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品读济宁·非遗】济宁面塑

【品读济宁·非遗】济宁面塑

时间:2022-10-25 21:59:15

相关推荐

【品读济宁·非遗】济宁面塑

济宁民间流传这样一句歌谣:“做春燕,捏龙凤,描花画叶欢吉庆。”面塑大多用于春节、元宵、清明等节日,后来延伸为婚丧嫁娶、祭祀和串亲访友的礼品。

清光绪二十年,孔府祝贺慈禧太后六十寿诞进贡的蒿面菜单中主食占12品,其中饽饽四品,分别为:寿字油糕、寿字木樨糕、百寿桃、如意卷,代表了济宁面塑的国宴级水准。历代封建王朝在济宁设置了众多管理运河河道漕运堤防的官署机构。官员到任、更替以及重大节日,都要拜祭龙王和水神,反季节供品均以面塑代替,提高了面塑规模和档次。

面塑是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作为原料,用手指和小刀、小篦子、竹针等通过压、按、点等手法塑造出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而形成的各种小型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的工艺品。它的制作步骤分为“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缺一不可。

面塑的题材非常丰富,面塑艺人还会根据历史故事创造出《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古装人物作品。面塑作品按用途分为两类,一类为可食用面塑,一类为专供收藏用面塑,收藏面塑有久放不干裂、不变形、不虫蚀的特点。济宁面塑色彩艳丽、明亮,大面积使用红、黄、蓝、绿等主色,配以少量的白色、钴兰作点缀,最后用黑色线条勾勒,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济宁面塑古朴、粗狂、豪放,兼具了鲁西北、鲁中和鲁东面塑的特点。作品既线条明润流畅、简洁概括,追求神似,又注重内部结构的掌握,面部表情惟妙性肖,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

特别鸣谢

济宁市文化馆(原济宁市群众艺术馆)

参考资料

《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团队阵容

主播:剑峰

责任编辑、音乐录制、录音合成:传景

版头制作、录音、音频剪辑:秦建

图文编辑:丹青

审核:乐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

如果觉得《【品读济宁·非遗】济宁面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