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学生压力过大容易产生抑郁情绪_抑郁情绪并非抑郁症

学生压力过大容易产生抑郁情绪_抑郁情绪并非抑郁症

时间:2022-08-08 12:59:53

相关推荐

学生压力过大容易产生抑郁情绪_抑郁情绪并非抑郁症

日前,国家统计局相关调查队对该地域180户有学生及学龄前儿童的家庭进行专题调查,结果表明,半数以上中小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出现过心理问题。在一系列青少年心理问题中,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容易引发严重后果的,莫过于抑郁了。青少年心理专家提醒:重视早期抑郁症状,发现造成抑郁的原因并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1抑郁情绪为什么在秋冬季节多发

一、 引语

常言有“秋风秋雨愁煞人”、“悲秋”之说。每年症状最重的时候就是在秋季。每当看到青青的树叶在慢慢凋零,绵绵的秋雨洒落在脸上,心中便充满着惆怅。

有统计表明,抑郁症一生中的发病率约为5%,其中15%的病人在秋冬季节初次发病。秋季万物肃杀,景象悲壮,很容易使人触景生情。抑郁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转变为抑郁症。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曹欣冬

在秋冬季节,患抑郁症的人数明显增加,比平时多出大约10%。

秋冬交替,心灵也要防“感冒”。北京安定医院秋冬季节门诊抑郁症的患者与平时相比有所增加。悄然袭来的“灰色杀手”轻则使患者情绪低落,重则导致卧床不起,情绪沮丧,甚至崩溃和自杀。

二、 中医病因病机

抑郁症的首要病因是情志刺激,而七情致病的特点是首先导致气机紊乱,直接伤及内脏。在体质因素的基础上,七情引起气机郁结,进而神郁,神气郁结则发生抑郁症典型精神症状,神郁与气郁相互影响,使疾病缠绵难愈。由于气的运动涉及全身脏腑各种功能,所以,气郁还是引起抑郁症躯体症状的重要病理机制。

抑郁症的发生多由内因即七情过激所致,七情包括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七情变化,这种变化是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属正常的精神活动,也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并不会致病。只有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下,才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正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说明,人的精神状态反映和体现了人的精神心理活动,而精神心理活动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可以说是产生精神疾病的关键。因此,中医认为精神活动与抑郁症的关系十分密切,把抑郁症的病因归结为七情所致不无道理,那么调神养生对患有抑郁症的朋友就显得格外重要。

抑郁症的发病有一定的时间性,如冬春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症状的严重程度有早重晚轻的特点。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值得人们去探讨。《黄帝内经》时藏阴阳理论有关四时阴阳消长节律的论述是中医对生命节律认识的重要内容。

《黄帝内经》理论十分重视天地阴阳周期性变化对人生命活动的影响,自然四季递迁节律通过影响生命的进化过程,使生命活动产生与之相应的周期性变化,并通过遗传代代相传。伴随自然界四时推移而发生的气候、光照等变化,可用四时阴阳消长来概括,春夏阳长阴消,秋冬阴长阳消,使万物呈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黄帝内经》指出,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其功能与四时相应,即在四时分别由五脏主持人的生命活动,“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素问・脏气法时论》);人体通过五脏系统的调节、控制,使机体功能活动与四时阴阳消长相应,脏腑气机在春夏升发、长旺,功能活跃,生机勃发,精神情志也趋于兴奋,思维敏捷,活动增加;在秋冬收敛、闭藏,功能低下,生机内藏,精神情志趋于抑制,思维迟缓,活动减少。中医的四时八节,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也就是太阳在一年运动中所处于天空的八个不同方位,太阳在天空中不断移动,对地球照射的角度发生了变化,由此引起地球上光照时间与量的变化,使自然气候产生较多规律变化,产生四时的递迁。冬至阳生,夏至阴生,但此时仍然阴极或阳极之时,冬至前后寒冷严重,夏至前后酷暑,其阴阳寒热波动不大。而春分和秋分则自然阴阳之气交接胜负之时,自春分始自然界由阴气主令转为阳气主令。至秋分始自然界由阳气主令转为阴气主令。因而以春分、秋分之时对人体的影响更大。在春秋节阴阳之气交接时的变化较为迅速,气候寒热的转变对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都会带来巨大影响。当自然变化反常,四时阴阳消长规律紊乱,超过人体适应能力,或素体正气有亏损,五脏精气虚弱,五脏系统调控能力不足,不能及时调整机体的功能,维持体内生理活动的稳定,即可引起疾病的季节性发作或加重。抑郁症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等症候为主要表现,病机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为主,进而使五脏系统功能失调,心神不能正常地感应、评价外界事物,从而产生抑郁。因肝与春相应,若由于种种原因使肝系统功能减退,当春季少阳之气升发之时,不能应时而旺,肝气当升不升,更易致气机郁结,故抑郁春季多发。“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素问・脏气法时论》)。由于五脏各有不同的阴阴属性和功能特点,使人体不仅在生理上随自然四时变化表现出阴阳消长及生、长、收、藏四季节律,也使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表现出相应的季节特征。

