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灸完后大汗淋漓 又臭又粘…是排寒湿 泄热气的好现象吗?

灸完后大汗淋漓 又臭又粘…是排寒湿 泄热气的好现象吗?

时间:2018-10-31 18:52:53

相关推荐

灸完后大汗淋漓 又臭又粘…是排寒湿 泄热气的好现象吗?

经常会有灸友反应:

我艾灸完简直是“汗如雨下”,

是不是寒湿气全排出来了?

一般来说,出汗多且人不感觉疲乏,说明艾灸有效果。之后多饮用温开水,及时补充体液就行。

但如果出大汗且有疲累感,可能需要注意,建议初期先灸止汗的穴位,如阴郄穴、复溜穴。

毕竟汗血同源,

出汗过多,不仅会耗气,

还会伤及津液而损及心血。

汗是津液所化生,

且汗的有无、多少,

是体内阴阳平衡或者失调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会大汗淋漓呢?

原因有四:

01操作不当

比如,灸量过大、时间过长、只灸上身不灸腿。

灸量方面:一般灸至皮肤潮红且伴有水气,摸起来感觉非常湿润,就说明艾灸的量够了。

不要只灸上身不灸腿:建议搭配三阴交、太溪、复溜等滋阴穴位以补充津液。尤其阴虚和上热下寒的人群要特别注意这两点。

02身体虚弱,主要是气虚

气虚主要是肺气虚和肾气虚:

肺开窍于皮毛,肺气虚弱,约束不力,汗就会动辄跑出来,建议重灸肺经原穴太渊;肾气虚则就会手足不温,大量出冷汗,建议重灸肾经原穴太溪。

03脾虚或阴虚

白天多汗多脾虚,晚上多汗多阴虚。

脾主运化水湿,其中包括汗液,所以脾虚的人爱出汗,尤其白天出汗多、易疲劳,就是脾虚所致。

夜里睡觉时出汗多数是阴虚,这种人往往偏瘦,还总是五心烦热,需要艾灸三阴交、太溪、复溜等滋阴穴位。

04体内阴寒浊气过多

阴寒浊气大、瘀阻不通重的人需要借助汗液排出毒素,因此灸后自然出汗就多,等阴寒悉数排出,人体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也就没有那么多汗出了。

通过梳理灸友们的反馈,我们发现,很多灸友平日出汗并不多,但艾灸之后,比较容易出这5种汗:

1、臭汗

有人艾灸过后,一身臭汗,

这其实是在排出肝脾的湿热。

艾灸过后,肝脾湿热得以从肌表排出,

由于这种汗是湿热之邪蕴蒸日久而成,

所以味道臭秽。

如果偏于肝经湿热:

建议艾灸期门、曲泉、阳陵泉、阴陵泉、太冲;

如果偏于脾经湿热(手脚心特别爱出汗,因为脾主四肢),艾灸脾俞、足三里、阴陵泉、解溪。

2、虚汗

有人艾灸过后,

虚寒淋漓,这主要是肺气虚所致。

肺气充足,卫气循行于体表,

则腠理严实,汗孔开阖有度,

就不会动不动虚寒淋漓;

反之,肺气衰弱,肺卫不固,

就特别容易出虚汗。

建议:艾灸大椎、风门、肺俞、膏肓、太渊等穴。

3、冷汗

这与肾阳虚有关,

由于肾阳不能温煦,所以身体是寒的。

而艾灸过后,

寒邪随汗液排出,所以汗是冷的。

建议:艾灸命门、肾俞、神阙、关元、涌泉。

4、清汗

有人艾灸过后,出的汗很清澈,

跟水一样,不粘手,

这说明气血比较虚弱。

建议:艾灸膈俞、气海、关元、血海、足三里。

5、粘汗、黄汗

这说明体内湿热较重。

建议:艾灸脾俞、中脘、丰隆、阴陵泉。同时搭配艾叶煮水泡脚,加速湿气的排出。

有人因为出汗臭、粘,就觉得艾灸不好,其实恰恰相反,这说明体内的湿热等阴邪正被排出,等到灸量到位了,阴邪都排空了,汗就会渐渐正常。

( 点击查看艾灸戒律 )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经用户反馈,需要艾灸以外的其他外治疗法的内容!

现推出【理疗学堂】——中医外治疗法微站

内容涵盖:拔罐、推拿、刮痧、艾灸……

如果觉得《灸完后大汗淋漓 又臭又粘…是排寒湿 泄热气的好现象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