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喝酒吗?想喝酒 怎么喝才科学?

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喝酒吗?想喝酒 怎么喝才科学?

时间:2023-07-24 09:59:38

相关推荐

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喝酒吗?想喝酒 怎么喝才科学?

糖尿病人能不能喝酒,怎么喝酒,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科学地讲,不论怎么喝酒、喝什么酒,都不科学,建议糖尿病患者能戒酒就一定要戒酒。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喝酒对健康没有任何益处,酒精的安全剂量为0。

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饮酒已经成为导致中老年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糖尿病患者对于喝酒一定要加倍小心和慎重。

饮酒既可能使血糖升高,也可能使血糖下降。

在服用降糖药物时饮酒可导致低血糖。有些降糖药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的作用原理是刺激胰脏合成更多的胰岛素,容易导致低血糖,如果饮酒的话会加剧血糖的降低,甚至有可能导致胰岛素休克这种危险情况。同样的,服用二甲双胍期间饮酒,也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更严重的是还增加乳酸性酸中毒这样罕见但严重的药物副作用的风险。因此,在服用这些降糖药物时要避免饮酒。

糖尿病患者空腹或血糖水平较低时尽量避免饮酒。因为酒精需要通过肝脏代谢,就会影响肝脏调节血糖的能力,空腹饮酒或者血糖较低时饮酒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同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饮酒之后,检测一下血糖,因为在饮酒后12小时内,酒精仍然可能导致血糖下降,如果血糖水平太低,就需要及时补充糖分。

要知道,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高血糖造成的损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低血糖带来的危险却往往比较迅猛,甚至可能致命。

此外,饮酒不但有导致低血糖的风险,还可能使血糖升高。长期饮酒,会损害胰腺,对于胰腺功能尚未完全失去的2型糖尿病人群来说,长期饮酒反而会使胰岛功能继续降低,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同时,酒精的伤害不仅仅表现在对血糖、对胰腺的影响,还会对肝脏、心脏、血管、神经系统等都有损害,久而久之导致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建议糖尿病人群避免饮酒。如若真的推脱不开,或就是戒不了酒,那么在血糖控制平稳、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合并症的情况下,可以稍微饮一点酒。但一定要控制饮酒量,切勿酗酒,注意以下饮酒事项。

糖尿病饮酒注意事项

1、血糖控制平稳,无高血压、冠心病等并发症或合并症;

2、勿空腹饮酒,饮酒前需要吃一些主食垫垫肚子。

3、控制酒精摄入量,男性每日别超25克,女性别超15克。按实际量来估算,即白酒每日别超50毫升,红酒250毫升,啤酒500毫升,如果酒精度数较高,则需适当的减少饮酒量,女性也应在此基础上减量。

4、不要多天连续喝酒,一周内不要超过2次。

5、酒精热量很高,计算好饮酒的热量,将其热量从主食中扣除。

6、不要混酒喝,容易醉,更伤身。

7、多喝水,促进酒精的代谢。

8、避免睡前饮酒,一方面降低睡眠质量,一方面可引起夜间低血糖,导致危险发生。

如果觉得《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喝酒吗?想喝酒 怎么喝才科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