现代精神病学发现,抑郁症患者脑脊液(CSF)中多巴胺(DA)及5―羟色胺(5-HT)的代谢产物春天低,夏天高;正常人血小板5-HT再摄取的最大结合速度最低值在春秋二分,最高值在冬夏二至,而抑郁症病人上述节律明显紊乱。另外,抑郁症患者CSF中的吗啡样肽类物质浓度的峰值分别在8月末和10月末,春季为低值,与抑郁症发病和自杀频度的季节变动相似。第二信使假说认为,抑郁症发病的关键在于第二信使系统之间的失衡,环磷酸腺苷(cAMP)系统功能减退导致抑郁,反之则躁狂。有人在改进利血平抑郁模型的基础上,于二分二至4个时点,测定了正常与模型大鼠(Wistar系,雄性)脑内cAMP、环磷酸鸟苷(cGMP)以及P物质(SP)、生长抑素(SS)含量及其四季变化。结果显示,模型大鼠脑内cAMP含量四季均明显降低,正常与模型大鼠cAMP的四季节律均以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约为秋季最高值的1/15一1/20;cGMP、cAMP/cGMP值显示与cAMP相似的季节节律,且模型大鼠cGMP、cAMP/cGMP均于春季异于正常。正常SP在春季含量最高,SS峰值在秋季,谷值在春季,而模型大鼠SP含量春季最低,SS的峰值在春季,二者均于春季紊乱。以上结果提示,cAMP生理节律春季低浓度可能是抑郁症春季多发的基本原因,在此基础上,由神经递质、神经肽等脑内活性物质的季节节律在春季紊乱而诱发,是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不能适应自然季节的变化在精神情感上的体现。

2学生压力过大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每天的傍晚对我来说是最难熬的,我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想想。我就是觉得烦、讨厌别人和我说话、讨厌与任何人接触,如果可以我想一直躺在床上,什么都与我无关……”

类似这样寻求帮助的匿名青少年不在少数,他们不同程度地发现自己的生理或心理已经和同龄人有区别。国家统计局相关调查的数字显示,近五成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在家偶尔或经常出现对家长的抵触情绪;超过四成学生在家经常出现逆反心理;近三成学生表现过孤僻、冷漠、缺少爱心和孝心;甚至有5.6%的孩子出现过离家出走的现象。在这些现象当中,悲观、厌烦、抵触环境,甚至对亲人拳脚相加,被认为是早期抑郁的特征。

低落、自闭、暴力 重视早期抑郁症状

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指出,青少年抑郁的几大明显表现是学习退步、学习困难、疏远同学、在家中表现暴力。

“抑郁已经不只是不开心这么简单,”该专家举例称,不少有抑郁倾向的孩子都有对外暴力的表现,但一般很少为人所发现,因为他们实施暴力的对象不是同学、老师等外人,而是父母、兄弟姊妹,并且这一倾向不仅出现在男生身上,甚至被看成懂事乖巧的女生也有发生。

众所周知,青春期是抑郁的高发年龄阶段。这个时期,价值观、世界观都在形成,会有各种烦恼,在青少年承受责任、压力的能力尚未强化以前,这些烦恼极有可能发展成为突发性事件,因此需要家长和老师密切关注。

从成因上区别 青春期叛逆和抑郁

在发现青少年有抑郁倾向时,及早发现原因才能解决问题。不少家长将抑郁表现误以为是青春期的叛逆行为,从而忽略了处理,特别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

研究者认为,虽然青春期叛逆和抑郁在某些外化的行为表现上有些类似,但究其成因是截然不同的,也是区别两者的主要依据。青春期叛逆常常表现为脾气暴躁、爱顶撞父母、喜欢自作主张等,这是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情,当受到父母约束时会产生较强的反抗心理。

而青少年抑郁症与他们的童年经历息息相关,早期家庭中的母爱剥夺、打骂、虐待、抛弃、父母离婚等都会给青少年的童年期留下阴影,部分孩子由此产生抑郁症状;另外,青少年心理还不成熟,更多地表现为行为的变化,容易激惹、发脾气,常常被家长误以为是青春期叛逆表现,不及时引导将会使孩子的抑郁表现越来越激烈。

