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古人冬天盖什么被子?

古人冬天盖什么被子?

时间:2018-10-23 04:34:59

相关推荐

古人冬天盖什么被子?

《广韵》释“被”

精美的先秦凤纹绣丝衾(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战国楚墓出土)

蟠龙飞凤绣丝衾残片(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战国楚墓出土)

绣有荷花、莲蓬、鸳鸯,寓意“和和美美、成双成对、连生贵子”的明代鸳鸯被(局部)

清代人床上堆满被子(中川忠英[日]《清俗纪闻 》插图)

随着今年入冬后最强冷空气来袭,晚上若没有床厚被子恐怕就要冻坏了。在中国古代,人们冬天也盖被子。只是古时并不流行叫“被子”,先秦时人们称被子为“衾”、“裯”、“寝衣”等。中国人是从何时开始睡觉时盖被子的?明罗欣《物原》称“神农作被”。但这一说法并不可信,作为“覆体”的被子应该与“遮体”的衣着出现时间差不多,甚至更早些……

古人盖的被子有多大?

《论语》:“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被子是“覆体之物”,它的出现是人类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之一。早在先秦时期,被子已是中国人普遍的睡眠用具。《诗经·国风·召南》中的《小星》一诗里即有“肃肃宵征,抱衾与裯”的表述。这句话通俗说来就是:“天没亮就要离开温暖的被子外出了。”这里的“衾”与“裯”皆为被子,裯是单被。何谓“衾”?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衣部》释之为“大被”。将“衾”与“被”互解,令人感觉有些绕,但此解释至少说明在许慎生活的东汉,“衾”与“被”并不等同。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称:“衾,广也,其下广大,如广受人也。寝衣为小被,则衾是大被。”

“衾”与“被”的区别,还直接反映在厚与薄上。衾是厚被,里面保暖用的填充物多;而被(寝衣)是一种没有填充物或填充物很少的夹被,寝衣是午休这类短暂休息时用于覆体的,故古人又称寝衣为“小卧被”。

那么,古人盖的被子与今天一样吗?有多大?古人被子的大小与使用者的身高有关,像做衣服一样“量体制被”。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乡党》里有这么一说:“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意思是休息时要有小被,长度是一个半身高。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以汉尺来算,其身高约在2米22,即使以孔子生活时代的周尺来算,身高也在1米91。据此可知,孔子盖的被子应比一般人的大许多,长或在3米3,短也有2米9。

古人盖的被子有多宽?

《汉书》:“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

古人盖的被子有大小、厚薄之分,那么,宽度是多少?

古人一般以“幅”来衡量布帛的宽度,故“幅”也是被子的宽度单位。《汉书·食物志》记载:“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汉尺“二尺二”,相当于现代半米多一点。从史料记载来看,古人盖的被子最小宽度为一幅。

据《太平御览·服用部九·被》引谢承《汉书》:羊续“为南阳太守,以清率下。惟卧一幅布,败,糊纸补之”。羊续是东汉官场上著名的清官之一,作为相当于今地级市市长的官员,其所盖被子仅仅一幅宽,被子破了还用纸糊上,可见其清廉的程度。

一幅宽的被子应是小孩用被,或非冬天情况下短暂休息时覆体用。古代成人所用的单人被一般不会少于两幅宽,双人大被都在三四幅宽。也就是说,古人所盖被宽在1米至2米之间,这与现代人所盖被子的宽度差不多。

古今被子大小、宽窄有所不同,但形制都是一样的,皆为标准的长方形,如果两头宽窄不等是不好的。《后汉书·桓任传》记载:“任后母酷恶,常憎任,为作二幅箕踵被。”1米宽的单人被本来就不大,桓任的恶后妈还将被子做得前宽后窄(箕踵),根本没法盖。

在古代,能置办一床像样的被子并不容易,经济好的人家被子可以做得既大又厚,而穷人的被子既小又薄,有的连小被也置办不起。但由于被子是御寒之物,所以古代乐善好施之人常会在冬日给穷人“送衣送被”以表达关爱,现代流行的“送温暖”一词就是由此演绎出来的。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哭竹生笋”的主人公孟宗是三国时吴国人,孟母很重视儿子的品德教育。据《太平御览》引《列女后传》,为了让儿子与优秀学生多交往,孟宗的母亲“作十二幅被”给儿子带上。6米多宽的被子可谓超级大被,邻居不明所以,孟母是这么解释的:“大其被以招贫生之卧,庶闻君子之言耳。”做一床大被让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没有被子的优秀学生与儿子一起睡,既帮了穷学生,又能让儿子跟他们一起学好,孟母用心良苦!

如果觉得《古人冬天盖什么被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