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台湾椪柑

台湾椪柑

时间:2018-09-07 10:50:32

台湾椪柑

特大早熟台湾椪柑系芽突变产生的最新椪柑良种,果实扁圆形,10月上旬开始着色,10月中下旬即可上市。该椪柑果形特大,成熟特早,无核,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简介

优质台湾大椪柑是椪柑种群中涌现出的一枝新秀,堪称“椪柑一绝”、“椪柑之王”,它突出的特点是“一大二少三高”,即果实特别大,平均单果重4.6两;种子极少,每果3~5粒;果形高庄美观,高糖度,可溶性固性物高达12.5~13%以上。风味浓甜,细脆化渣。属红皮红肉型。12月底至元月上旬成熟。它适应性强,有早花早果习性,着果率高。适应性强,耐贮。

系芽变产生的最新椪柑良种,遗传性状稳定。抽梢、成枝力强、枝梢呈丛生状,自剪出现时间早,转入生殖生长快,结果早。叶片狭长,似温州蜜柑叶片。果实扁圆球形,果顶微凹,有数条放射状沟纹,果基微凹,有沟纹。10月上旬开始着色,10月下旬即可上市。

于1996年从台湾引入,树势强。树冠直立,丰产性强,果实大,高桩,平均单果重180g,最大300g,含可溶性固形物重4.4%。种子少,4-5粒,果皮、果肉呈橙红色,肉质细嫩化渣,风味浓甜。一般年份在1月份成熟,耐贮运,留树贮藏,风味更佳。该品种适应性强,早花早果,着果率高,果型大,高桩,种子极少,可溶性固形物高,品质特优,堪称“柑之王”,是发展椪柑的首选品种。

历史记录

历史上东晋(317-4)文人雷次宗在<豫章记>文中记载;江西“地方千里,水路四通”,“嘉蔬精稻擅味于八方,金铁筱椪资给于加境”,文中的“筱椪”是指椪柑,还是江西特产南丰蜜桔,暂且勿论,而“椪”字却出现了,这样看来,出现“椪”字的历史还可以上推至少有1500年历史。

果实性状

台湾椪柑,素有“桔中之王”的美称,其特性一是果实特别大,种子少,一般2到3个1斤。二是果实固形物含量高,糖多酸少。三是成熟期偏晚,于12月中下旬成熟,正值“两节”,销售价格理想。且树势强健,适应性强,早产丰产稳产,是目前柑桔更新换代的优良品种。

主要特点

中国于1985年从台湾引进的椪柑群体材料中,用营养系选种的方法选出。是中国椪柑种群中涌现出的新秀,堪称“椪柑一绝”、“椪柑之王”,是中国目前椪柑的最优良换代品种,将对全国柑桔品种结构调整发挥巨大作用。

其主要特点有:

①树姿直立、树势强、枝软。

②抗旱力强,抗溃疡病等病害能力强。

③果型极大、高桩,果实纵横径为7×8.1cm,平均单果重234.3克,最大600克。比太田椪柑重85克左右,比着名的新生系3号椪柑大一倍左右,是目前国内果型最大的柑品种,市场卖相极佳。

④品质极优,高糖高固,糖多酸少。果肉橙红色,肉质细嫩化渣,风味浓甜,总糖11.2克/毫升,可溶性固形物12.5%,酸含量0.47.克/100毫升,维生素C含量33毫克/100毫升。

⑤成熟期晚,元月上旬成熟。正遇上元旦、春节两个最佳销售季节,售价高,市场前景好。

⑥无核或少核。单一品种集中,栽植表现为无核,与其它品种混栽表现为少核,平均每果种子4.5粒。

⑦丰产、早果性能好。一年栽树,两年成形,三年挂果,四年见效。该品种有早花早果习性,自然座果率高,第四年平均株产10公斤,第七年平均株产47公斤,而且稳产性能极佳。

⑧耐贮藏。室内贮至4月份品质仍优,如通过留树保鲜,风味更佳。

生态条件

1、温度与无霜期是决定台湾椪柑否生存的条件。最适应地区要求年秋温≥7000-8000℃,1月平均温度11-14℃,极端低温-6℃,无霜期290天。适宜地区要求年积温5500-7000℃,1月平均温度8-11℃,极端低温-6℃,无霜期290天。次适宜地区一般年积温≥5000-5500℃,1月平均温度6-8℃,极端低温-6℃,无霜期280天。年有效积温过高则椪柑果实皮厚,风味差;年有效积温过低则椪柑果实酸多,味苦,失去其应有风味;当极端温度低于-6℃则椪柑叶片受冻致死,低于-9℃椪柑1-2年生枝梢受冻致死。