让孩子主动参与培养自信心态

针对青少年抑郁现象的成因,心理研究者、教育工作者都不约而同地指出,忽略孩子心理、过分溺爱都是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长的原因之一。过分溺爱使孩子独立自理能力很差,过分打骂会使孩子产生敌对、反抗,有暴力行为。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和孩子成为朋友,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事情,特别是在孩子有兴趣的方面如体育锻炼、特长兴趣班、家务活等,常常对孩子的行为给予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是防止抑郁的最基础步骤。而家长鼓励性的话语还忌讳空洞,比如千篇一律的 “你真聪明”、“你好棒”之类的话,对于孩子们树立自信,特别是从危机事件中树立自信毫无帮助,教育工作者的经验是:但凡与孩子自己有关的事情,放手让他们决定、处理所有细节,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3抑郁情绪并非抑郁症

有数据显示,全世界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而1/4自杀人群缘于抑郁。前一阵好莱坞影星罗宾?威廉姆斯、翻译家孙仲旭皆因抑郁而自杀,预防自杀先防抑郁,但是目前社会对抑郁症的预防及治疗干预仍有不足。

深圳最近一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完成于,当时的数据显示,深圳18岁以上居民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7.74%,略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水平;然而这些抑郁症患者中,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仅有9.76%。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然而当前社会对其认识多存在误区。例如有些人将偶然的抑郁情绪误认为是抑郁症,还有人由于耻感而不敢正视、寻求治疗,而在对待抑郁症患者的态度上,也由于对患者思维、认知模式的不理解而做了无用功。

1、药物和心理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策略

北京安定医院有调查显示,抑郁症的发病率还是蛮高的,但有一个困惑,患者不愿意去抑郁症的治疗中心,只是去综合医院,得不到有效治疗。在我们的采访中,发现有些抑郁症患者也不知道有什么渠道治疗。很多人患有抑郁,但是不会寻求有效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他可能通过一些低效或者无效的措施,比如在家里面做做活动或者暂时休假一段时间。根据我们原来的调查研究,真正有效去寻求专业治疗的比例非常低,大约不到10%,90%的患者可能选择了无效的途径,例如休养、食疗等,当然有些可能会有效果,但作为疾病来讲这不是主要有效的途径。

现在的治疗手段有几种不同的方式,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最直接、最省事、最有效的是药物治疗,但是药物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从现在各种各样的假说和研究来看,抑郁症的发生是有基础的,在医学上有易感素质,无论是遗传基因还是成长当中的个性缺陷,都可能造成比其他人更容易得抑郁症。比如说人的情绪有一个郁值,其他人郁值很高,当出现压力或者挫折时不容易出现失控行为;而易感素质的人群,一点小问题就出现情绪下滑,甚至是不可控的下滑。目前药物是最直接有效的,但长期来看,药物和心理治疗是国际通用的手段,包括美国心理学会精神病协会的指南也是这样认为,目前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药物和心理治疗。

抑郁症应该是综合因素造成的,集合心理、生理症状表现的精神疾病,我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扎实推进,提高个人心理危机自我干预和应急能力。如果有心理不适,自己和亲朋无法克服的,可以找专业社工、康宁医院医生咨询,确实有这方面的问题,应该配合专业治疗,家人应该给予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现在有太多人不了解抑郁症,对抑郁症有误解,从而对周围有抑郁症的人采取了不正确的应对态度,即便是出于善意,但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重了对方的苦恼。

很多知道自己有抑郁症的人不敢去面对,更不敢走进医院,其实抑郁症就是一种普通的疾病,11%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没什么见不得人的。“诉说”会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精神压力,要让大家都知道抑郁症是一种病,不要对它有任何的偏见。

2、现状:患病高峰在20岁左右,心理创伤是易感因素

的时候,深圳市康宁医院联合公安局等做了调查,当时抑郁症的数据是7.8%,即18岁以上的成人中患抑郁症的比例是7.8%。实际上以后,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现在这个数据特别期待着更新。我们目前还没有拿到更新的数字,不过从国内其他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区域的数据看,现在这个数字应该已经被超越了。

其实患抑郁症的人非常多。在门诊当中,可能10个人有6个患有抑郁,当然这是个案。这些人在别人面前,会努力塑造自己的形象,做很多的努力,可能比正常人还正常,但是他们的情绪水平会有问题。尤其现在的青年白领,处在事业上升期或者奋斗期的阶段,如果承受的压力特别大时,特别容易发作。

关于易感因素医学上有很多假设,例如早年受过一些创伤或者成长过程很不顺利的,或者遭遇一些挫折、创伤的,又或者某些特殊的容易产生压力的人,比如说责任心特别强、道德感特别强的人,对自己要求特别高、追求完美的人。这样的人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抑郁症也更多发。

还有遗传因素,另外心理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特别聪明的人也是易感人群。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神经是敏感型的,对知识非常敏感。

3、误区:网络诊断不严谨,抑郁症和个性非必然相关

抑郁不等于抑郁症。美国有项数据,普通人群一生当中有70%曾经有过抑郁情绪,我们大多数人在一生当中肯定有一段时间情绪低潮或者心情不好,但是不一定就达到抑郁症。一旦构成医学上对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一旦是一种疾病,那一定是超出主观控制的范围,已经影响正常生活了。但是抑郁情绪,可能通过环境换一换,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就调节过来了。

