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研究进展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研究进展

时间:2018-10-29 02:10:42

相关推荐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研究进展

前庭性偏头痛(VM)为常见中枢性前庭疾病的一种,是偏头痛的一种亚型,以前庭症状为主;VM是反复发作性眩晕疾病中,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之后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在眩晕病因谱中约占比10%,近年来VM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国内对VM的认识仍有不足,其诊断仍较为困难,通常根据前庭症状及偏头痛的病史来诊断,实验室检查没有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多正常,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诊断手段,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且VM常合并其他前庭性疾病,鉴别诊断较为复杂。

VM归类于中枢性前庭疾病,因它可以引起外周前庭损害,可出现外周性前庭疾病的症状及体征,故VM患者的前庭功能检查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可协助诊断。

前庭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视频眼震视图(VNG)、冷热气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摇头试验等。半规管通路的检查有视频甩头仪、速度阶梯试验,冷热气试验等,其反应的是前庭眼反射通路是否受损;耳石器的检查主要有前庭诱发肌源电位(VEMPs)通过其可评估椭圆囊、球囊等前庭脊髓反射通路是否存在异常;通过视频眼震图可记录到微弱的眼震,可以动态的记录眼震并进行分析,通过眼动检查,可反应前庭中枢受损情况,具有一定的定位检查。

冷热气试验检测的是水平半规管的低频通路功能,能反应前庭上神经是否完整,以眩晕为主诉的VM患者,其冷热试验结果异常率高达8%-22%,v-HIT及冷热气试验结果可帮助鉴别中枢及外周性眩晕,外周前庭疾病多表现为增益减低伴异常扫视,中枢性疾病多表现为水平增益正常,代偿性扫视异常或增益增高,这可为VM的诊断提供一定帮助。研究显示VM患者前庭症状发作的病程越长,其冷热气试验异常率越高,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越差。

摇头试验诱发的眼震的形成,是由于不对称的外周前庭信息的输入和中枢速度储存机制受损造成的,同时反应前庭中枢和外周的异常。VM患者行摇头试验异常率较高,提示其受损部位为外周或中枢甚至二者均受损。徐冰等人的研究表明,VM患者至少在一个水平半规管功能检查中出现异常,其易出现异常的顺序依次为摇头试验、冷热试验、速度阶梯试验。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反应的是球囊、椭圆囊及其传导通路的功能,异常的结果可反应其传导通路受损,但前庭脊髓反射弧中各个环节的异常,均可引起异常的结果,缺乏定位价值,但通过对VM患者的VEMPs研究,可帮助对病理生理学的理解,进一步明确耳石器的异常是否参与了疾病的形成。

VM患者行视频脑电图时凝视、扫视、平滑跟踪、视动等的异常,进一步反应了VM损害了前庭中枢,即皮层,脑干,小脑,前庭神经核的传导通路,VM急性发作期有约2/3患者存在平滑跟踪异常。研究发现VM患者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前庭症状多以位置性眩晕为特征,几乎均可出现中枢位置性眼震,最常见的为水平性眼震,故易与难治性BPPV相混淆。VM的位置性眼震可能与速度储存机制有关,多种体位下可诱发,中枢整合机制异常可能导致了半规管旋转信息传递紊乱,SPVmax更小,位置性眼震更平坦,变化速率更慢,需要更长时间达到SPVmax。上述位置性眼震的特异表现使VM患者对HSC-BPPV的鉴别诊断颇具临床意义。

反复发作的VM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导致认知功能及言语功能的下降,且和睡眠障碍、焦虑抑郁为共患病,故总结出VM患者前庭功能特点,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给予预防及治疗尤为重要。但前庭功能具有频率依赖性,各项前庭功能检查均有其优缺点,不能相互替代,多项前庭功能检查可较全面的反应前庭功能,为V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依据,但目前对VM的前庭功能的研究多为单项,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总结VM患者的前庭功能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

咨询电话:

新乡市二院眩晕诊疗中心:3660753

陈 燕(副主任医师):15137397495

来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本公众号整理文章均以科普及分享交流医学专业知识为目的,且标注来源。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如果觉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研究进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