2、光照与降水量是影响台湾椪柑品质的因素。只要年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光照强度达9000-12000勒克期(米烛光)就能满足椪柑的正常需求,就能生产出质优产品。

3、土壤是台湾椪柑生长的根基。要求土层深度大于80厘米,地下水位在100厘米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2%以上,含氮0.1-0.2%,磷0.15-0.2%,钾2%以上,土壤pH值5.5-6.5,土壤质地疏松,透气性好,富含其它多种微量元素。

荣誉殿堂

台湾大椪柑1998、2001年先后被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认定为优质果品并颁发证书。台湾大椪柑好种、好看、好剥、好吃,目前在重庆市属独家拥有,发展前景广阔。

2002年被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认定为优质果品并颁发证书。检测结果:果实特大,平均单果重6两左右,最大可达1斤;果实横径9~10厘米,个别在12厘米以上;果形整齐、端庄,色泽艳丽,果皮较细、平;可溶性固形物11.5%,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郁,无核,品质优。

栽培要点

1.建园定植选择园地

台湾椪柑对水肥要求比蕉柑低,在台湾地区选择远离老柑桔园,排灌方便,且土层深厚的壤土、沙壤土、石砾土等水田、山地建园。

园地建立按株行距2m×3m起好种植畦,施好基肥,基肥每穴施猪粪25kg或饼肥1-1.5kg+磷肥0.5-1kg,混匀后起墩,若要立即种植,基肥应混匀后放在穴底部,避免基肥与根系直接接触,引起伤根。种植墩底宽100cm,上面宽70cm,高30cm,水田四周挖深沟50-80cm,利于排水,对地下水位高的水田必须在畦与畦间修深沟50-60cm,以降低畦面水位。

选择苗木选择优良品种配以良好砧木的无病毒苗木,台湾椪柑较好的砧木是枳。

适时栽植台湾地区四季温暖,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但丘陵山地一般以春植或夏植较适宜,于春梢老熟或夏梢老熟后即可种植,因春、夏季雨水较多可减少淋水。

2.科学管理

台湾椪柑在投产前两年时间,主要是促发枝梢,培养一定数量结果枝,以形成紧凑、矮化的树形。施肥采用多施薄肥,一般一次梢施1-2次肥,通过抹芽定梢,短截直立梢培养良好树冠,第3年适当多施磷、钾肥,少施尿素,避免营养生长过旺,影响挂果。

结果树施肥以豆饼、猪粪或牛角碎等有机肥为主,配以磷、钾肥和尿素等化肥。主攻新梢肥,重施壮果肥,在每次新梢(春、秋梢)抽吐前施氮、磷、钾复合肥攻梢,新梢抽吐至转绿施磷、钾肥结合根外追肥。每年在采果前或春梢前施一次有机肥加磷肥,即饼肥1.5-2.5kg或猪粪25kg或牛角碎2-4kg+磷肥1kg,以复壮树势,壮大果实,提高果实品质。

培养健壮结果母枝培养健壮结果母枝是丰产的物质基础。采用夏剪促秋梢培养翌年的结果母枝,在放梢前10-15天短截树冠中上部及外围的落花落果枝和各种衰退枝。台湾椪柑树冠具直立性,夏剪时注重上部修剪结合疏除部分果实,促抽健壮结果母枝。当新梢长6cm左右时疏芽定梢,每基枝留生长健壮的枝梢3-4条,并加强肥水管理,培养生长充实秋梢。青壮年树及时抹夏梢保果。夏梢抽吐3-5cm时及时多次人工抹除,直至7月中旬放秋梢前。也可在夏梢长5-6cm时对其短截,保留2-3片叶,待第1次夏梢转绿后重新萌发时,结合夏剪促秋梢。

