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脱水症状_脱水的分类_脱水的症状有哪些

脱水症状_脱水的分类_脱水的症状有哪些

时间:2022-08-11 01:59:06

相关推荐

脱水症状_脱水的分类_脱水的症状有哪些

等渗性脱水主要表现为低血容量状态如倦怠,疲劳,站起时头晕眼花,甚至晕厥,意识不清,部分患者可出现脏器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如胸痛,腹痛,常见体征有皮肤弹性差,皮肤黏膜干燥,脉搏加快而弱,表浅静脉萎陷,四肢厥冷,尿量减少等。

1脱水的症状有哪些

低渗性脱水患者无口渴感,皮肤,黏膜脱水明显,主要表现为血容量不足和脑水肿的症状和体征,与失钠性低钠血症相似。

1.等渗性脱水

(1)经消化道丢失体液是最常见的原因,由于上消化道液丢失以H 为主,容易伴发代谢性碱中毒,下消化道液含碱较多,容易伴发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在诊断等渗性脱水的同时,应注意是否伴酸碱平衡失调。

(2)心,肝,肾功能不全有多浆膜腔积液者,反复多次较大量的胸腔,腹腔穿刺抽液,容易发生等渗性脱水,应注意一次引流量不超过1000ml,注意观察有无低血容量状态并及时治疗。

(3)老年患者由于体液占体重的比例仅45%,同时口渴感觉不如年轻人,而皮肤干燥,弹性减退,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脱水征象很容易被忽略,故应特别注意患者有无少尿或无尿,口腔黏膜是否少津或无津,意识状态有无异常,静息状态血压是否偏低,病史中有无体液丢失的状况出现等。

(4)尿量是反映体液量是否充足的一个有力指标,通常尿量<1000ml多意味着细胞外液的减少,但应注意某些特殊情况,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尤其是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或酮症酸中毒患者,由于存在渗透性利尿,即使已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尿量有时仍可>1500ml/d,此时尿量不能作为判断有效血容量是否正常的指标。

(5)注意有效血容量和细胞外液不是等同意义的:某些患者细胞组织间液增多,皮下水肿,皮肤发亮,此时细胞外液正常,有效血容量不足却常常存在,致使血压下降。

2.低渗性脱水

(1)诊断低渗性脱水应注意询问病史,因为多数是由于脱水处理不当或利尿剂使用不当造成,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5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

(2)低渗性脱水时,由于血清钠低,水分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运,故血容量不足的表现重于等渗性脱水,同时有脑水肿的表现而病人无口渴感。

(3)早期尿量不减少,一旦出现尿量减少提示低血钠和血容量严重不足。

3.高渗性脱水

(1)见于某些急性失水大于失钠的疾病:如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尿崩症未及时补水,需注意上述两种情况均经肾脏失水,故在严重脱水时,患者仍有大量排尿,尿量的多少不能代表体液丢失和血容量降低的真实状态。

(2)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往往掩盖血容量不足的表现,而成为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诊断中应警惕误诊和漏诊,尤其在病人不能提供或不知道原发病病史的时候。

2运动过程如何应对脱水症状

运动过程补充水分有益健康。因此对于运动过程中,一定要警惕出血脱水症状,正确处理处理脱水症状。

脱水是体内缺乏足够的水份所造成。呕吐、高烧、出汗、腹泻或缺乏水及食物都会导致严重脱水症。脱水是紧急的状况并且可能致命,这种毛病经常发生在年纪大的人身上,也常发生在婴幼儿身上。

症状:

1.极度口渴,患者可能无法解渴。

2.疲倦。

3.头晕。

4.腹部或肌肉痉峦。

处理方法:

1.将患者移到阴凉处。

2.补充损失的体液和化学物质,绐患者水、茶、碳酸饮料、运动饮料或清汤。

3.如果症状持续或其他并发症(如呕心、腹泻)出现,就要看医生。

3腹泻时需要补液防脱水

腹泻俗称“拉肚子”,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症状,凡一天内解3次或3次以上稀便或水样便就称为腹泻。引起腹泻病的常见原因有几十种,如霍乱、痢疾、胃肠炎、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血吸虫病等病人均可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

腹泻是人类生命的一大威胁,急性腹泻可使人体在短期内损失大量水分,如果得不到及时补充,人就会产生严重脱水而致死,尤其是婴幼儿发生腹泻时后果更严重。

腹泻时无论病情轻重,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因此,补充水分是治疗腹泻病的最基本的措施。除了重度脱水需要立即静脉补液外,一般轻度甚至中度脱水病人均可采用口服补液来治疗。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价格便宜,安全有效,在家庭中就能进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淡盐(ors)是由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组成,可溶于1000毫升水饮用,如无葡萄糖可用40克蔗糖代替。

4脱水的分类

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 na+ 。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按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1.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即失水多于失盐,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等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故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尿少等症状。较轻的高渗性脱水患者,如能及早饮水,可以得到缓解。情况严重时,可采用向患者滴注质量分数为 5% 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2.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即失盐多于失水。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或大面积烧伤等,导致水和盐的大量丢失,又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素的分泌减少,故患者的尿量增加,也无口渴的现象,容易造成没有脱水的假象。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治疗。

3.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即失水和失盐的程度差不多。这一类脱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例如,呕吐、腹泻引起的脱水多半属于这一类。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 5% 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给脱水病人补液时,应特别注意根据以上三种不同的脱水情况,及患者的脱水程度,有无酸中毒等,给予不同的液体。

5运动过后这样更容易脱水

这是因为咖啡因有一定的利尿和脱水作用,运动后身体本来就会出大量汗,丢失大量电解质,如果喝含有咖啡因的可乐等饮料会进一步加重体液的流失。并且,碳酸气会引起胃部的胀气和不适,容易打嗝,咖啡因对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不利于运动后的恢复。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初,很多人把碳酸饮料当作运动饮料,可口可乐就把产品定义为运动饮料。后来才发现,它并不适合运动饮用。因为,过多饮用碳酸饮料会破坏人体酸碱平衡,酸性物质会损伤细胞膜,造成对细胞的破坏。运动前后饮用碳酸饮料,只会让碳酸饮料在体内产生更多的酸性物质,加速破坏体内的酸碱平衡。还会造成体内钙质流失,造成牙齿和骨骼的损坏。

建议运动者补充水和运动饮料,最好选择含糖和电解质―――如含钠的饮料。在运动前30分钟左右要补充运动饮料,这样可以提高体内体液和糖原的储量,在运动中采取多次少量的补水原则,每15分钟至20分钟补一次水分,每次约150毫升~200毫升,在运动后应多补充水分、电解质和糖分,补充身体在运动中所流失的物质,加快身体疲劳的恢复。

如果觉得《脱水症状_脱水的分类_脱水的症状有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