美,对比色的应用也使这些词作韵致淡雅、词情雅丽。

蕉叶赋词承继蕉叶题诗而来,作为文人雅趣而被宋人纳入词作。漫题诗句满芭蕉的举动常被用来表现词人的闲适逍遥、自得其乐:“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小园清雅、树荫鸟鸣、日长睡起、蕉叶题诗,凡尘俗世且暂抛,说不尽的潇散疏朗。

如果觉得《雨打芭蕉 蕉叶题诗 论唐诗宋词中颇具特色的芭蕉文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