果实迅速膨六期适量供水在台湾地区椪柑果实膨大期经常遇旱,此期应适量供水,在干旱时每周灌一次水,保证果实膨大。

适当控水促进战花椪柑尤其是生长壮旺的幼树、成年结果树在12月下旬至1月必须适当控水或环割,促进花芽分化。还可结合冬季扩穴深翻,切断部分吸收根,也能促进花芽分化。

重视土壤改良多施有机肥,与此同时,园中实行"深沟浅水"或间隔一条"深沟浅水",旱季深沟保持浅水。每年客土一次,客土厚度5-10cm,增厚根系土层。加施石灰,调整土壤pH值。

果园生草果园采用生草法管理,保护天敌。可种植藿香蓟,草长超过40cm时用镰刀或割草机割短,这样既能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又可节省劳动力,保护天敌,减少虫害,降低成本。

适时采果。台湾椪柑有不耐冻的特性,因此,在"冬至"前必须分批采果出售或保鲜贮藏。

整形修剪

合理整形修剪。台湾椪柑树势旺,直立,春季萌芽率高,成枝率低,夏季萌芽率低,成枝率高。整形修剪必须根据这些特点进行。

(1)整形。台湾椪柑定植后,任其自然生长,则会形成几层楼,骨架不牢,冠内萌蔽,这会影响台湾椪柑产量和品质。台湾椪柑定植后,必须当年定干,定干高度30-40厘米,形成3-5个主枝。主枝呈螺旋状均匀向四方分布。随着树冠的扩大逐渐疏去部分主枝,最终保留三个主枝的自然开心形。

(2)修剪。台湾椪柑在生产中修剪主要采取短剪,疏剪,回缩等方法,结合抹芽放梢,环割,圈枝,拉枝等辅助措施,达到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目的。一般来说幼树(即定植后到初挂果)主要采用短剪,结合抹芽放梢,拉枝整形,促发分枝,提早结果。初挂果则以剪为主,结合短剪,回缩,环割,拉枝,抹芽放梢等方法,扩大树冠,促进花芽分化,多结果。盛果期树则以短、疏剪为主,结合回缩,达到结果多,延长经济寿命为目的。衰老树则以回缩,短剪为主,促使树体更新复壮。

总之,台湾椪柑修剪方法是灵活的,在生产中应用应围绕调节养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应各个季节的需求,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病虫害防治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坚持以防为主,保护天敌,注重田间调查,掌握果园病虫发生规律,明确防治重点,采取查虫挑治的方法。近年来常见的病害有溃疡病、黑星病、脂斑病等,虫害有红蜘蛛、锈壁虱、柑桔木虱、蚜虫、潜叶蛾、介壳虫、黑刺粉虱、卷叶蛾和夜蛾等。病害防治方法:4月底至5月初春梢转绿期是炭疽病、黑星病和脂斑病的潜入期,必须用铜制剂如铜皂液、冠菌铜、氧氯化铜等喷布两次预防。虫害防治:红蜘蛛、锈壁虱可用硫磺合剂、三氯杀螨醇、特螨得等防治;木虱、蚜虫可用蚜虱净防治;潜叶蛾可用灭百可和灭扫利等,也可用黑光灯诱杀;介壳虫、黑刺粉虱可用速扑杀进行防治;夜蛾可采用发生期每隔5-7天喷一次敌敌畏或其他杀虫药进行预防,但效果不如在9月中下旬采用报纸套袋护果好。另外,最好选择潜叶蛾的低峰期放梢,一般夏梢在5月下旬至6月初,秋梢在7月下旬至8月初放梢。

措施

(1)加强农业措施。根据台湾椪柑生长特点,应从肥料上着手,多施有机肥,钾肥,搞好平衡施肥,保持土壤湿度,使树体保持健壮,抵御病虫发生,在枝梢新叶幼嫩时多喷叶面肥,促使新梢叶片迅速老化,减少病虫侵染时间,充分利用修剪改善光照通风条件,避免内膛荫蔽,发挥挑治效率,降低虫害基数。

(2)应用生物制剂防治。在生产上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是减少药物残留果实上的有效途径。

(3)利用土制农药,认真搞好冬季清园工作,降低病虫基数,尽量少用化学农药。冬季熬制石硫合剂,松碱合剂,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全园喷雾1-1.5Be的石硫合剂液,20倍的松碱合剂,可减少红、黄蜘蛛、锈壁虱,矢尖蚧等害虫基数。同时利用石硫合剂渣液兑制石灰等涂干既可防冻又可减少病虫基数。