抑郁状态可能每个人都有,按病诊断要考虑持续的时间、严重程度,一般抑郁症是指连续两周时间,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抑郁状态。

现在抑郁症的诊断还是相对比较严谨的,需要专业的工作者和专业医生通过全面评估才能下定论,一些量表只可以参考。比如网上自测之后发现有抑郁情绪,这可能有很多来源,比如居丧反应、失恋心理反应或者受挫折的心理状态,都可能出现抑郁情绪。但是否构成抑郁症,这是需要专业的评估来确定。

生活中还有些人特别乐观、坚强,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他患有抑郁症,甚至走向自杀。很多人对抑郁症可能就是望文生义,觉得闷闷不乐的人才会有,其实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去认知这个疾病呢?从目前的研究以及大量心理学的知识经验积累来看,抑郁症和个性不是必然相关的,可能很多事业型、追求完美的人更容易患,与容易产生压力的人群更相关。比如深圳为什么发病率高?因为深圳是移民城市,多数人希望更好地改善生活、发展事业。

往往开心果反而是抑郁的原因,因为他负面的东西发泄不出来,就用“开心”来掩饰。隐匿抑郁是指他平常性格外向,可能因为某些事件、因素表现出来抑郁,但是他对自己以前的形象认定就是性格开放,于是就拼命表现那一方面。另外还有双向障碍,可能他以前过度兴奋、特别开心,但后来转成抑郁了,大家没发现。

抑郁症病人的思维、认知和其他人有些不同,他们更容易关注一些负面的东西,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评价自己的时候更容易陷入思维的症结里面出不来。比如看到同事升职会很悲哀、会特别自卑,这不是思想上的问题,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决定了他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又容易引起他的情绪,但是他无法说想改变就改变。

还有人谈到耻感,说很多人知道自己或者家属有抑郁症,但是不愿意就诊,觉得患抑郁症会遭到很多人另眼相看,别人没有把这作为普通疾病,而是当作精神问题了。

45种常见的抑郁症类型有哪些

1、心因性抑郁。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如失业或收入减少、健康状况不良、子女因结婚而离开家居住、丧偶孤独等等。多以情绪焦虑、沮丧开始,可伴有抑郁症状,严重时可有自杀倾向,易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似。

2、内因性抑郁。可表现为抑郁与躁狂交替或单纯的抑郁症状,躁狂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患者整日有气无力,行动迟缓,情绪忧郁,白天卧床不起,夜里不睡,此类患者自杀倾向较重,家属应密切观察其异常情绪变化。

3、疑病型抑郁。多因身体的轻微不适、治疗无效诱发,逐渐出现疑病与抑郁的情绪,严重时会怀疑自己的所有器官都有问题,抑郁症状也会不断加重。

4、焦虑性抑郁。精神创伤可有可无,表现为焦虑烦躁,坐立不安,易激惹,半夜起身喃喃自语,惶惶不可终日。

5、假性痴呆型抑郁。患者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对日期、地点、亲友姓名、日常生活事物一问三不知,给人以痴呆的形象。经过抗抑郁治疗后,痴呆症状也随之消失。

抑郁症的危害性大家已经非常了解,但是目前我国专门医治抑郁症的医院还比较少,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调节就是最关键的。要治疗抑郁症疾病,患者家属还应该给与足够的关爱,不要因为自己的忽视影响治疗效果。

5怎样区别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有无原因 正常人的情绪抑郁是基于一定客观事物为背景的,即“事出有因”。而病理性情绪抑郁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或者虽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题大做”,不足以真正解释病理性抑郁征象。

持续时间 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的时限性,通常是短期性的,人们通常通过自我调适可以缓解;而病理性抑郁症状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症状还会逐渐加重恶化,抑郁症症状往往超过两周,有的超过一个月,甚至数月或半年以上。

严重程度 前者忧郁程度较轻,后者程度严重,并且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法适应社会,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发挥,更有甚者可产生严重的消极自杀言行。

生物症状 病理性抑郁往往伴有明显的生物性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如持续的顽固失眠、多种心理行为,同时体重、食欲和性欲下降,全身多处出现难以定位性的功能性不适和整体性的症状关系,检查又无异常,以上这些均是抑郁症的常见征象。

变化规律 典型抑郁症有节律性症状特征,表现为晨重夜轻的变化规律。

发作倾向 抑郁症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基本症状大致相似,有既往史可供印证。

家族病史 抑郁症的家族中常有精神病史或类似的情感障碍发作史。

如果觉得《学生压力过大容易产生抑郁情绪_抑郁情绪并非抑郁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