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古人讲“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那可恨之人呢 蕴含人性的弱点

古人讲“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那可恨之人呢 蕴含人性的弱点

时间:2019-11-12 18:38:37

相关推荐

古人讲“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那可恨之人呢 蕴含人性的弱点

世间之事,多是一团乱麻。如晚唐后主李煜所言:“剪不断,理还乱”,初读不解其意,经年之后,明白其中含义后,却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事物皆有两面性,比如说那可怜之人,佛家说“今日之因,皆是他日之果”。于是有人说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何以产生如此想法?那么“可恨之人”,又当作如何解释?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单纯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未免有些太过“武断”。武断的另一种解释就是片面,显然此处的“可怜之人”只是一小部分人,于是乎整句话,便可理解为是揭示生活哲学问题,和对少部分人的批判。

在这句话刚刚说出口的时候,大多数人是不在意的,曾经鲁迅先生在其笔下的《孔乙己》中,曾经引用了这句话,大体意思是对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发达人们的眼界愈发开阔,逐渐看到一些奇葩的人和事,不知被谁提起,“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再一次被人频繁引用。

“同情”是人类所独有的美德,可是当同情遇上人类的阴暗面,则更加容易被欺骗。近些年来,虽然碰瓷现象少了很多,但从未断绝,正是因为此类事件的恶劣影响,让大家在去同情他人时变得更加理智,或者说很难再相信他人的可怜。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总是被动的等着别人的帮助,或许其本人“看起来”确实可怜,当他人的热情帮助越多,他们的自力更生的意愿便会越低。于是乎,可怜人就会变得更加可怜。

曾经看过一个穷人努力想要变得富有的故事,一位穷人整天幻想着自己能拥有豪宅,成为世界上顶尖的富豪,他没有一天不这样幻想着。

一年之后,他的所有尝试都失败了,但他仍然没有停止幻想,两年之后,他又做了少数的尝试,但依然失败,就这样直到如今。穷人的脑海里,不再去思考如何变富,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贫穷。

理智是正确的,因为很多时候也需要一些热血和冲动,比如在面对真正的不幸之事,比如天灾,地震、旱涝、先天性疾病,面对这一类群体,我们理应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从此次疫情来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显然咱们国人,并没有因为生活中的阴暗面而丧失同情之心,大家的“冲动和热血”,让整个世界为之注目。

再看这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就很好理解了。他们没有努力摆脱可怜的意愿,那么,只能一直可怜下去。而旁观者则会饱含着恨铁不成钢的意愿,觉得他们非常可恨。那么,可恨之人呢?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处

人世间没有谁是天生的反派,必然是其后天的经历、或者说伤害,导致其走向了一条不归之路。

对大秦帝国来说,胡亥与赵高是不可饶恕的罪人。但从另一方面说,胡亥与赵高也是可悲的人。胡亥的可悲,在于其帝国亡在了他的手里,千古一帝的荣光埋藏在历史长河中,这种历史的负罪感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而对胡亥本身而言,登基之日,他还仅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在赵高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将帝国与自己送上了一条通往深渊的道路。

赵高的可悲之处,在于他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皇宫之中,弱肉强食,弱者归附于强者,否则就会被铲除殆尽。赵高进宫之日起,便失去了一个男人最宝贵的尊严,显然他自己并不是自愿的。

科学研究表明,历史上许多人在当了太监之后,心理上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

既然国待我不公,我为何还要这国?赵高是一个聪明人,在其大权独揽之后,不但没有对大厦将倾的秦帝国有任何同情之心,反而恨之入骨,于是秦帝国横征暴敛,百姓更加民不聊生。

从这一点来看,赵高显然是可恨之人?但是从他最后的结局与其所处的环境及其经历来说,他又是可悲之人。

历史上这样的人物很多,只不过因为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他们站在胜利者的对立面成了可恨之人,他们的种种劣迹,或只是为了歌颂胜利者的丰功伟绩。如此说来,这些史书上的可恨之人,又莫不是可悲之人。

结语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可怜之人不去努力摆脱可怜,那只能一直可怜下去,对待可悲可恨之人,也不要一味强行否定,溯其本源,或许另有一番可悲。

简而言之,世间没有绝对之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古人用最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们,人生在世,需要学会否定。

如果觉得《古人讲“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那可恨之人呢 蕴含人性的弱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