改土施肥

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根外补肥是椪柑优质丰产的前提。

(1)改良土壤。定植前应进行深翻改土,施足有机底肥。成年果园每年中耕3次,隔年隔年深翻1次,深翻结合压施有机肥。果园内提倡间作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平衡施肥。重点研究椪柑生长结果所需养分与土壤养分流失而人为给予补充。每生产1000公斤鲜果大致需要纯氮4-6公斤,纯磷2-3公斤,纯钾2-5公斤。应考虑施入的化肥被淋溶流失的损失,只有三分之一被果树吸收利用,因此,对666.7m2产2000公斤的椪柑园来说,应需施入尿素48-60公斤,钙镁磷肥肥48-72公斤,硫酸钾18-45公斤。一般氮、磷、钾施用比例为2:1:1-2。

一般幼树每年施肥6-8次,成年树施肥4次以上。2月份以速效氮肥为主,促发春梢;5月施稳果肥,以有机肥为主,提高幼果座果率;7月份结合抗旱壮果肥,以氮、磷、钾配合施入,加速幼果膨大,促发早秋梢;9月份施花芽肥,以磷、钾为主,促进花芽分化和根系生长,提高果实品质;11月份施越冬肥,以有机质为主,增加树体营养,提高越冬抗寒能力。

(3)根外补肥。在生产上应用叶面喷肥,树体输液等方法可以补充树体缺乏的养分,缓解当时树体营养的缺乏,夏季5-6月,对树势较弱的果园,结合防治病虫,加0.3-0.5%的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增强树势。

疏花疏果

为了台湾椪柑果实整齐,个大,质优,商品性能好,必须进行疏花疏果。大年树通过冬,春季短剪部分结果母枝,增加营养枝,减少结果枝,控制花量。小年树尽量保留结果母枝。对畸形果,伤果,病虫果,小果等非正常果应及早疏除。光照太差的果实和无叶花枝的果实也应疏除。椪柑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可根据叶果比确定单株挂果量,疏除多余的果实,一般树势生长正常的椪柑树叶果比50:1。疏果方法目前以手式为主,化学疏果的技术难以掌握,使用不当易出现疏果过量。合理疏果有益害,同样生产1公斤果实,小果实消耗的营养要比大果实多,因为小果表面积大,皮渣比例高,干物质比例高,即消耗营养也多。

灌水排涝

遇旱灌水,遇涝排水是台湾椪柑获得丰产的重要条件。在4-6月份,雨水较多,应注意排水,梅雨过后出现干旱,则灌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7-8月份是台湾椪柑是果实膨大时期,需水量大,故时常注意灌水。在台湾椪柑进入成熟期,采摘前1个月左右,应注意控水,增加果汁含糖浓度,提高品质。果实采摘后进行冬季,一般不需灌水,若长期干旱会导致落叶,应适量冬灌。

合理采摘

1、合理采摘。采收时期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因气候、土壤、树龄、栽培管理措施不同而异。一般鲜销果成熟度要求达到该品种固有的色泽、风味和香气,果肉变软,糖的等内含物达到标准才能采摘。采收要把好质量关,采果筐(篓)内要有衬垫,防止伤果,实行复剪以免伤萼。晴天采果,轻拿轻放,禁止强拉硬扯,推行规范化采果,提高采摘质量。

2、分级打蜡。果实采摘后,应使用分级选果打蜡机。果实送入,提升,冲洗,喷(涂)蜡,风干和分级等一系列工序于一体,最后输出5种不同规格的果实,然后进行人工包果装箱。经处理的果实鲜艳,漂亮,每公斤果实处理成本不到0.10元,而每公斤销价可增加0.3-0.6

注意

慎用激素。

台湾椪柑的正常生长发育是由内源植物激素所控制的。人工化学合成的生长激素使用后能改变柑桔内源激素水平,使生长与发育向着要求的方向和数量发展。在台湾柑桔生产上广泛的应用于保花保果,疏花疏果,促进和控制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实践证明,合理使用化学激素并不影响台湾柑桔品质,关键是控制好使用浓度、时间、次数和方法。要根据果园的具体情况(如品种、树龄,气温等)探索出一套适合、有效的激素使用方案。若激素使用不当,会对柑桔产生副作用,影响果实品质。如:赤霉素对果皮生长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会导致果皮增厚,细胞变粗,着色推迟。2.4-D会导致粗皮大果,浓度过高还会形成僵果。

如果觉得《台湾椪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