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志愿军吃的炒面 掺了30%的杂粮 是为了增加纤维素吗?

志愿军吃的炒面 掺了30%的杂粮 是为了增加纤维素吗?

时间:2020-12-30 05:45:01

相关推荐

志愿军吃的炒面 掺了30%的杂粮 是为了增加纤维素吗?

深度

摘要: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吃的炒面,掺了30%的杂粮,小编在文章里是认为小麦面粉不够,才掺了杂粮,但有人却认为这是为了营养均衡,增加纤维素,原因到底是怎样?

在本号之前的文章《志愿军吃的“炒面”到底是什么?和美军的野战口粮差距有多大?》里,提到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吃的炒面,规定的标准成分是:小麦面粉70%,高粱或者玉米粉30%,加上0.5%的食盐,加少量底油炒熟并且混合均匀。

之所以会掺有30%的杂粮,小编在文章里的观点是因为国内小麦面粉不够,东北华北地区的库存面粉全部用完,这才掺了杂粮,但有人却认为这是为了营养均衡,增加纤维素,原因到底是怎样?今天就专门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来看看小麦和高粱、玉米的主要营养成分:

100克小麦里含:388大卡热量、碳水化合物75.2克、脂肪1.3克、蛋白质11.3克、纤维素10.9克;

100克高粱里含:363大卡热量、碳水化合物75.6克、脂肪2.7克、蛋白质8.4克、纤维素10克;

100克玉米里含:86大卡热量、碳水化合物72.2克、脂肪1.18克、蛋白质8.5克、纤维素10.2克。

很清楚,在纤维素这一项中,小麦的含量并不低,而且还是高于高粱和玉米。不要以为高龄玉米的颗粒比小麦大,就觉得纤维素的含量就一定比小麦高。

至于增加微量元素更是想当然,所谓微量元素是在人体中含量低于人体质0.01%-0.005%的元素,包括铁、碘、锌、硒、氟、铜、钴、镉、汞、铅、铝、钨、钡、钛、铌、锆、铷、锗等。而且既然都说了是微量元素,自然含量都是非常低的,无论是小麦还是高粱、玉米,含量也是非常低的,更何况,微量元素在动物性食物的含量要比植物性食物高德多,所以,高粱玉米即便有一些小麦含量低或者没有的微量元素,其含量也是非常非常非常低的,低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说什么在炒面中掺入30%的杂粮,是为了营养均衡,增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说法,不是无知,就是想当然。在糖水里泡大的90后00后,自然不可能想到,当年每个月最基本的口粮都无法保证全部是细粮!都得掺上高粱、玉米甚至红薯,那不是今天为了健身养生而格外讲究营养配比的代食餐,而是真的没有全部供应细粮的条件!

志愿军炒面为什么要掺入30%的杂粮,案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小麦面粉,请注意,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要比高粱和玉米高得多,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人体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而且还与生命现象有关。还有,小麦产生的热量也比高粱和玉米高。蛋白质含量高,产生热量多,自然是要比高粱和玉米更有营养。在后勤运输困难的情况下,运送同样重量的食物,当然首选蛋白质含量高,产生热量大的食物。别忘记,志愿军的炒面的不是要追求营养均衡,而是首先保证维持生存的最低热量供应!

再来说说小麦不足的问题,不能用现在的情形、思维去分析当年的情况。当年是什么情况,小麦的产量要大大低于今天,而且也不可能从国外大量进口,所以,就一句话——小麦的产量是有限的。有两个佐证,第一,当时志愿军要求按每个战士每月口粮的三分之一提供炒面,每个月要求东北供应1842万斤炒面,但整个东北地区尽最大努力,每个月炒面的产量也不到1000万斤,再加上在运输途中的损失(在美军的空中封锁下,中途损失都要高达30%),这根本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才开始全面动员社会各界一起来制作炒面。

第二,到了阵地战阶段,防线基本稳定,志愿军的口粮供应不再以炒面为主,也就是正常的米面。这时候,志愿军后勤部才将口粮供应中的细粮比例提高到70%——看到了没有?即便不是炒面,也会在平时正常的伙食里要有一定比例的杂粮,而且还是提高了之后才达到细粮70%的!有谁家里吃掺杂30%粗粮,是为了营养均衡?增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要知道,在1950年代,中国农村绝大部分家庭,都不可能完全是吃细粮的,或多或少都会搭配一点粗粮,高粱玉米都算是好的,红薯土豆都是当主食的。就算是今天,大鱼大肉吃多了吃腻了,为了养生,早上弄点杂粮熬粥,但这个比例会达到30%吗?

所以,掺入30%的杂粮,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足够的小麦面粉!

说到了炒面,今天也就再深入一点,或者介绍得更确切一点。志愿军战地口粮,并不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从头到尾都是炒面。炒面主要是在战争初期的运动战阶段,这是因为炒面便于运输,不容易破损,保质期又长,还是熟食,不需要生火。说到不能生火,一方面是部队在运动中,很难有时间生火做饭;另一方面,美军飞机太猖獗,一旦生火冒烟被美军飞机发现,就会招来飞机轰炸扫射。所以,不能生火。这样,直接可以吃的炒面自然就是最符合志愿军要求的战地口粮了,当然是最简陋的,只能满足生存的最低限度需要。

炒面的口感自然是很差的,特别是炒制时除了防止炒焦放了少量底油,完全就是干炒,所以几乎就是完全脱水的。吃到嘴里,第一时间就可以将口腔里的水分一扫而光。一不小心,满嘴的炒面粉末,就会呛到自己。以至于有人说,把装满炒面的干粮袋挂到树上,连美军的飞机都不会打!

这是战地口粮,而且是当时国力羸弱的中国,首先考虑的就是充饥填饱肚子,保证最低的生存要求!哪里会考虑什么营养均衡,纤维素,还微量元素!

但就是靠着炒面,志愿军和吃着C口粮嚼着巧克力的美军展开了殊死搏杀!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的运动战阶段,总共向志愿军供应炒面3万吨,为志愿军在运动战期间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1961年8月开始,国内就开始制作压缩干粮——就是将熟面粉、熟豆粉、花生米、蛋黄粉、干枣粉、胡萝卜粉以及砂糖、盐和植物油混合炒制,然后用机器压成块状——供应前线,这也是我军历史上最早的制式野战食品。到1952年6月,制式的压缩干粮就已经基本上全面取代了炒面。

进入阵地战阶段,志愿军的战线逐渐稳定,为了解决部队吃不上蔬菜,国内开始制作干菜供应前线。在副食方面,1951年冬季毛泽东专门批示,要给每个志愿军战士每天保证吃一个鸡蛋。由于鸡蛋不便于运输,所以国内就是制作了蛋粉供应部队。肉食方面,夏季提供罐头,冬季则是冻肉,以保证部队一周能够吃上一顿肉。

同时,还尽量供应热食,由于战线稳定,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生火做饭。为了不让炊烟暴露目标,还发明和推广了散烟灶,这样,除了少数零散单位,大部分部队都可以吃到热食。到了1953年,甚至前线部队的早餐都可以基本保证豆浆和油条。这比起运动战时期,一把炒面一把雪,条件自然是改善了不少。

当然,和美军根本无法相比。但物质条件上的悬殊,就是靠着远胜对手的精神来弥补。当年,在朝鲜半岛的冰天雪地中,一把炒面一把雪,依然斗志昂扬的志愿军官兵,每个人都是英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觉得《志愿军吃的炒面 掺了30%的杂粮 是为了增加纤维素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